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基于Biome-BGC模型的景观格局与水分利用效率耦合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3 20:02
【摘要】:为了探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耦合关系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便对生态系统碳水耦合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作者采用PEST模型结合涡度相关实测数据的方法对Biome-BGC模型的生理参数进行了优化并使用参数优化后的Biome-BGC模型对森林生态系统(长白山、千烟洲和鼎湖山)、草地生态系统(内蒙古和当雄)和灌木生态系统(海北)不同气候变化情景的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模拟,并分析了景观格局与水分利用效率、总初级生产力在不同幅度下耦合关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水分利用效率受降水、气温、叶面积指数、蒸散和总初级生产力的显著影响。其中,长白山、千烟洲、鼎湖山、内蒙古、海北和当雄的水分利用效率与气温(鼎湖山水分利用效率受气温的影响不显著)、叶面积指数和总初级生产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长白山和当雄的水分利用效率与降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长白山、千烟洲、鼎湖山和当雄的水分利用效率与蒸散呈显著负相关关系。(2)长白山、千烟洲和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的水分利用效率受景观破碎化程度、景观形状的复杂程度、景观的邻接和聚合程度以及景观的多样性和均匀性等的显著影响,且表现出明显的尺度效应。(3)气候变化对森林和灌草生态系统的水分利用效率有显著影响。其中,PTC情景、TC情景、T情景(对千烟洲、鼎湖山的水分利用效率影响不显著)、C情景、PT情景(对长白山、鼎湖山的水分利用效率影响不显著)和PC情景(对内蒙古的水分利用效率影响不显著)对长白山、千烟洲、鼎湖山、内蒙古和海北的水分利用效率有显著影响;P情景只对海北的水分利用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当雄的水分利用效率只受到T情景和TC情景的显著影响。
【图文】:

概况,研究方法,南海


研究区概况

优化流程,模型参数,向量


逦基于Biome-BGC模型的景观格局与水分利用效率耦合研宄逦逡逑向量(2.4)逡逑〔逦Xfc邋=逦+邋uk逡逑A为迭代次数,上标“a”表示更新前的向量,“b”为更新后的向量。r代表转置符逡逑号,0为具有列的实测值权重矩阵。逡逑由(2-4)变换得目标函数为:0邋=(歹-y邋-邋//(2邋—邋J0)T0(歹一y邋-邋//(2邋-邋:t))逡逑PEST模型算法过程为(Nolan,邋Malone邋etal,2015;王礼恒,董艳辉等,2014):首逡逑先,识别模型中需要优化的参数并进行模型模拟,然后选定初始参数向量2g,,进行模逡逑型校正;模型模拟结果存储到向量%中,相应的实测值存储在向量j中。利用一阶泰逡逑勒展开式对进行数值求解,最后通过(2-4)式计算参数增量向量《?,以及更新后的逡逑对;将蚱存储到参数向量幻中,重复以上算法步骤直到函数收敛,达到目标函数最优。逡逑其关键过程见图2.2。模型原理和使用详见操作指南(littp://www.pesthomepage.org/)。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71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吉峰;宋扬;;提高农田灌溉水分利用效率的对策[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4年07期

2 于沪宁;刘萱;;麦田二氧化碳流的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1988年02期

3 曹晓霞;郭建斌;杨晓菲;秦宁;蒋坤云;李文斌;;不同浓度叶面肥处理对核桃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张正斌;小麦水分利用效率若干问题探讨[J];麦类作物学报;1998年01期

5 郑有飞,万长建,颜景义,廖志鸿;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及其最优化问题[J];中国农业气象;1997年04期

6 陈尚谟;旱区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探讨[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5年01期

7 王韶唐;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和旱地农业生产[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87年02期

8 骆畅;刘济明;廖小锋;李丽霞;柳嘉佳;熊雪;;小蓬竹的水分利用效率[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9 董宝娣;师长海;乔匀周;杨静;翟红梅;李东晓;刘孟雨;;不同灌溉条件下不同类型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差异原因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年05期

10 彭长连,林植芳,林桂珠;磷素利用效率不同小麦的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J];作物学报;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春琴;刘颖杰;高霄鹏;张福锁;;硅对向日葵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2 冯良山;孙占祥;郑家明;白伟;杨宁;肖继兵;焦银珠;;玉米沟垄微集水种植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研究[A];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1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3 张平良;郭天文;刘晓伟;李书田;;不同穴播栽培方式与施肥对旱地春小麦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4 张国强;刘朝巍;王克如;肖春华;谢瑞芝;侯鹏;李少昆;;滴灌量对新疆高产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A];2016年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与生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5 刘婷;贾志宽;张睿;郑甲成;任世春;杨宝平;聂俊峰;刘艳红;王海霞;;秸秆覆盖对旱地土壤水分及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C];2019年

6 张旺锋;梁福斌;姜闯道;张亚黎;田景山;陈民志;王宇轩;;棉花铃叶系统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A];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7 张国强;明博;王克如;沈东萍;谢瑞芝;侯鹏;李少昆;;基于叶面积指数和蒸散量的关系提高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A];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8 郑建华;王军;黄冠华;贾冬冬;;膜下滴灌条件下调亏灌溉对洋葱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上)[C];2010年

9 刘庚山;郭安红;安顺清;任三学;赵花荣;毛飞;;不同覆盖对夏玉米叶片光合和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的影响[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分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郭秀林;张正斌;;小麦幼苗水分利用效率生理差异与相关基因的cDNA-AFLP分析[A];2006年中国植物逆境生理生态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范建 通讯员 何志勇;高海拔低温区植物对二氧化碳升高更敏感[N];科技日报;2012年

2 李保国 黄峰;用好每一滴水 生产更多粮食[N];农民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春杰;不同定义的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对降水量变化响应的差异研究[D];兰州大学;2018年

2 周沙;陆地生态系统潜在水分利用效率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7年

3 郭秀林;小麦幼苗水分利用效率生理差异与相关基因的cDNA-AFLP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4 张正斌;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及相关性状的QTLs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5 王玉涛;北京城市优良抗旱节水植物材料的筛选与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6 马莉;荒漠绿洲区春小麦生长与水分利用效率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3年

7 李森;覆膜水稻生理节水机制及水分利用效率评估[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8 周洁;北京大兴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9 周文利;华北平原不同玉米小麦种植体系养分水分利用效率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10 张蓓蓓;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对干旱、高温及真菌接种等环境的响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永斌;基于Biome-BGC模型的景观格局与水分利用效率耦合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9年

2 樊子菡;土壤水分对紫花苜蓿苗期根系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3 周敏;鄂尔多斯高原砒砂岩区6种植物水分利用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4 黄杨(Gantsetseg Gantumur);农艺措施对黄土区雨养旱地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5 鉴军帅;滴灌量对春玉米根系生长分布特征及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9年

6 段孟越;不同水分利用效率水稻品种筛选及其光合特性初步探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7 孔令仑;亚热带地区主要森林类型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因子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8 岳宁;陇中半干旱区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对T/ET响应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8年

9 Tefo Steve Ramatshaba;滴灌毛管间距对冬小麦生长、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10 王茜;五树种天然林土壤钙、叶组织钙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380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6380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1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