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杭州半山国家森林公园典型常绿阔叶树种及其混交林挥发性有机物释放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3 04:03
【摘要】:植物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作为重要的生态保健旅游资源,具有香化环境、杀菌消毒、医疗保健、驱除蚊虫等多种功能。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和石栎(Lithocarpus glaber)均是杭州半山国家森林公园典型常绿阔叶树种,亦是优良的用材树种,具有较大开发价值。本研究以该区的苦槠和石栎及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混交林空气(环境)以及苦槠和石栎枝叶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在夏季和冬季中的组分及含量进行监测,定量表征挥发性有机物在夏季和冬季组分及含量的差异性和日动态变化规律,同时分析苦槠和石栎对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组分及含量的影响,以期为人们在半山公园进行森林保健活动提供科学指导。本研究采用QC-1B型气体采样仪通过动态顶空套袋法和开放式采样分别对苦槠、石栎的枝叶及其混交林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抽取,经正己烷洗脱浓缩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通过峰面积占比计算其相对含量。分析了挥发物组分、成分、相对浓度、变化规律及季节间的变化等情况,得出以下结论:夏季苦槠枝叶释放10种组分65种挥发性有机物,石栎枝叶释放10种化学组分68种挥发性有机物,烷烃和烯烃占比达80%以上。对于萜烯类化合物而言,苦槠枝叶主要释放α-蒎烯、β-罗勒烯(E)及肉桂烯,占挥发物的百分比和相对浓度分别为20.20%和12.29%;石栎枝叶主要释放α-蒎烯、β-蒎烯及莰烯,占挥发物百分比和相对浓度分别为20.53%和11.65%。夏季苦槠石栎混交林挥发性有机物9:00检测到12种化学组分79种挥发性有机物,13:00检测到17种化学组分91种挥发性有机物,17:00检测到13种化学组分90种挥发性有机物。其中,13:00对人体有害的芳烃相对浓度最高,不建议游人在午后进行森林游憩活动;17:00的萜烯类化合物相对浓度最高,为11.79%,人们在傍晚进行游憩活动对身心健康的效果更好。冬季苦槠枝叶释放6种组分23种挥发性有机物,石栎枝叶释放6种组分25种挥发性有机物,烷烃和烯烃占比达90%以上。苦槠枝叶释放的萜烯类化合物占挥发物的百分比和相对浓度分别为30.34%和3.39%,石栎枝叶为28.20%和3.13%。冬季三个时段的挥发性有机物组分中,9:00检测到6种化学组分28种挥发性有机物,13:00检测到7种化学组分35种挥发性有机物,17:00检测到6种化学组分31种挥发性有机物。其中,13:00的萜烯类化合物相对浓度最高,为3.07%。因此,人们在午后进行森林保健活动有利于人体身心健康。挥发性有机物和萜烯类化合物的相对浓度均与空气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无明显的相关性,与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在舒适度方面,人们在夏季的早晨和下午在林中进行游憩和保健活动会感到更为舒适。夏季挥发性有机物及萜烯类化合物的相对浓度较冬季均高,且差异极显著。本研究能够为人们进行森林游憩活动的最佳时间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指导,同时,为森林公园植被建设和管理提供理论参考,进而为森林保健旅游的开展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718.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倩;俞益武;高岩;丁倩倩;薛丹;张倩倩;;3种杉科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成分[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2 徐洁华;文首文;;温度胁迫薰衣草花精气挥发的机理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3 李颖;;芳香植物的保健功能[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2年02期

4 张国帅;张义坤;谷衍川;徐艳;丰震;;5种常绿园林树种抑菌能力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12年01期

5 蒋冬月;李永红;;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6 高宏建;张献忠;钟建军;刘东红;杨君;尹洁;;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烟草精油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1年10期

7 谢祝宇;胡希军;马晶晶;;精气植物分类及其园林应用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8 于志会;杨波;戚继忠;;不同树种组合对两种致病细菌抑制作用及景观配置[J];北方园艺;2011年15期

9 冯青;高群英;张汝民;高岩;侯平;;3种百合科植物挥发物成分分析[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0 吴章文;吴楚材;陈奕洪;谭益民;郑群明;;8种柏科植物的精气成分及其生理功效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晓轩;北京地区银杏、红松纯林挥发性有机物释放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6年

2 施显赫;板栗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及香气成分的形成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3 张志永;杭州市典型城市森林生态保健功能动态变化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4 张晓玲;绿茶挥发物及其对人体疲劳缓解的影响[D];浙江农林大学;2013年

5 张晶;无锡惠山地区秋季毛竹游憩林生态保健功能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6 井振华;苦槠遗传多样性和种苗性状变异规律初步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7 佟h齢,

本文编号:26373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6373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b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