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阔叶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碳储量分布特征
发布时间:2021-04-07 11:50
为明确湖南省阔叶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分布特征,采用平均木法和标准地法测定湖南省25年生的拟赤杨、枫香、润楠、樟树、木荷、栲树、甜槠和石栎8种阔叶林林分及其林下植被层的生物量、碳含量。结果表明:阔叶林乔木层平均碳含量在49.05%~51.21%之间,林下灌木层的平均碳含量为48.24%,草本层的平均碳含量为49.46%。拟赤杨、枫香、润楠、樟树、木荷、栲树、甜槠、石栎的平均单株生物量分别为278.93、213.71、204.23、207.88、237.82、211.04、193.55、220.39 kg,灌木层、草本层单位面积生物量分别为1.67~3.02、0.35~1.23 t·hm-2。各树种平均木单株碳储量在不同树种间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01),其中拟赤杨的平均单株碳储量最大,为139.66 kg;其次是木荷,为116.76 kg;最小的是甜槠,为97.8 kg。灌木层的单位面积碳储量,以木荷为优势树种的林分最高,为1.59 t·hm-2;以枫香为优势树种的林分最低,为0.72 t·hm-2。樟树...
【文章来源】:福建林业科技. 2020,47(03)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不同阔叶树种平均木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比例
灌木地下部分碳含量在不同优势树种的林分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3),而灌木地上部分碳含量以及草本地上、地下部分的碳含量在不同优势树种的林分下均无显著性差异(图2)。阔叶林林下灌木层平均碳含量为48.24%,地上部分的碳含量变化范围在41.38%~54.19%之间,地下部分碳含量在47.08%~53.12%之间,阔叶林林下草本层平均碳含量为49.46%(略高于灌木层),地上部分的碳含量范围在47.75%~50.63%之间,地下部分碳含量在48.67%~50.25%之间。由表6可知,在不同优势树种的林分间,灌木层的单位面积碳储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草本层的单位面积碳储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灌木层的单位面积碳储量,以木荷为优势树种的林分最高,为1.59 t·hm-2,以枫香为优势树种的林分最低,为0.72 t·hm-2。以木荷为优势树种的林分下灌木层地上部分的单位面积碳储量最高,为1.1 t·hm-2;以石栎为优势树种的林分下灌木层地下部分的碳储量最高,为0.58 t·hm-2。在不同优势树种的林分下,灌木层地上部分的单位面积碳储量在0.48~1.1 t·hm-2之间,地下部分的碳储量在0.18~0.58 t·hm-2之间;草本层单位面积碳储量在0.17~0.62 t·hm-2之间,其中以樟树为优势树种的林分下草本层的碳储量最高,其次是木荷。草本层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单位面积碳储量最高的都是以樟树为优势树种的林分。草本层地上部分单位面积碳储量最低的是以石栎为优势树种的林分,为0.09 t·hm-2;地下部分单位面积碳储量最低的是以栲树为优势树种的林分,为0.06 t·hm-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冈栎混交林生物量及碳储量分布特征[J]. 林立彬,李铁华,杨柳. 水土保持学报. 2019(01)
[2]滇中亚高山5种典型森林乔木层生物量及碳储量分配格局[J]. 侯芳,王克勤,宋娅丽,杨棋茗,陈登煜.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6)
[3]川西亚高山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及其分配格局[J]. 刘顺,罗达,刘千里,张利,杨洪国,史作民. 生态学报. 2017(04)
[4]不同年龄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碳储量及养分特征[J]. 陈东升,孙晓梅,张守攻. 应用生态学报. 2016(12)
[5]混交比例对杉木木荷混交林生物量及碳储量的影响[J]. 李勇. 林业勘察设计. 2016(03)
[6]6种热带、亚热带阔叶树种苗木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林喜珀,温小莹,黄芳芳,甘先华,张卫强,黄钰辉.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6(02)
[7]四川省老君山常绿阔叶林乔木碳储量及其分布特征[J]. 何云玲,郭宗锋,刘雪莲. 生态环境学报. 2015(11)
[8]近熟杉木人工林的生物量及碳储量研究[J]. 梁远文,蓝肖. 林业科技通讯. 2015(09)
[9]亚热带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及其碳储量分布——以福建将乐县杉木人工林为例[J]. 涂宏涛,孙玉军,刘素真,董云飞,方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5(07)
