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2-12-05 22:12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杂食性检疫害虫,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寄主超过350种,尤其喜欢禾本科作物,特别是玉米,具有迁飞能力强、繁殖能力强、暴食性和抗药性进化快的特点。该虫最初于2019年1月由缅甸入侵我国云南省,现已蔓延至我国26个省份。为全面了解和有效防治草地贪夜蛾,本文对其分布范围、扩散途径和原因、生活习性、危害特点以及防治措施等进行了总结和整理,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1 分布与扩散
1.1 分布范围
1.2 扩散及扩散原因
2 取食与危害
2.1 生活习性
2.2 取食特点
3 监测与预警
3.1 性诱剂监测
3.2 灯光监测
3.3 分子标记
4 防治措施
4.1 物理防治
4.2 化学防治
4.3 生物防治
4.3.1 病原微生物及生物源农药防治
4.3.2 转基因作物品种防治
4.3.3 天敌昆虫防治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益蝽不同龄期若虫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能力[J]. 王燕,张红梅,李向永,尹艳琼,赵雪晴,陈福寿,张礼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0(04)
[2]入侵福建的草地贪夜蛾的分子鉴定[J]. 王亚如,蔡香云,庄家祥,侯有明. 植物保护. 2020(04)
[3]云南省德宏州发现3种草地贪夜蛾幼虫寄生蜂[J]. 汤印,郭井菲,王勤英,太红坤,高祖鹏,何康来,王振营. 植物保护. 2020(03)
[4]平凉市草地贪夜蛾首次入侵及监测防控对策[J]. 高都平. 宁夏农林科技. 2020(01)
[5]草地贪夜蛾不同配方性诱剂诱捕试验[J]. 沈嘉彬,蹇永祥,王丽琴,杨丽. 中国植保导刊. 2019(12)
[6]海南草地贪夜蛾寄生蜂调查与基础生物学观察[J]. 唐继洪,吕宝乾,卢辉,吉训聪,杨普云,苏豪,蔡波. 热带作物学报. 2020(06)
[7]2019年我国草地贪夜蛾扩散为害规律观测[J]. 姜玉英,刘杰,谢茂昌,李亚红,杨俊杰,张曼丽,邱坤. 植物保护. 2019(06)
[8]中国海南省田间发现螟甲腹茧蜂寄生草地贪夜蛾[J]. 李芬,王力奎,吕宝乾,曹凤勤,潘雪莲,袁琳琳,吴少英.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9(06)
[9]8种杀虫剂对云南不同区域草地贪夜蛾种群的室内毒力测定[J]. 尹艳琼,张红梅,李永川,田维逵,杨毅娟,罗嵘,李向永,赵雪晴,刘莹,王燕,陈福寿,谌爱东. 植物保护. 2019(06)
[10]草地贪夜蛾的昆虫病原微生物资源及其应用现状[J]. 陈万斌,李玉艳,王孟卿,刘晨曦,毛建军,陈红印,张礼生. 植物保护. 2019(06)
本文编号:3710450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1 分布与扩散
1.1 分布范围
1.2 扩散及扩散原因
2 取食与危害
2.1 生活习性
2.2 取食特点
3 监测与预警
3.1 性诱剂监测
3.2 灯光监测
3.3 分子标记
4 防治措施
4.1 物理防治
4.2 化学防治
4.3 生物防治
4.3.1 病原微生物及生物源农药防治
4.3.2 转基因作物品种防治
4.3.3 天敌昆虫防治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益蝽不同龄期若虫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能力[J]. 王燕,张红梅,李向永,尹艳琼,赵雪晴,陈福寿,张礼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0(04)
[2]入侵福建的草地贪夜蛾的分子鉴定[J]. 王亚如,蔡香云,庄家祥,侯有明. 植物保护. 2020(04)
[3]云南省德宏州发现3种草地贪夜蛾幼虫寄生蜂[J]. 汤印,郭井菲,王勤英,太红坤,高祖鹏,何康来,王振营. 植物保护. 2020(03)
[4]平凉市草地贪夜蛾首次入侵及监测防控对策[J]. 高都平. 宁夏农林科技. 2020(01)
[5]草地贪夜蛾不同配方性诱剂诱捕试验[J]. 沈嘉彬,蹇永祥,王丽琴,杨丽. 中国植保导刊. 2019(12)
[6]海南草地贪夜蛾寄生蜂调查与基础生物学观察[J]. 唐继洪,吕宝乾,卢辉,吉训聪,杨普云,苏豪,蔡波. 热带作物学报. 2020(06)
[7]2019年我国草地贪夜蛾扩散为害规律观测[J]. 姜玉英,刘杰,谢茂昌,李亚红,杨俊杰,张曼丽,邱坤. 植物保护. 2019(06)
[8]中国海南省田间发现螟甲腹茧蜂寄生草地贪夜蛾[J]. 李芬,王力奎,吕宝乾,曹凤勤,潘雪莲,袁琳琳,吴少英.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9(06)
[9]8种杀虫剂对云南不同区域草地贪夜蛾种群的室内毒力测定[J]. 尹艳琼,张红梅,李永川,田维逵,杨毅娟,罗嵘,李向永,赵雪晴,刘莹,王燕,陈福寿,谌爱东. 植物保护. 2019(06)
[10]草地贪夜蛾的昆虫病原微生物资源及其应用现状[J]. 陈万斌,李玉艳,王孟卿,刘晨曦,毛建军,陈红印,张礼生. 植物保护. 2019(06)
本文编号:37104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710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