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抑菌生化机制、分离鉴定及剂型制备
发布时间:2023-06-03 00:27
化学农药长期、过量使用,不但导致生态环境污染,而且引起病虫害产生严重的抗药性。利用生物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既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又能延缓病虫害的抗药性。但是,目前生物农药品种少、杀菌(虫)谱窄、防效慢、效果差、成本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生物农药的推广和应用。随着国民对生态环境、生活质量以及人居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农林病虫害防治中对于生物农药的需求将会逐年增加。粉红粘帚菌(Clonostachys rosea)具有产孢能力强、作用机制多样、寄生普广、环境友好等特性,是一株极具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的生防真菌。在国外粉红粘帚菌已应用于多种作物病害的防治,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然而国内主要围绕粘帚菌分类、对植物病原真菌的重寄生和拮抗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有关粉红粘帚菌的代谢产物鉴定、抑菌机制和农药剂型的研究报道很少。本文以粉红粘帚菌为目标菌株,研究其发酵产物的稳定性和对植物病原菌酶及非酶类的影响,同时采用代谢组学方法对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进行了分析,利用生物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探究粉红粘帚菌的生防机制。我们在筛选出适合粉红粘帚菌杀菌剂的助剂基础上,开发了粉红粘帚菌可湿性粉剂和干悬浮剂两种剂型。因此...
【文章页数】:12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粉红粘帚菌的研究现状
1.1.1 粉红粘帚菌对植物病原菌的作用机制
1.1.2 粉红粘帚菌的制剂及应用
1.2 真菌代谢产物分离鉴定研究进展
1.2.1 色谱-质谱分离鉴定研究进展
1.2.2 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1.3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3.1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3.2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生物活性及抑菌生化机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菌株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粉红粘帚菌对苹果轮纹病菌的影响
2.2.2 粉红粘帚菌对核盘菌的影响
2.2.3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的稳定性
2.2.4 对苹果轮纹病菌3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2.2.5 对苹果轮纹病菌GSH、MDA含量、PAL活性及菌体电导率的影响
2.2.6 对苹果轮纹病菌解毒酶ACP和AKP活性的影响
2.2.7 对核盘菌3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2.2.8 对核盘菌GSH含量的影响
2.2.9 对核盘菌MDA含量及菌体电导率的影响
2.2.10 对番茄早疫病菌部分酶及非酶类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2.3.1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的稳定性
2.3.2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对植物病原菌酶和非酶物质的影响
3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代谢组学分析及分离纯化
3.1 试剂与仪器
3.1.1 试剂
3.1.2 仪器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菌种与昆虫
3.2.2 粉红粘帚菌发酵液的制备
3.2.3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提取
3.2.4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杀虫活性测试
3.2.5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抗菌活性测试
3.2.6 粉红粘帚菌发酵提取物的分离纯化
3.2.7 粉红粘帚菌发酵提取物中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3.2.8 代谢物提取
3.2.9 代谢组学实验流程
3.2.10 液相参数描述
3.2.11 质谱参数描述
3.2.12 信息分析流程
3.2.13 峰提取及鉴定
3.2.14 QC-RLSC
3.2.15 主成分分析(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3.2.16 色谱条件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代谢组学
3.3.2 粉红粘帚菌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3.4 本章小结
4 粉红粘帚菌可湿性粉剂研制及应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菌株与昆虫
4.1.2 供试材料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载体的筛选
4.2.2 紫外线保护剂的筛选
4.2.3 润湿剂及分散剂的筛选
4.2.4 粉红粘帚菌可湿性粉剂配制及质量检测
4.2.5 粉红粘帚菌可湿性粉剂防治试验
4.3 本章小结
5 粉红粘帚菌干悬浮制剂的研制及应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菌株与昆虫
5.1.2 供试材料
5.1.3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干悬浮制剂助剂的筛选与优化
5.2.2 喷雾干燥参数的优化
5.2.3 粉红粘帚菌干悬浮剂的物理性质
5.2.4 粉红粘帚菌干悬浮剂防治试验
5.3 本章小结
6 结果与讨论
6.1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的稳定性
6.2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对3种植物病原菌的影响
6.2.1 对苹果轮纹病菌的影响
6.2.2 对核盘菌的影响
6.2.3 对番茄早疫病菌的影响
6.3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代谢组学分析及分离纯化
6.4 粉红粘帚菌可湿性粉剂研制及应用
6.5 粉红粘帚菌干悬浮剂研制及应用
6.6 讨论
创新点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828315
【文章页数】:12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粉红粘帚菌的研究现状
1.1.1 粉红粘帚菌对植物病原菌的作用机制
1.1.2 粉红粘帚菌的制剂及应用
1.2 真菌代谢产物分离鉴定研究进展
1.2.1 色谱-质谱分离鉴定研究进展
1.2.2 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1.3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3.1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3.2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生物活性及抑菌生化机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菌株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粉红粘帚菌对苹果轮纹病菌的影响
2.2.2 粉红粘帚菌对核盘菌的影响
2.2.3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的稳定性
2.2.4 对苹果轮纹病菌3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2.2.5 对苹果轮纹病菌GSH、MDA含量、PAL活性及菌体电导率的影响
2.2.6 对苹果轮纹病菌解毒酶ACP和AKP活性的影响
2.2.7 对核盘菌3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2.2.8 对核盘菌GSH含量的影响
2.2.9 对核盘菌MDA含量及菌体电导率的影响
2.2.10 对番茄早疫病菌部分酶及非酶类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2.3.1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的稳定性
2.3.2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对植物病原菌酶和非酶物质的影响
3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代谢组学分析及分离纯化
3.1 试剂与仪器
3.1.1 试剂
3.1.2 仪器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菌种与昆虫
3.2.2 粉红粘帚菌发酵液的制备
3.2.3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提取
3.2.4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杀虫活性测试
3.2.5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抗菌活性测试
3.2.6 粉红粘帚菌发酵提取物的分离纯化
3.2.7 粉红粘帚菌发酵提取物中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3.2.8 代谢物提取
3.2.9 代谢组学实验流程
3.2.10 液相参数描述
3.2.11 质谱参数描述
3.2.12 信息分析流程
3.2.13 峰提取及鉴定
3.2.14 QC-RLSC
3.2.15 主成分分析(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3.2.16 色谱条件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代谢组学
3.3.2 粉红粘帚菌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3.4 本章小结
4 粉红粘帚菌可湿性粉剂研制及应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菌株与昆虫
4.1.2 供试材料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载体的筛选
4.2.2 紫外线保护剂的筛选
4.2.3 润湿剂及分散剂的筛选
4.2.4 粉红粘帚菌可湿性粉剂配制及质量检测
4.2.5 粉红粘帚菌可湿性粉剂防治试验
4.3 本章小结
5 粉红粘帚菌干悬浮制剂的研制及应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菌株与昆虫
5.1.2 供试材料
5.1.3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干悬浮制剂助剂的筛选与优化
5.2.2 喷雾干燥参数的优化
5.2.3 粉红粘帚菌干悬浮剂的物理性质
5.2.4 粉红粘帚菌干悬浮剂防治试验
5.3 本章小结
6 结果与讨论
6.1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的稳定性
6.2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对3种植物病原菌的影响
6.2.1 对苹果轮纹病菌的影响
6.2.2 对核盘菌的影响
6.2.3 对番茄早疫病菌的影响
6.3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代谢组学分析及分离纯化
6.4 粉红粘帚菌可湿性粉剂研制及应用
6.5 粉红粘帚菌干悬浮剂研制及应用
6.6 讨论
创新点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828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82831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