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金针虫为害特性及防治措施

发布时间:2023-05-10 18:04
  <正>金针虫,鞘翅目叩头甲科,幼虫又叫铁丝虫,成虫俗称叩头虫,多食性地下害虫。河北省危害农作物的金针虫种类主要有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褐纹金针虫。金针虫幼虫期1~3年,蛹在土中的土室内,蛹期大约25 d。成虫体长8~9 mm或14~18 mm,依种类而异。幼虫体细长,25~30 mm,金黄或茶褐色,并有光泽,故名"金针虫"。成虫一般颜色较暗,黑或黑褐色,体形细长或扁平,头部生有1对梳状或锯齿状触角,胸部着生3对细长的足,胸部下侧有一个爪,受压时可伸入胸腔。头部能上下活动似叩头状,故俗称"叩头虫"。一、金针虫为害特性幼虫长期生活在土壤中,主要为害禾谷类、薯类、豆类、甜菜、棉花及各种蔬菜和林木幼苗等。幼虫会为害小麦的种子胚乳,并在幼芽小麦出苗后咬断刚出土的幼苗,取食须根及主根,使幼苗地上部分枯死造成地块缺苗断垄。成虫到小麦苗生长中后期,会钻入较大棵的小麦苗根茎部撕咬根系,并啃食小麦苗的叶片边缘或叶片中部叶肉,使麦株地上部分失去水肥供应,田间出现青枯、白穗,大面积虫害发生会造成粮食严重减产。

【文章页数】:1 页

【文章目录】:
一、金针虫为害特性
二、发生规律
三、防治措施
    1、初冬深翻耕地和浇水压虫。
    2、混药剂毒土处理。
    3、药剂拌种。
    4、药液灌根。
    5、堆草诱杀和灯光诱杀。



本文编号:38132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8132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b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