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枫黄萎病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18 07:11
  五角枫Acer mollo Maxim.为槭树科(Aceraceae)槭属(Acer)落叶乔木,在我国分布于东北、华北和长江流域,该树种树姿优美,叶色多变,是城乡优良的绿化树种;因木材坚硬、细致、有光泽,叶含鞣质,种子榨油也是重要的轻工业原料之一;其枝、叶可入药,具有重要的医药价值。目前已经成为一种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于一身的新型经济植物,具有很高的开发前景。但是近年来随着五角枫种植规模的扩大,五角枫猝倒病、白粉病、褐斑病等病害发生较为严重,尤其是在山东及全国各地五角枫大苗和幼树上发生了一种新病害,给五角枫生长发育造成较大影响,发生面积有逐年扩大趋势。在山东某些大苗培育苗圃地发病率达80%以上。该病害发病迅速,传播快,死亡率高,发病症状表现为整株叶片失水萎蔫,病叶快速由边缘向里逐渐干缩卷曲,干枯,绿色病叶后期变为黄色焦枯状,病枝木质部明显坏死褐变,在病枝的横截面上可以观察到褐色的坏死病线;根据其症状表现初步定名为“五角枫黄萎病”。目前有关该病害未见系统研究和报道,为此本论文对该病害发生、病原菌种类鉴定、致病性测定、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室内药剂毒力测定及林间药效试验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概述
    1.2 植物黄萎病的发生与危害
    1.3 植物黄萎病的研究现状
    1.4 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概述
        1.4.1 大丽轮枝菌形态
        1.4.2 大丽轮枝菌致病机理
    1.5 黄萎病的防治研究现状及进展
    1.6 植物病原菌室内毒力测定常用方法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1.8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五角枫病害发生调查研究
        2.1.1 调查地概况
        2.1.2 调查方法
    2.2 病害鉴定研究
        2.2.1 病害症状描述
        2.2.2 病原菌的鉴定
        2.2.3 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2.3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2.3.1 材料及工具
        2.3.2 试验方法
        2.3.3 数据处理
    2.4 杀菌剂对大丽轮枝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2.4.1 试验材料及用具
        2.4.2 试验方法
    2.5 五角枫黄萎病林间小区防治试验
        2.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5.2 防治效果检查
3 结果与分析
    3.1 五角枫病害发生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3.2 五角枫病害鉴定结果
        3.2.1 病害症状及描述
        3.2.2 病原菌组织分离与纯化
        3.2.3 病原菌培养性状及微观形态观察
        3.2.4 病原菌分子鉴定
        3.2.5 分离物致病性测定
    3.3 发病规律研究结果
    3.4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及分析
        3.4.1 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4.2 pH值菌丝生长受的影响
        3.4.3 碳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4.4 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4.5 菌丝生长受碳氮比的影响
        3.4.6 无机盐组合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5 杀菌剂对大丽轮枝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3.5.1 甲基硫菌灵对大丽轮枝菌的抑菌效果
        3.5.2 咪鲜胺对大丽轮枝菌的抑菌效果
        3.5.3 氟硅唑对大丽轮枝菌的抑菌效果
        3.5.4 吡唑醚菌酯对大丽轮枝菌的抑菌效果
        3.5.5 戊唑醇对大丽轮枝菌的抑菌效果
        3.5.6 异菌脲对大丽轮枝菌的抑菌效果
        3.5.7 恶霉灵对大丽轮枝菌的抑菌效果
        3.5.8 大蒜油对大丽轮枝菌的抑菌效果
        3.5.9 小檗碱对大丽轮枝菌的抑菌效果
        3.5.10 九种药剂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与分析
    3.6 五角枫黄萎病防治试验结果
4 讨论
    4.1 黄萎病的发生与病原种类
    4.2 大丽轮枝菌菌落形态
    4.3 五角枫黄萎病症状
    4.4 大丽轮枝菌致病性研究
    4.5 大丽轮枝菌室内毒力研究
    4.6 黄萎病的林间防治试验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976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9766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7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