[10]贵州不同林龄华山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J]. 夏婧. 贵州林业科技. 2015(02)
硕士论文
[1]山地落叶阔叶林下小径竹密度对乔木幼苗更新和群落结构的影响[D]. 董蓉.西南大学 2018
[2]琅琊山落叶阔叶林更新特点及其特有树种光合特性研究[D]. 兰乾.安徽农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23438
【文章来源】:福建林业科技. 2020,47(03)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不同阔叶树种平均木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比例
灌木地下部分碳含量在不同优势树种的林分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3),而灌木地上部分碳含量以及草本地上、地下部分的碳含量在不同优势树种的林分下均无显著性差异(图2)。阔叶林林下灌木层平均碳含量为48.24%,地上部分的碳含量变化范围在41.38%~54.19%之间,地下部分碳含量在47.08%~53.12%之间,阔叶林林下草本层平均碳含量为49.46%(略高于灌木层),地上部分的碳含量范围在47.75%~50.63%之间,地下部分碳含量在48.67%~50.25%之间。由表6可知,在不同优势树种的林分间,灌木层的单位面积碳储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草本层的单位面积碳储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灌木层的单位面积碳储量,以木荷为优势树种的林分最高,为1.59 t·hm-2,以枫香为优势树种的林分最低,为0.72 t·hm-2。以木荷为优势树种的林分下灌木层地上部分的单位面积碳储量最高,为1.1 t·hm-2;以石栎为优势树种的林分下灌木层地下部分的碳储量最高,为0.58 t·hm-2。在不同优势树种的林分下,灌木层地上部分的单位面积碳储量在0.48~1.1 t·hm-2之间,地下部分的碳储量在0.18~0.58 t·hm-2之间;草本层单位面积碳储量在0.17~0.62 t·hm-2之间,其中以樟树为优势树种的林分下草本层的碳储量最高,其次是木荷。草本层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单位面积碳储量最高的都是以樟树为优势树种的林分。草本层地上部分单位面积碳储量最低的是以石栎为优势树种的林分,为0.09 t·hm-2;地下部分单位面积碳储量最低的是以栲树为优势树种的林分,为0.06 t·hm-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冈栎混交林生物量及碳储量分布特征[J]. 林立彬,李铁华,杨柳. 水土保持学报. 2019(01)
[2]滇中亚高山5种典型森林乔木层生物量及碳储量分配格局[J]. 侯芳,王克勤,宋娅丽,杨棋茗,陈登煜.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6)
[3]川西亚高山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及其分配格局[J]. 刘顺,罗达,刘千里,张利,杨洪国,史作民. 生态学报. 2017(04)
[4]不同年龄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碳储量及养分特征[J]. 陈东升,孙晓梅,张守攻. 应用生态学报. 2016(12)
[5]混交比例对杉木木荷混交林生物量及碳储量的影响[J]. 李勇. 林业勘察设计. 2016(03)
[6]6种热带、亚热带阔叶树种苗木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林喜珀,温小莹,黄芳芳,甘先华,张卫强,黄钰辉.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6(02)
[7]四川省老君山常绿阔叶林乔木碳储量及其分布特征[J]. 何云玲,郭宗锋,刘雪莲. 生态环境学报. 2015(11)
[8]近熟杉木人工林的生物量及碳储量研究[J]. 梁远文,蓝肖. 林业科技通讯. 2015(09)
[9]亚热带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及其碳储量分布——以福建将乐县杉木人工林为例[J]. 涂宏涛,孙玉军,刘素真,董云飞,方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5(07)
[10]贵州不同林龄华山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J]. 夏婧. 贵州林业科技. 2015(02)
硕士论文
[1]山地落叶阔叶林下小径竹密度对乔木幼苗更新和群落结构的影响[D]. 董蓉.西南大学 2018
[2]琅琊山落叶阔叶林更新特点及其特有树种光合特性研究[D]. 兰乾.安徽农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234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123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