甘肃陇东南地区马铃薯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规律与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5 17:26
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菜粮兼用型农产品,近年来,由于其种植的经济效益不断增加,当地政府部门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脱贫致富产业来发展,其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为了了解本地区马铃薯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农药的残留现状,以便更好的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本实验从甘肃陇东南地区天水市武山县的5个马铃薯种植乡镇抽样检测马铃薯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情况,分析存在的原因,研究农药残留规律,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能为消费者在食用马铃薯时如何防止摄入过量农药做一定参考,对马铃薯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应用价值。本研究于2017年7月~10月份在天水市武山县桦林、滩歌、榆盘、城关及洛门五个乡镇对农户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使用农药的情况进行调查,共调查农户50户,随后取600份马铃薯样品进行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显示:(1)农户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施药器械落后、施药不科学等现象极为普遍(2)本地区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现状总体情况良好,检测平均合格率达到90.7%,农药残留检出率为51.7%,不同乡镇之间农药残留程度存在显著差异;(3)在相同的施药条件下,被检测的8个不同的品种之间农药残...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引言
1.1 国内外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
1.1.1 国内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
1.1.2 国外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
1.2 农药的危害
1.2.1 农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2.2 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
1.3 甘肃陇东南地区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农药使用情况
1.3.1 马铃薯生产现状
1.3.2 农药使用情况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的目的
1.4.2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马铃薯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规律与现状的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样品来源及品种
2.1.2 实验仪器及药剂
2.1.3 检测方法
2.1.4 评价方法
2.1.5 检测结果判定
2.1.6 技术路线
2.1.7 数据处理
2.1.8 试剂配制及检测步骤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马铃薯生产过程中农药使用情况
2.2.2 不同地域马铃薯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情况
2.2.3 不同地域马铃薯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程度之间的差异
2.2.4 不同马铃薯品种之间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程度之间的差异
2.2.5 大西洋品种不同深度农药残留差异
2.2.6 费乌瑞它品种不同深度农药残留差异
2.2.7 夏波蒂品种不同深度农药残留差异
2.2.8 不同马铃薯品种同一深度农药残留程度的差异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甘肃陇东南地区马铃薯中农药残留的成因及控制对策
3.1 马铃薯中农药残留的成因
3.1.1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3.1.2 病虫害自身的变化导致防治过程中农药的施用量不断加大
3.1.3 马铃薯生产过程中施药方法不科学,施药器械落后
3.1.4 马铃薯农药残留监测体系不健全
3.1.5 马铃薯品种退化严重,新品种的推广及应用较滞后
3.2 马铃薯中农药残留的控制对策
3.2.1 加大生物防治在马铃薯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应用
3.2.2 培育抗病虫害强、对农药转化分解能力较强的优质马铃薯新品种
3.2.3 加大优质马铃薯脱毒种薯及优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力度
3.2.4 建立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推广植保无人机在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应用
3.2.5 成立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将对马铃薯的农药残留检测纳入其检测监管范围,加大对马铃薯农药残留的监测力度
3.2.6 加强对农药经销点的监管力度
3.2.7 扶持一批在甘肃陇东南地区实力强、信誉度好的马铃薯脱毒种薯企业,加大对茎尖脱毒种薯的普及应用
3.2.8 改进耕作栽培措施,为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安市蔬菜水果有机磷农药残留规律研究[J]. 任晓姣,白亚迪,王党党,杨雍,张水鸥,刘君,栗婷,黄东亚. 安徽农业科学. 2017(01)
[2]保山市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分析[J]. 黄碧芬,邵革贤,段才德,王磊.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09)
[3]泸西县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现状及控制对策[J]. 李永琼. 现代园艺. 2016(05)
[4]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的危害及检测技术[J]. 孙沫. 吉林农业. 2016(02)
[5]2010—2011年青岛市市售蔬菜农药残留状况分析[J]. 王建新,姜军桥,李晓静,靳晓梅,高汝钦.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5(S1)
[6]灌云县蔬菜农药残留例行监测的分析[J]. 马士胜,赵加珉,王士明,宋玉和,孙召平,朱倩. 农技服务. 2015(11)
[7]2014年山西省蔬菜生产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现状分析[J]. 焦慧兰,刘鹏飞,张存海. 天津化工. 2015(03)
[8]有机磷农药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俞发荣,李登楼. 生态科学. 2015(03)
