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氟菌胺在黄瓜上的残留动态及环境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1 21:59
环氟菌胺是具有苄胺肟新型结构的杀菌剂,由日本曹达公司开发,用于防治各种作物的白粉病。本文建立了环氟菌胺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了环氟菌胺在黄瓜、土壤中的残留及风险评估,并系统阐述了环氟菌胺的光解、水解、土壤降解、土壤吸附-解吸附特性、土壤淋溶移动特性、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等环境行为,旨在评价环氟菌胺的环境安全性,科学指导其合理应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建立了环氟菌胺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气相色谱(GC-ECD)残留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在0.01、0.3、2.0mg/kg添加水平下,环氟菌胺在黄瓜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6.9%~104.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 1.1~7.0%;在 0.05、0.3、2.0 mg/kg 添加水平下,环氟菌胺在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5.2%~104.9%,相对标准偏差为2.3%~5.4%,该方法的稳定性、灵敏度、准确度和精确度均符合检测标准。江苏、海南、河北两年三地的残留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环氟菌胺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环氟菌胺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2.4~4.3 d和5.4~14.4 d。距最后一次施药3、5、7天,两年三地黄瓜和土...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1 农药残留分析前处理技术
1.2 农药残留分析方法
2 农药残留膳食风险评估
3 农药的环境行为
3.1 农药的光解作用
3.2 农药的水解作用
3.3 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
3.4 农药的吸附与解吸附
3.5 农药在土壤中的淋溶迁移特性
3.6 农药对土壤酶的影响
4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4.1 环氟菌胺简介
4.2 环氟菌胺国内外研究进展
4.3 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环氟菌胺在黄瓜上的残留动态
第一节 环氟菌胺残留分析方法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样品提取溶剂优化
2.2 色谱条件优化
2.3 标准曲线和精密度
2.4 方法的检测限
2.5 添加回收试验
3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环氟菌胺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及膳食风险评估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检测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消解动态
2.2 最终残留
2.3 膳食风险评估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环氟菌胺的环境行为研究
第一节 环氟菌胺的光解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初始浓度对环氟菌胺光解的影响
2.2 不同溶剂对环氟菌胺光解的影响
2.3 pH对环氟菌胺光解的影响
2.4 Fe~(3+)、Fe~(2+)对光解的影响
2.5 NO_3~-、NO_2~-对环氟菌胺光解的影响
2.6 TiO_2对环氟菌胺光解的影响
2.7 光解产物的鉴定
3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环氟菌胺的水解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环氟菌胺在不同温度和不同pH下的水解特性
2.2 表面活性剂(SDS)对环氟菌胺水解的影响
2.3 腐殖酸对环氟菌胺水解的影响
2.4 环氟菌胺在不同水体中的水解
2.5 环氟菌胺在不同水体中自然条件下的水解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节 环氟菌胺在土壤中的降解
1 试验部分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讨论
2.1 土壤类型对环氟菌胺降解的影响
2.2 土壤含水量对环氟菌胺降解的影响
2.3 土壤微生物和有机质对环氟菌胺降解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节 环氟菌胺的吸附与解吸附特性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土比的优化
2.2 环氟菌胺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附动力学特性
2.3 环氟菌胺在土壤中的等温吸附-解吸附特性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节 环氟菌胺在土壤中的移动性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环氟菌胺在土壤中的移动性
2.2 环氟菌胺在土壤中的淋溶性
3 小结与讨论
第六节 环氟菌胺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环氟菌胺对土壤脲酶的影响
2.2 环氟菌胺对土壤蔗糖酶的影响
2.3 环氟菌胺对土壤脱氢酶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全文总结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环氟菌胺在土壤和水-沉积物系统中的降解研究[J]. 吴文铸,陈全博,单正军. 生态环境学报. 2016(04)
[2]气相色谱在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检测应用[J]. 吕晶,张群. 现代食品. 2016(07)
[3]气相色谱法在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J]. 刘秀群. 现代食品. 2016(04)
[4]QuEChERS提取与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串联测定茶叶中12种农药残留[J]. 张放,雷霁卿,杨霏. 化学试剂. 2016(01)
[5]中国芹菜农药残留膳食风险评估[J]. 索玉娟. 上海蔬菜. 2015(06)
[6]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蔬菜中7种农药残留方法的分析[J]. 王洁莲,董燕飞. 中国农学通报. 2015(12)
[7]5种除草剂对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的影响[J]. 吴小虎,徐军,董丰收,刘新刚,郑永权. 农药学学报. 2015(02)
[8]氟铃脲水解与土壤降解研究[J]. 陆澄滢,殷星,王鸣华.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4(02)
[9]2011年-2015年专利到期的农药品种之环氟菌胺[J]. 吴义洋,段渝峰. 今日农药. 2014 (03)
[10]环氟菌胺原药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J]. 姜宜飞,吴进龙,陈铁春.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3(08)
