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冬笋期碳水化合物代谢变化规律研究
【学位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S795.7
【部分图文】:
图 3-9 不同处理毛竹笋体蔗糖合成酶活性的时间动态规律Fig.3-9 Temporal dynamics of sucrose synthase activity in bamboo shoots treated with different treatments由图 3-9 可知,不同处理笋体的蔗糖合成酶活性随着采样时间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规律第 1 天到第 5 天采样时,各处理组的蔗糖合成酶活性都呈现下降趋势,这与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在第 1 天到第 5 天变化规律呈正相关,与蔗糖含量变化律呈负相关。在第 5 天后各处理组蔗糖合成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开始出现差异性。处理组 A 和处理组 D 的蔗糖合成酶活性随采样时间呈不同趋势,两处理组的蔗糖合成酶活性在第 15 天采样之前变化趋势相似,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但第 30 天之后,处理组 A 的蔗糖合成酶活性保持上升趋势,处理组 D 的蔗糖合成酶活性开始下降。这表明,有根竹笋在蔗糖合成与积累方面强于无根竹笋。处理组 B 和处理组 C 笋体的蔗糖合成酶活性随着采样时间变化呈现出不同规律,在第 30 天采样,处理组 B 蔗糖合成酶活性呈上升趋势,处理组 C 蔗糖合成酶活性呈下降趋势,蔗糖含量差异性开始显著,这表明切根和断鞭对笋体生长的影响不同,断鞭对笋体蔗糖合成与积累的影响大于切根。处理组 B 与处理组 D 的笋体蔗糖合成酶活性随着采样时间变化呈现出不同规律,处理组 D 的蔗糖合成酶活性高于处理组 B。处理组 B 切根之后也成为无根竹笋,第 1 天到第 15 天采样时,两者蔗糖合成酶活性变化规律相似,在第 30 天后,两者蔗糖合成酶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川,王月英,郑文杰,章怡华,陈国理,林木森;我国竹笋研究现状分析与展望[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陈明木,曾绍校,郭正松;竹笋及其保鲜技术[J];中国农村科技;2003年01期
3 高举;;竹笋选挖技术[J];专业户;2003年11期
4 全海慧;刘治涛;;竹笋加工及保鲜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年04期
5 程根秀;绍兴市竹笋生产、加工、保鲜的现状和对策[J];浙江林业科技;1987年01期
6 徐绍清,吕建淼,冯世祥,沈焕初;海涂哺鸡竹笋产量分布和竿径变化规律的初步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1994年02期
7 阮俊,吴祖祥,徐位坤,李振宁,王群芳,陈宗昭;桂平市竹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广西植物;1996年02期
8 金玉松;快速腐烂竹桩的方法[J];农家顾问;1998年06期
9 叶双峰;黄山地区竹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2年06期
10 姜培坤,徐秋芳;雷竹笋硝酸盐含量及其与施肥的关系[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肖丽霞;绿竹笋采前品质相关影响因素和采后生理特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陆柏益;竹笋中甾醇类化合物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洋;毛竹冬笋期碳水化合物代谢变化规律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7年
2 李俊;探索施肥对川西雷竹笋用林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3 余学军;绿竹笋采后生理及鲜笋保鲜技术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4 崔逢欣;毛竹笋辛辣味呈味物质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
5 居媛悦;“浅渍”竹笋热烫工艺参数及腌制过程中品质劣变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6 刘碧桃;浙南绿竹笋产量与品质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7 王静;竹笋多糖的提取、纯化、结构及体外生物活性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8 高培军;绿竹笋用林丰产机理与栽培技术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
9 李雪蕾;光照强度对三种竹笋不同部位苦涩味物质的影响[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10 林春穆;浙江双栉蝠蛾危害对毛竹笋内含物质的影响及其绿僵菌防治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485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848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