[9]食品中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影响及控制措施[J]. 谭江霞,吴佳煜,刘立秋,孙晟杰. 北京农业. 2015(12)
[10]农药残留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和控制措施[J]. 朱广双. 现代畜牧科技. 2015(02)
硕士论文
[1]绍兴地区蔬菜和水果中农药残留污染及其原因分析和控制对策[D]. 马秋玲.浙江大学 2015
[2]安徽砀山梨产地环境农药调查与迁移转化研究[D]. 刘子牧.安徽农业大学 2013
[3]吉林省6县市市售蔬菜农药残留现状调查分析[D]. 卢忠魁.吉林大学 2011
[4]连云港市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现状及控制对策分析[D]. 梁玲.南京农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86197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引言
1.1 国内外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
1.1.1 国内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
1.1.2 国外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
1.2 农药的危害
1.2.1 农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2.2 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
1.3 甘肃陇东南地区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农药使用情况
1.3.1 马铃薯生产现状
1.3.2 农药使用情况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的目的
1.4.2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马铃薯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规律与现状的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样品来源及品种
2.1.2 实验仪器及药剂
2.1.3 检测方法
2.1.4 评价方法
2.1.5 检测结果判定
2.1.6 技术路线
2.1.7 数据处理
2.1.8 试剂配制及检测步骤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马铃薯生产过程中农药使用情况
2.2.2 不同地域马铃薯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情况
2.2.3 不同地域马铃薯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程度之间的差异
2.2.4 不同马铃薯品种之间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程度之间的差异
2.2.5 大西洋品种不同深度农药残留差异
2.2.6 费乌瑞它品种不同深度农药残留差异
2.2.7 夏波蒂品种不同深度农药残留差异
2.2.8 不同马铃薯品种同一深度农药残留程度的差异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甘肃陇东南地区马铃薯中农药残留的成因及控制对策
3.1 马铃薯中农药残留的成因
3.1.1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3.1.2 病虫害自身的变化导致防治过程中农药的施用量不断加大
3.1.3 马铃薯生产过程中施药方法不科学,施药器械落后
3.1.4 马铃薯农药残留监测体系不健全
3.1.5 马铃薯品种退化严重,新品种的推广及应用较滞后
3.2 马铃薯中农药残留的控制对策
3.2.1 加大生物防治在马铃薯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应用
3.2.2 培育抗病虫害强、对农药转化分解能力较强的优质马铃薯新品种
3.2.3 加大优质马铃薯脱毒种薯及优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力度
3.2.4 建立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推广植保无人机在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应用
3.2.5 成立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将对马铃薯的农药残留检测纳入其检测监管范围,加大对马铃薯农药残留的监测力度
3.2.6 加强对农药经销点的监管力度
3.2.7 扶持一批在甘肃陇东南地区实力强、信誉度好的马铃薯脱毒种薯企业,加大对茎尖脱毒种薯的普及应用
3.2.8 改进耕作栽培措施,为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安市蔬菜水果有机磷农药残留规律研究[J]. 任晓姣,白亚迪,王党党,杨雍,张水鸥,刘君,栗婷,黄东亚. 安徽农业科学. 2017(01)
[2]保山市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分析[J]. 黄碧芬,邵革贤,段才德,王磊.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09)
[3]泸西县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现状及控制对策[J]. 李永琼. 现代园艺. 2016(05)
[4]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的危害及检测技术[J]. 孙沫. 吉林农业. 2016(02)
[5]2010—2011年青岛市市售蔬菜农药残留状况分析[J]. 王建新,姜军桥,李晓静,靳晓梅,高汝钦.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5(S1)
[6]灌云县蔬菜农药残留例行监测的分析[J]. 马士胜,赵加珉,王士明,宋玉和,孙召平,朱倩. 农技服务. 2015(11)
[7]2014年山西省蔬菜生产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现状分析[J]. 焦慧兰,刘鹏飞,张存海. 天津化工. 2015(03)
[8]有机磷农药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俞发荣,李登楼. 生态科学. 2015(03)
[9]食品中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影响及控制措施[J]. 谭江霞,吴佳煜,刘立秋,孙晟杰. 北京农业. 2015(12)
[10]农药残留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和控制措施[J]. 朱广双. 现代畜牧科技. 2015(02)
硕士论文
[1]绍兴地区蔬菜和水果中农药残留污染及其原因分析和控制对策[D]. 马秋玲.浙江大学 2015
[2]安徽砀山梨产地环境农药调查与迁移转化研究[D]. 刘子牧.安徽农业大学 2013
[3]吉林省6县市市售蔬菜农药残留现状调查分析[D]. 卢忠魁.吉林大学 2011
[4]连云港市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现状及控制对策分析[D]. 梁玲.南京农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861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686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