硕士论文
[1]苯噻菌酯的环境行为研究[D]. 杨昱.南京农业大学 2016
[2]二甲戊灵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降解行为的研究[D]. 贾会娟.石河子大学 2015
[3]呋虫胺的环境行为及在麦田中的残留动态研究[D]. 刘纪松.南京农业大学 2015
[4]氟铃脲的环境行为及甘蓝上的残留动态研究[D]. 陆澄滢.南京农业大学 2014
[5]呋虫胺的水解和光化学降解研究[D]. 张磊磊.河南师范大学 2014
[6]噻虫胺的水解和光化学降解研究[D]. 刘保东.河南师范大学 2013
[7]35%硫丹乳油在棉叶、棉籽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及残留消解动态研究[D]. 马辉.石河子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719574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1 农药残留分析前处理技术
1.2 农药残留分析方法
2 农药残留膳食风险评估
3 农药的环境行为
3.1 农药的光解作用
3.2 农药的水解作用
3.3 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
3.4 农药的吸附与解吸附
3.5 农药在土壤中的淋溶迁移特性
3.6 农药对土壤酶的影响
4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4.1 环氟菌胺简介
4.2 环氟菌胺国内外研究进展
4.3 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环氟菌胺在黄瓜上的残留动态
第一节 环氟菌胺残留分析方法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样品提取溶剂优化
2.2 色谱条件优化
2.3 标准曲线和精密度
2.4 方法的检测限
2.5 添加回收试验
3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环氟菌胺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及膳食风险评估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检测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消解动态
2.2 最终残留
2.3 膳食风险评估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环氟菌胺的环境行为研究
第一节 环氟菌胺的光解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初始浓度对环氟菌胺光解的影响
2.2 不同溶剂对环氟菌胺光解的影响
2.3 pH对环氟菌胺光解的影响
2.4 Fe~(3+)、Fe~(2+)对光解的影响
2.5 NO_3~-、NO_2~-对环氟菌胺光解的影响
2.6 TiO_2对环氟菌胺光解的影响
2.7 光解产物的鉴定
3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环氟菌胺的水解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环氟菌胺在不同温度和不同pH下的水解特性
2.2 表面活性剂(SDS)对环氟菌胺水解的影响
2.3 腐殖酸对环氟菌胺水解的影响
2.4 环氟菌胺在不同水体中的水解
2.5 环氟菌胺在不同水体中自然条件下的水解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节 环氟菌胺在土壤中的降解
1 试验部分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讨论
2.1 土壤类型对环氟菌胺降解的影响
2.2 土壤含水量对环氟菌胺降解的影响
2.3 土壤微生物和有机质对环氟菌胺降解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节 环氟菌胺的吸附与解吸附特性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土比的优化
2.2 环氟菌胺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附动力学特性
2.3 环氟菌胺在土壤中的等温吸附-解吸附特性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节 环氟菌胺在土壤中的移动性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环氟菌胺在土壤中的移动性
2.2 环氟菌胺在土壤中的淋溶性
3 小结与讨论
第六节 环氟菌胺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环氟菌胺对土壤脲酶的影响
2.2 环氟菌胺对土壤蔗糖酶的影响
2.3 环氟菌胺对土壤脱氢酶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全文总结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环氟菌胺在土壤和水-沉积物系统中的降解研究[J]. 吴文铸,陈全博,单正军. 生态环境学报. 2016(04)
[2]气相色谱在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检测应用[J]. 吕晶,张群. 现代食品. 2016(07)
[3]气相色谱法在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J]. 刘秀群. 现代食品. 2016(04)
[4]QuEChERS提取与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串联测定茶叶中12种农药残留[J]. 张放,雷霁卿,杨霏. 化学试剂. 2016(01)
[5]中国芹菜农药残留膳食风险评估[J]. 索玉娟. 上海蔬菜. 2015(06)
[6]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蔬菜中7种农药残留方法的分析[J]. 王洁莲,董燕飞. 中国农学通报. 2015(12)
[7]5种除草剂对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的影响[J]. 吴小虎,徐军,董丰收,刘新刚,郑永权. 农药学学报. 2015(02)
[8]氟铃脲水解与土壤降解研究[J]. 陆澄滢,殷星,王鸣华.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4(02)
[9]2011年-2015年专利到期的农药品种之环氟菌胺[J]. 吴义洋,段渝峰. 今日农药. 2014 (03)
[10]环氟菌胺原药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J]. 姜宜飞,吴进龙,陈铁春.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3(08)
硕士论文
[1]苯噻菌酯的环境行为研究[D]. 杨昱.南京农业大学 2016
[2]二甲戊灵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降解行为的研究[D]. 贾会娟.石河子大学 2015
[3]呋虫胺的环境行为及在麦田中的残留动态研究[D]. 刘纪松.南京农业大学 2015
[4]氟铃脲的环境行为及甘蓝上的残留动态研究[D]. 陆澄滢.南京农业大学 2014
[5]呋虫胺的水解和光化学降解研究[D]. 张磊磊.河南师范大学 2014
[6]噻虫胺的水解和光化学降解研究[D]. 刘保东.河南师范大学 2013
[7]35%硫丹乳油在棉叶、棉籽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及残留消解动态研究[D]. 马辉.石河子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7195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71957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