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相思白腐病病原鉴定
发布时间:2023-12-10 08:35
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为含羞草科(Mimosaceae)金合欢属(AcaciaMill.)乔木,作为中短轮伐期珍贵树种,现已成为我国多个省份首推的相思树种。近年来,广东省部分黑木相思种植基地发生了一种新病害,该病害导致枝干枯死或植株死亡,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制约了当地黑木相思的推广种植。为此,本研究对广东省黑木相思病区进行调查,采集病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鉴定和致病性测定,以确定病原菌,并检测了不同无性系的抗病性,为进一步研究该病害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本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病害,黑木相思白腐病。该病害多于春季发病,发病率27%,主要发生在46年生树木,发病枝干直径约610cm,病斑梭形,主干或侧枝发病部位树皮下陷,病健交界分明,剖开树皮可观察到病健交界处有明显的棕色至黑色分界线。从发病部位的横向和纵向剖面可看出韧皮部呈褐色或棕黑色,木质部呈深褐色或黑色。发病多年的树木树皮开裂,剖开树皮可看到白色腐朽物。该病害造成黑木相思枝干一边枯死,严重时可致整株枯死。2、验证柯赫氏法则。通过病原菌分离、纯化、...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及英汉对照
1 前言
1.1 黑木相思栽培现状
1.2 黑木相思病虫害发生现状
1.3 木材腐朽菌研究进展
1.3.1 木腐菌特性及效益分析
1.3.2 白腐菌腐朽机理
1.4 Pseudolagarobasidium属的建立及分类研究
1.4.1 Pseudolagarobasidium J. C. Jang & T. C hen属名确立及分类研究
1.4.2Pseudolagarobasidium acaciicola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供试菌株
2.1.3 供试试剂及配制
2.1.3.1 试剂
2.1.3.2 主要溶液配制
2.1.4 供试培养基
2.1.5 实验工具
2.1.6 试验仪器
2.2 方法
2.2.1 病害调查及样本采集
2.2.2 病原菌分离
2.2.3 分离物纯化
2.2.4 致病性测定
2.2.4.1 菌丝块与孢子悬浮液制备
2.2.4.2 半年生植株接种
2.2.4.3 两年生植株接种
2.2.4.4 病原菌再分离
2.2.5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2.2.5.1 形态学鉴定依据
2.2.5.2 菌落生长速度及培养性状观察
2.2.5.3 漆酶活性测定
2.2.6 病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2.2.6.1 菌丝体培养和收集
2.2.6.2 引物设计与合成
2.2.6.3 DNA提取
2.2.6.4 PCR扩增
2.2.6.5 克隆
2.2.6.6 单菌落PCR筛选阳性克隆
2.2.6.7 测序
2.2.6.8 序列分析
2.2.7 黑木相思白腐病抗性评价
2.2.7.1 两年生黑木相思白腐病抗性评价等级划分标准
2.2.7.2 黑木相思不同无性系抗性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黑木相思林间病害调查结果
3.2 病原菌分离与纯化
3.3 致病性测定
3.3.1 半年生黑木相思植株接种结果
3.3.2 两年生黑木相思植株接种结果
3.3.2.1 侧枝接种
3.3.2.2 主干接种
3.3.3 病原菌再分离
3.4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结果
3.4.1 病原菌形态特征
3.4.2 漆酶活性测定结果
3.5 病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3.5.1 供试菌株DNA提取
3.5.2 PCR产物检测
3.5.3 病原菌rDNA序列分析
3.6 黑木相思白腐病抗性评价
3.6.1 两年生黑木相思对白腐病抗性评价等级划分标准
3.6.2 黑木相思不同无性系对白腐病抗性评价结果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黑木相思白腐病命名
4.2.2 黑木相思白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4.2.3 黑木相思白腐病林接种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比较
4.2.4 黑木相思白腐病防治策略
4.2.5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ITS引物扩增3C241菌株所获DNA片段序列
附录B 3C241菌株ITS序列比对结果截图
本文编号:3872156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及英汉对照
1 前言
1.1 黑木相思栽培现状
1.2 黑木相思病虫害发生现状
1.3 木材腐朽菌研究进展
1.3.1 木腐菌特性及效益分析
1.3.2 白腐菌腐朽机理
1.4 Pseudolagarobasidium属的建立及分类研究
1.4.1 Pseudolagarobasidium J. C. Jang & T. C hen属名确立及分类研究
1.4.2Pseudolagarobasidium acaciicola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供试菌株
2.1.3 供试试剂及配制
2.1.3.1 试剂
2.1.3.2 主要溶液配制
2.1.4 供试培养基
2.1.5 实验工具
2.1.6 试验仪器
2.2 方法
2.2.1 病害调查及样本采集
2.2.2 病原菌分离
2.2.3 分离物纯化
2.2.4 致病性测定
2.2.4.1 菌丝块与孢子悬浮液制备
2.2.4.2 半年生植株接种
2.2.4.3 两年生植株接种
2.2.4.4 病原菌再分离
2.2.5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2.2.5.1 形态学鉴定依据
2.2.5.2 菌落生长速度及培养性状观察
2.2.5.3 漆酶活性测定
2.2.6 病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2.2.6.1 菌丝体培养和收集
2.2.6.2 引物设计与合成
2.2.6.3 DNA提取
2.2.6.4 PCR扩增
2.2.6.5 克隆
2.2.6.6 单菌落PCR筛选阳性克隆
2.2.6.7 测序
2.2.6.8 序列分析
2.2.7 黑木相思白腐病抗性评价
2.2.7.1 两年生黑木相思白腐病抗性评价等级划分标准
2.2.7.2 黑木相思不同无性系抗性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黑木相思林间病害调查结果
3.2 病原菌分离与纯化
3.3 致病性测定
3.3.1 半年生黑木相思植株接种结果
3.3.2 两年生黑木相思植株接种结果
3.3.2.1 侧枝接种
3.3.2.2 主干接种
3.3.3 病原菌再分离
3.4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结果
3.4.1 病原菌形态特征
3.4.2 漆酶活性测定结果
3.5 病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3.5.1 供试菌株DNA提取
3.5.2 PCR产物检测
3.5.3 病原菌rDNA序列分析
3.6 黑木相思白腐病抗性评价
3.6.1 两年生黑木相思对白腐病抗性评价等级划分标准
3.6.2 黑木相思不同无性系对白腐病抗性评价结果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黑木相思白腐病命名
4.2.2 黑木相思白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4.2.3 黑木相思白腐病林接种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比较
4.2.4 黑木相思白腐病防治策略
4.2.5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ITS引物扩增3C241菌株所获DNA片段序列
附录B 3C241菌株ITS序列比对结果截图
本文编号:3872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87215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