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灵空山油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发布时间:2021-06-09 08:15
为探讨暖温带半湿润区不同生长阶段油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山西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建立该地区1951–2018年树轮标准化年表,采用相关分析法对树轮生长动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灵空山地区油松树木年表包含了丰富且敏感的气候信息,适合进行树木年轮学分析,不同生长阶段油松的径向生长对气候响应程度不同,敏感性表现为过熟期(0.354)>幼龄期(0.338)>中龄期(0.324)>近熟期(0.308)>成熟期(0.297)。信噪比、所有序列平均相关系数、平均指数等参数中,过熟期均大于其它龄期,分别达到了23.803、0.515、0.994,说明过熟期更适合用于进行年轮气候学研究。响应函数分析表明,油松幼龄期和中龄期年表对各月气候因子均较敏感,而近熟期、成熟期以及过熟期年表对降水更加敏感并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且径向生长与降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幼龄期和中龄期。灵空山油松年轮宽度与气候因子的响应模式受生长阶段的影响,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油松幼龄期和中龄期径向生长的主要因子,降水则是近熟期、成熟期以及过熟期木质部生长的主要制约因子。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气象. 2020,41(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灵空山油松年轮宽度标准化年表(1951-2018年)
图2为1951–2018年年平均降水量、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气温幅值以及干旱指数的变化。统计分析发现,1951–1971年油松幼龄期间,研究区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气温幅值以及干旱指数均有下降,但变化趋势不显著,其中平均气温以及平均最高气温分别以0.013℃?a-1、0.033℃?a-1的速率下降,降水量以及最低气温总体有上升,但趋势不显著。在1972–1981年油松中龄期间,平均气温的上升速率为0.022℃?a-1,降水量的下降幅度为0.109mm?a-1,但变化趋势均不显著。1982–1991年油松近熟期间,除降水量以0.299mm?a-1的速率下降外,其它气候因子均有所上升,但亦均未达显著水平。1992–2011年油松成熟期间,年降水量、平均气温以及最高气温变化均不显著,但最低气温以及气温幅值的变化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最低气温以0.06℃?a-1的速率上升,气温幅值的下降速率为0.05℃?a-1。2012–2018年油松过熟期间年降水量、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以及干旱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平均气温以及最低气温的上升幅度分别为0.135℃?a-1、0.17℃?a-1,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2.3 气候变化对油松年轮宽度的影响
幼龄期径向生长与8月和10月干旱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近熟期径向生长与7月和8月干旱指数分别达到了极显著与显著正相关水平;过熟期径向生长与上年11月以及当年4月干旱指数显著正相关。可见,树轮宽度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随时间序列产生不同的变化趋势。3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秦岭南坡油松树轮碳稳定同位素对气候因子的响应[J]. 朱娜,陈红林,张群,林强,刘淑明.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9(03)
[2]河北太行山南段树木年轮指示的167年来相对湿度变化研究[J]. 王亚军,张永,邵雪梅. 生态学报. 2019(12)
[3]辽宁省三北防护林体系人工林营造现状及对策[J]. 刘源森. 辽宁农业科学. 2019(01)
[4]我国3个桉树人工林种植区生产力影响因素[J]. 潘嘉雯,林娜,何茜,苏艳,李吉跃. 生态学报. 2018(19)
[5]树木年轮分析方法在气候变化对森林影响研究中的应用[J]. 张波,周梅,赵鹏武,葛鹏,王梓璇,冯倩倩.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7(05)
[6]基于稳定碳同位素技术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植物-土壤系统碳循环的影响[J]. 张蕊,赵钰,何红波,张旭东.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7)
[7]祁连山地区青海云杉年轮宽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邸华,刘建泉,李进军,丁国民,郝虎,王零. 林业科技通讯. 2017(01)
[8]油松人工林单木胸径生长量与竞争因子的关系[J]. 王玉涛,刘平,魏忠平.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6(03)
[9]陕北黄土区油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J]. 梁非凡,朱清科,王露露,李萍,郑学良,赵彦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10]气候变化对不同纬度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的影响[J]. 张朋磊,刘滨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5(03)
硕士论文
[1]祁连山东部三种针叶树径向生长动态对气候的响应[D]. 牛豪阁.兰州大学 2018
[2]不同立地樟子松径生长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卞建新.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
[3]基于树轮宽度的北京松山油松林生长—气候关系研究[D]. 成泽虎.北京林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20230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气象. 2020,41(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灵空山油松年轮宽度标准化年表(1951-2018年)
图2为1951–2018年年平均降水量、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气温幅值以及干旱指数的变化。统计分析发现,1951–1971年油松幼龄期间,研究区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气温幅值以及干旱指数均有下降,但变化趋势不显著,其中平均气温以及平均最高气温分别以0.013℃?a-1、0.033℃?a-1的速率下降,降水量以及最低气温总体有上升,但趋势不显著。在1972–1981年油松中龄期间,平均气温的上升速率为0.022℃?a-1,降水量的下降幅度为0.109mm?a-1,但变化趋势均不显著。1982–1991年油松近熟期间,除降水量以0.299mm?a-1的速率下降外,其它气候因子均有所上升,但亦均未达显著水平。1992–2011年油松成熟期间,年降水量、平均气温以及最高气温变化均不显著,但最低气温以及气温幅值的变化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最低气温以0.06℃?a-1的速率上升,气温幅值的下降速率为0.05℃?a-1。2012–2018年油松过熟期间年降水量、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以及干旱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平均气温以及最低气温的上升幅度分别为0.135℃?a-1、0.17℃?a-1,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2.3 气候变化对油松年轮宽度的影响
幼龄期径向生长与8月和10月干旱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近熟期径向生长与7月和8月干旱指数分别达到了极显著与显著正相关水平;过熟期径向生长与上年11月以及当年4月干旱指数显著正相关。可见,树轮宽度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随时间序列产生不同的变化趋势。3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秦岭南坡油松树轮碳稳定同位素对气候因子的响应[J]. 朱娜,陈红林,张群,林强,刘淑明.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9(03)
[2]河北太行山南段树木年轮指示的167年来相对湿度变化研究[J]. 王亚军,张永,邵雪梅. 生态学报. 2019(12)
[3]辽宁省三北防护林体系人工林营造现状及对策[J]. 刘源森. 辽宁农业科学. 2019(01)
[4]我国3个桉树人工林种植区生产力影响因素[J]. 潘嘉雯,林娜,何茜,苏艳,李吉跃. 生态学报. 2018(19)
[5]树木年轮分析方法在气候变化对森林影响研究中的应用[J]. 张波,周梅,赵鹏武,葛鹏,王梓璇,冯倩倩.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7(05)
[6]基于稳定碳同位素技术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植物-土壤系统碳循环的影响[J]. 张蕊,赵钰,何红波,张旭东.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7)
[7]祁连山地区青海云杉年轮宽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邸华,刘建泉,李进军,丁国民,郝虎,王零. 林业科技通讯. 2017(01)
[8]油松人工林单木胸径生长量与竞争因子的关系[J]. 王玉涛,刘平,魏忠平.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6(03)
[9]陕北黄土区油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J]. 梁非凡,朱清科,王露露,李萍,郑学良,赵彦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10]气候变化对不同纬度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的影响[J]. 张朋磊,刘滨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5(03)
硕士论文
[1]祁连山东部三种针叶树径向生长动态对气候的响应[D]. 牛豪阁.兰州大学 2018
[2]不同立地樟子松径生长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卞建新.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
[3]基于树轮宽度的北京松山油松林生长—气候关系研究[D]. 成泽虎.北京林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202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220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