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沙地木麻黄与湿地松人工林稳定碳氮同位素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71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婷;韩永刚;黄义雄;江燕然;张巧;文华英;;海坛岛木麻黄防护林生态经济效益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3年12期
2 吴炳其;;闽南沿海木麻黄防护林二代更新技术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9期
3 罗美娟;沿海木麻黄防护林生态作用研究进展[J];防护林科技;2002年03期
4 黄婷婷;木麻黄防护林持续经营问题初探[J];福建林业科技;2001年01期
5 黄婷婷;;木麻黄防护林持续经营刍议[J];林业勘察设计;2001年02期
6 代正福;南宁县引种木麻黄固沙效果调查[J];四川林业科技;1988年04期
7 林承超;建立平潭岛防护林生态系统和新的生态平衡问题的探讨[J];生态学杂志;1988年04期
8 郑达贤;徐朋;;福建滨海风沙区木麻黄林带迹地土壤性质和林带更新问题[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1期
9 王作坚;星天牛对浙南沿海木麻黄防护林的危害调查初报[J];浙江林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10 罗云裳,高茂成;滨海沙土微量元素与木麻黄生长的关系[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叶功富;王珍;高伟;林武星;聂森;;福建省沿海防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评价[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6分会场-沿海生态建设与城乡人居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叶功富;郭瑞红;张立华;林武星;聂森;;滨海沙地木麻黄防护林生态系统的碳库和碳吸存[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汪坚 见习记者 卢志民;我市林业实现持续稳步增长[N];湛江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张雷;“绿色屏障”与“威马逊”的生死较量[N];中国绿色时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敖帅昌;扫一扫清洁乡村亮度[N];钦州日报;2015年
4 本报记者 韦义华 本报通讯员 敖帅昌;阳光正好 乡村如画[N];广西日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楠;短枝木麻黄耐寒生理及分子解析[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8年
2 林武星;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自身他感作用响应规律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3 韩强;四种木麻黄种源变异与选择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
4 黄义雄;福建滨海木麻黄防护林生态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海生;木麻黄凋落物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8年
2 王柯远;滨海沙地木麻黄与湿地松人工林稳定碳氮同位素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8年
3 王珍;福建省沿海木麻黄防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评价[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4 林红叶;沿海木麻黄防护林可持续经营配套技术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5 王海婷;海坛岛木麻黄防护林生态效益及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6 郑锟;沙质海岸木麻黄防护林的结构配置与防护效能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7 吴锡麟;福建海岸带木麻黄防护林水分生态的初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2年
8 辛秀;干扰条件下木麻黄防护林体系的生态效应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9 岳新建;东南沿海木麻黄防护林优化配置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10 殷亮;不同海岸梯度下木麻黄防护林的蒸腾效应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277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727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