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构树种植与饲料化利用探究
发布时间:2021-05-08 05:15
本试验选用中国科学院培育的中科1号杂交构树(以下简称杂交构树)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的栽培管理措施,采用大区多点重复设计,在生态适应性的基础上探索提高杂交构树的生物产量,广泛验证其在宁夏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态适应性;同时设置了杂交构树饲料加工调制工艺及肉牛日粮配方试验与肉牛饲喂试验,以研究杂交构树饲料化调制方法、饲喂效果与经济效益;还运用理论模型分析方法,进一步论证杂交构树在宁夏地区作为一种新型的木本饲料的可行性。通过两年的试验探索,获得以下试验结果:1.引种种植试验结果显示,杂交构树在宁夏引黄灌区、沙漠地区、中部干旱区等不同生态区域都能生长,其栽植成活率、越冬保存率、生物学产量与土壤肥力水平、含水量、气温成正相关,尤其是按照生长所需及时灌水、施肥,能够显著提高栽植成活率、越冬存活率和生物学产量。栽培技术试验显示,种植密度也是影响生物学产量的重要因素,早期适宜的种植密度能够提高生物产量。刈割时间对杂交构树的养分含量有极大的影响,经过测试分析发现不同刈割时间养分特点:一是粗蛋白含量与收割期相关,在隆德县9月初采收的粗蛋白含量达到9.38%,较8月份和10月份收获的,分别高3.09和2.2...
【文章来源】:宁夏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木本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2 宁夏地区畜牧业发展及饲料原料供需矛盾
1.3 开展本试验的意义
1.4 研究目的与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前期准备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方法
2.3.1 引种试验点
2.3.2 引种试验设计
2.3.3 土壤水肥及生化指标测定
2.3.4 杂交构树饲料加工调制工艺探索
2.3.5 肉牛饲喂试验
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杂交构树生态适应性情况与分析
3.2 土壤养分与水分含量测定结果与分析
3.3 杂交构树生物量测定结果及分析
3.4 杂交构树养分特征
3.5 杂交构树饲料调制加工技术试验结果与品质分析
3.6 杂交构树饲料饲喂肉牛试验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理论模型分析
4.1.1 气候生产力估算
4.1.2 土壤肥力估算
4.1.3 土壤水分估算
4.2 杂交构树生态适应评价
4.2.1 成活率,越冬保存率
4.2.2 株高与地径粗
4.2.3 生长量
4.3 杂交构树饲用价值评价
4.3.1 杂交构树青贮后效果及利用情况
4.3.2 杂交构树草粉加工方式
4.3.3 构树草粉对肉牛育肥效果的影响
4.3.4 杂交构树青贮饲料加工调制质量是影响肉牛采食的直接原因
4.4 杂交构树在宁夏饲用前景分析
第五章 结论
5.1 引种试验结论
5.2 饲料调制加工与饲喂试验结论
5.3 杂交构树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本文编号:3174742
【文章来源】:宁夏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木本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2 宁夏地区畜牧业发展及饲料原料供需矛盾
1.3 开展本试验的意义
1.4 研究目的与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前期准备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方法
2.3.1 引种试验点
2.3.2 引种试验设计
2.3.3 土壤水肥及生化指标测定
2.3.4 杂交构树饲料加工调制工艺探索
2.3.5 肉牛饲喂试验
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杂交构树生态适应性情况与分析
3.2 土壤养分与水分含量测定结果与分析
3.3 杂交构树生物量测定结果及分析
3.4 杂交构树养分特征
3.5 杂交构树饲料调制加工技术试验结果与品质分析
3.6 杂交构树饲料饲喂肉牛试验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理论模型分析
4.1.1 气候生产力估算
4.1.2 土壤肥力估算
4.1.3 土壤水分估算
4.2 杂交构树生态适应评价
4.2.1 成活率,越冬保存率
4.2.2 株高与地径粗
4.2.3 生长量
4.3 杂交构树饲用价值评价
4.3.1 杂交构树青贮后效果及利用情况
4.3.2 杂交构树草粉加工方式
4.3.3 构树草粉对肉牛育肥效果的影响
4.3.4 杂交构树青贮饲料加工调制质量是影响肉牛采食的直接原因
4.4 杂交构树在宁夏饲用前景分析
第五章 结论
5.1 引种试验结论
5.2 饲料调制加工与饲喂试验结论
5.3 杂交构树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本文编号:31747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174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