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GXU184抗褐飞虱主效位点的初步定位
发布时间:2024-12-27 03:34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BPH)是为害水稻(Oryza sattiva L)最严重的害虫之一,具有专食性,属于典型的刺吸式害虫。成虫和若虫群于稻株底部密集分布,刺吸茎叶韧皮组织中汁液,消耗其养分,导致水稻缺水干枯倒伏死亡,除此之外,褐飞虱还是传播草状丛矮病和齿叶矮缩病主要病害的虫媒,严重影响了水稻产量。当前,防治褐飞虱的主要手段是化学防治。但化学杀虫剂的长期使用,杀死褐飞虱的同时也灭杀了褐飞虱天敌,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经济代价高,甚至会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导致褐飞虱二次爆发,其危害程度更甚。挖掘新的抗性基因并加以利用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稻褐飞虱防治途径,传统育种和分子遗传育种相结合可更有效地培育出广谱高抗水稻品种。为此,本研究从普通野生稻中挖掘抗稻褐飞虱基因及其分子标记,为抗稻褐飞虱育种提供资源保障。本研究以高抗褐飞虱的普通野生稻(Oyza rufipogon Griff.)抗性资源GXU184为材料,与栽培稻品种9311杂交,建立F2基因作图群体。通过对水稻群体进行苗期抗虫鉴定、抽穗期抗虫鉴定、褐飞虱宿主选择、存活率测量、增长率测定以及蜜露值统计等与水...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褐飞虱的研究概述
1.1.1 褐飞虱的生物学特征及危害
1.1.2 褐飞虱生物型研究
1.1.3 防治措施
1.1.4 水稻抗褐飞虱的鉴定方法
1.2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研究概况
1.2.1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1.2.2 水稻对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应用现状
1.3 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用于定位的水稻材料
2.1.2 实验用虫
2.1.3 主要实验设备
2.1.4 主要实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抗性遗传分析和基因作图群体的构建
2.2.2 DNA的提取及检测
2.3 抗虫鉴定
2.3.1 苗期抗性鉴定
2.3.2 成株期抗虫鉴定
2.3.3 褐飞虱的寄主选择性分析
2.3.4 褐飞虱害虫存活率分析
2.3.5 褐飞虱群体增长率分析
2.3.6 褐飞虱蜜露量测定
2.4 PCR扩增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4.1 PCR扩增反应体系
2.4.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5 分子标记来源和使用
2.5.1 连锁标记的筛选
2.5.2 抗性连锁标记
2.5.3 抗性基因初步定位
3 结果与分析
3.1 抗源GXU184的抗性特性分析
3.1.1 苗期抗性鉴定
3.1.2 成株期抗性鉴定
3.1.3 对褐飞虱的趋避性测定
3.1.4 褐飞虱存活率测定
3.1.5 褐飞虱群体增长率测定
3.1.6 褐飞虱蜜露量测定
3.2 抗性遗传分析和作图群体构建
3.2.1 抗性遗传分析
3.2.2 作图群体构建
3.3 抗褐飞虱基因的初步定位
3.3.1 亲本间分子标记多态性
3.3.2 BPH抗性基因有BSA分析
3.3.3 连锁图谱的构建及QTL分析
3.3.4 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的验证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抗源的抗性特点
4.2.2 抗性基因的利用价值
4.2.3 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的利用价值
4.3 创新点
4.3.1 获得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野生稻抗虫种质资源
4.3.2 鉴定出新的抗性基因位点
4.4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本文编号:4021073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褐飞虱的研究概述
1.1.1 褐飞虱的生物学特征及危害
1.1.2 褐飞虱生物型研究
1.1.3 防治措施
1.1.4 水稻抗褐飞虱的鉴定方法
1.2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研究概况
1.2.1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1.2.2 水稻对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应用现状
1.3 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用于定位的水稻材料
2.1.2 实验用虫
2.1.3 主要实验设备
2.1.4 主要实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抗性遗传分析和基因作图群体的构建
2.2.2 DNA的提取及检测
2.3 抗虫鉴定
2.3.1 苗期抗性鉴定
2.3.2 成株期抗虫鉴定
2.3.3 褐飞虱的寄主选择性分析
2.3.4 褐飞虱害虫存活率分析
2.3.5 褐飞虱群体增长率分析
2.3.6 褐飞虱蜜露量测定
2.4 PCR扩增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4.1 PCR扩增反应体系
2.4.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5 分子标记来源和使用
2.5.1 连锁标记的筛选
2.5.2 抗性连锁标记
2.5.3 抗性基因初步定位
3 结果与分析
3.1 抗源GXU184的抗性特性分析
3.1.1 苗期抗性鉴定
3.1.2 成株期抗性鉴定
3.1.3 对褐飞虱的趋避性测定
3.1.4 褐飞虱存活率测定
3.1.5 褐飞虱群体增长率测定
3.1.6 褐飞虱蜜露量测定
3.2 抗性遗传分析和作图群体构建
3.2.1 抗性遗传分析
3.2.2 作图群体构建
3.3 抗褐飞虱基因的初步定位
3.3.1 亲本间分子标记多态性
3.3.2 BPH抗性基因有BSA分析
3.3.3 连锁图谱的构建及QTL分析
3.3.4 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的验证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抗源的抗性特点
4.2.2 抗性基因的利用价值
4.2.3 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的利用价值
4.3 创新点
4.3.1 获得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野生稻抗虫种质资源
4.3.2 鉴定出新的抗性基因位点
4.4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本文编号:40210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4021073.html
上一篇:近30年廊坊市冬小麦干旱时空分布规律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