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三北防护林建设对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与功能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71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志强;;羊变成狼,荒漠化还与你无关吗?——“三北防护林”的前世今生[J];工会博览(下旬版);2016年12期
2 金亚荣;;凌源市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效益的分析[J];防护林科技;2014年01期
3 姚青;;阿克苏地区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建设对策[J];防护林科技;2014年09期
4 任春珍;李睿欣;;探究三北防护林造林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17期
5 李建权;金志刚;薛文辉;王芳英;;论辽宁省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防护林科技;2007年S1期
6 孙垂河;郭玉;;把握新时期“相持阶段”生态建设规律建设节约型三北防护林体系[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王文元;;风沙中的三北防护林[J];生态经济;2006年07期
8 范国儒;辽宁省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防护林科技;2004年03期
9 田原;甘肃省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建设对策——以古浪县三北四期工程示范区建设为例[J];甘肃林业科技;2004年02期
10 何利成;李怒云;;关于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建设的理性思考[J];林业经济;200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世俊;;系统工程在松嫩平原三北防护林总体规划中的应用[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2 时珍霞;陈蜀江;黄铁成;侯敏;周敏;;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对比分析——以博乐市为例[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孙枫;;试论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A];宁夏回族自治区林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禾;沙尘天这么多,三北防护林说“我不背锅”[N];科技日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党永茂;三北防护林护出好生态[N];中国产经新闻;2018年
3 特约通讯员 邱明媚 通讯员 孟继红;后旗推进三北防护林建设 打造生态屏障[N];通辽日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李禾;自作自受:本次重霾是京津冀“土特产”[N];科技日报;2016年
5 本报记者 周迎久 张铭贤 通讯员 姚伟强;京冀联手共建共管共享好生态[N];中国环境报;2017年
6 本报记者 韩贵勤;绿染戈壁满目春[N];白银日报;2017年
7 本报记者 咸文静;海南之春[N];青海日报;2017年
8 本报记者 付丽丽;这是一次高科技的大集结[N];科技日报;2017年
9 ;三北防护林老了?[N];中国环境报;2015年
10 本报记者 李颖;姚爱兴委员:三北防护林亟待优化升级[N];中国花卉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海娟;宁夏荒漠化治理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杨;陕北三北防护林建设对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与功能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2 耿晓丽;三北防护林坝上段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评估[D];湖北大学;2016年
3 于金娜;西北地区“三北防护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丁舒;吉林省西部‘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规划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林航;吉林省空间规划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郭伟伟;张家口地区植被覆盖度动态分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389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638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