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翅土白蚁和中华纺织娘共生菌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1 21:37
  微生物与昆虫的共生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昆虫种类繁多,昆虫的多样性意味着昆虫共生菌的多样性。据报道,昆虫共生菌可产生结构复杂、生物活性显著的新天然产物,是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来源。但当前研究者们关于该方面的探索仍不够深入。因此,以该类微生物菌群作为研究对象,分离其活性成分,旨在为充分挖掘昆虫共生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提供线索。本毕业论文以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sanus)和中华纺织娘(Mecopodaelongata)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共生菌及代谢产物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稀释平板法、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的方法,对黑翅土白蚁共生真菌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采用16SrDNA测序鉴定的手段,对白蚁共生真菌的内共生细菌多样性进行了初步分析;以其中3株白蚁共生真菌BYCDW4、BYCDW8、BYSTW3与1株中华纺织娘肠道真菌FZNCD-1为研究对象,运用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柱(LH20)层析、半制备HPLC、反相柱((C18柱)等色谱分离技术对目标菌株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1H-NMR、13C-NMR、HMQC、HMBC、1H-1HCOSY及HR-...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昆虫共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概述
    1.1 引言
    1.2 昆虫共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1.2.1 多肽类化合物
        1.2.2 萜类化合物
        1.2.3 醌酮类化合物
        1.2.4 内酯类化合物
        1.2.5 生物碱类化合物
        1.2.6 其它类化合物
    1.3 昆虫共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总结、展望以及本论文的设计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内共生真菌及其内生细菌多样性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和仪器
        2.2.1 菌株来源
        2.2.2 仪器与试剂
            2.2.2.1 实验仪器
            2.2.2.2 实验试剂
        2.2.3 供试致病细菌和酵母菌
        2.2.4 培养基
            2.2.4.1 分离培养基
            2.2.4.2 纯化培养基
            2.2.4.3 培养与发酵培养基
            2.2.4.4 供试菌活性测试培养基
    2.3 实验方法
        2.3.1 白蚁共生真菌菌株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2.3.1.1 菌株的分离、纯化
            2.3.1.2 菌株的鉴定
        2.3.2 真菌内共生细菌的鉴定
        2.3.3 菌株次级代谢物的制备
        2.3.4 菌株次级代谢物的抗细菌活性测试
    2.4 结果与分析
        2.4.1 黑翅土白蚁内共生真菌菌种的多样性
        2.4.2 真菌内共生细菌的多样性研究
        2.4.3 真菌次级代谢物的活性测试
    2.5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三种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内共生真菌活性代谢产物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材料
            3.2.1.1 菌株来源
            3.2.1.2 供试种子和致病菌
            3.3.1.3 培养基
        3.2.2 仪器与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目标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3.3.2 目标菌株的初步分类鉴定
        3.3.3 目标菌株的大量发酵
        3.3.4 目标菌株粗提物及其化合物的活性测定
            3.3.4.1 抗细菌活性测试
            3.3.4.2 抗真菌活性测试
            3.3.4.3 除草活性测试
        3.3.5 活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3.4 结果与分析
        3.4.1 目标菌株的鉴定
            3.4.1.1 目标菌株BYCDW4的鉴定
            3.4.1.2 目标菌株BYSTW3的鉴定
            3.4.1.3 目标菌株BYCDW8的鉴定
        3.4.2 目标菌株BYSTW3粗提物的活性测试
            3.4.2.1 抗细菌活性测试
            3.4.2.2 抗真菌活性测试
            3.4.2.3 除草活性测试
        3.4.3 活性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
            3.4.3.1 目标菌株BYCDW4的活性代谢物的鉴定
            3.4.3.2 目标菌株BYSTW3的活性代谢物的鉴定
            3.4.3.3 目标菌株BYCDW8的活性代谢物的鉴定
        3.4.4 目标菌株BYCDW4活性代谢物的抗细菌活性测试
        3.4.5 目标菌株BYSTW3活性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测试
            3.4.5.1 抗细菌活性测试
            3.4.5.2 除草活性测试
        3.4.6 目标菌株BYCDW8粗提物和活性代谢产物的抗细菌活性测试
    3.5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中华纺织娘肠道共生真菌Curvularia verruculosa FZNCD-1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菌株来源
        4.2.2 供试植物致病真菌
        4.2.3 主要试剂和仪器
        4.2.4 培养基
    4.3 实验方法
        4.3.1 目标菌株FZNCD-1的分离、纯化
        4.3.2 目标菌株FZNCD-1的鉴定
            4.3.2.1 形态学鉴定
            4.3.2.2 分子生物学鉴定
        4.3.3 目标菌株FZNCD-1粗提物的抗真菌活性测试
        4.3.4 目标菌株FZNCD-1的扩大培养
        4.3.5 目标菌株FZNCD-1的单体化合物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4.3.6 目标菌株FZNCD-1的单体化合物的植物致病真菌抑制活性测试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目标菌株FZNCD-1的鉴定
            4.4.1.1 形态学鉴定
            4.4.1.2 分子生物学鉴定
        4.4.2 目标菌株FZNCD-1粗提物的抗真菌活性测试
        4.4.3 单体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4.4.4 次级代谢产物的抗真菌活性测试
    4.5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文章中涉及的株菌DNA序列
附录2: 新天然产物图谱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昆虫共生菌及其在病虫害防控中的应用前景[J]. 王四宝,曲爽.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08)
[2]常德市白蚁种类、分布及其危害调查研究[J]. 姜丽红,邹湘武,欧阳政,毛鼎,胡明秋,黄敏,肖文波,舒仁成.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7(05)
[3]白蚁危害情况及其防治方法[J]. 万春晖.  大众科技. 2017(03)
[4]黄蜻幼虫肠道分离菌QTYC38活性代谢产物的分离和鉴定[J]. 徐晓,卢贻会,张应烙.  微生物学报. 2017(12)
[5]昆虫内共生菌-昆虫-植物互作关系研究进展[J]. 李迁,范佳,孙京瑞,王满囷,Frederic Francis,陈巨莲.  植物保护学报. 2016(06)
[6]丽水市传统村落白蚁危害情况调查及治理对策[J]. 汤拥平.  中国林业产业. 2016(06)
[7]微生物农药在国内果树生产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J]. 陈冲,刘伟,史华平,王芸芸,肖蓉,于静,刘靖宇.  中国农学通报. 2015(19)
[8]大黄素甲醚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童妍,金钊.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5(04)
[9]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 徐智,吴德玲,张伟,马凤爱.  广东化工. 2014(17)
[10]两种纺织娘线粒体基因组的比较分析[J]. 周志军,杨明茹,常岩林,石福明.  昆虫学报. 2013(04)

硕士论文
[1]福建省红树林稀有放线菌的多样性及筛选[D]. 王丽.福建医科大学 2015
[2]中华蜂内共生放线菌的分离、多样性及抗菌活性研究[D]. 刘娟.四川农业大学 2015
[3]1β-hydroxyalantolactone的全合成探索和α-山道年结构修饰及衍生物抗炎抗肿瘤活性研究[D]. 陈浩.苏州大学 2014
[4]塔里木盆地稀有放线菌的分离及生态分布分析[D]. 朱荣贵.塔里木大学 2010
[5]条斑紫菜丝状体白斑病病原真菌的分离及鉴定[D]. 李金波.华中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964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6964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7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