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低山区典型低效人工林林下植被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9 11:20
为了了解北京低山区林下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促进油松、刺槐、侧柏3种典型低效人工林的改造,本文在北京市域范围内的低山区选取典型林分,设置34个样地进行群落学调查,基于生态位、种间联结、典范对应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内人工林林下植被种间关联以及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包括物种组成、生态位、种间联结、物种分布格局和群落多样性等内容,最后提出森林管理和植被多样性保育意见。研究结果如下:(1)在研究区共记录到111种植物,包括26种灌木和85种草本植物,分属47科88属,以菊科、禾本科、百合科、鼠李科、豆科植物居多。荆条、孩儿拳头、小叶鼠李、酸枣、多花胡枝子是北京人工林林下灌木层优势种,披针叶苔草、丛生隐子草、茜草、中华卷柏、白莲蒿是草木层优势种,其生态位宽度值较大。(2)多数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易于其他物种产生生态位重叠,部分生态位较小的物种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也可能产生生态位重叠。同一种对的生态位重叠值在不同环境中可能发生变化,或与群落资源总量和物种分布格局有关。(3)灌草两层植物显著和极显著关联的物种对数较少,以负联结性为主,种间关系较为松散,特别是草本层物种分布具有独...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林下植被定义
1.2.2 林下植被作用的研究
1.2.3 林下植被种间关系研究
1.2.4 林下植被群落多样性研究
1.2.5 环境因子对林下植被的影响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水文
2.4 土壤
2.5 植被
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样地设置
3.3 数据处理
3.3.1 重要值的测定
3.3.2 群落多样性的测定
3.3.4 种间联结的测定
3.3.5 非度量多维排序
3.3.6 典范对应分析
3.3.7 灰色关联度分析
3.4 技术路线图
4 结果和分析
4.1 灌木层生态特性研究
4.1.1 灌木层物种组成分析
4.1.2 灌木层生态位分析
4.1.3 灌木层种间联结分析
4.1.4 灌木层物种分布格局
4.1.5 灌木层群落多样性分析
4.2 草木层生态特性研究
4.2.1 草木层物种组成分析
4.2.2 草木层生态位分析
4.2.3 草木层种间联结分析
4.2.4 草本层物种分布格局
4.2.5 草木层群落多样性分析
5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2 讨论
5.2.1 种间关系
5.2.2 环境因子与人工林构建
5.2.3 研究展望
5.3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 沙威,董世魁,刘世梁,刘全儒,石建斌,李晓文,苏旭坤,吴娱. 生态学杂志. 2016(02)
[2]鹫峰国家森林公园低效人工林林下植物种间关联[J]. 薛鸥,魏天兴. 植物研究. 2016(01)
[3]公路边坡植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因子耦合关系[J]. 薛鸥,魏天兴,刘飞,李英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6(01)
[4]北京山区森林资源监测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J]. 李凤华. 林业资源管理. 2015(02)
[5]林下植被组成和功能研究进展[J]. 朱喜,何志斌,杜军,杨军军,陈龙飞. 世界林业研究. 2014(05)
[6]华北落叶松林木生长、草本植物多样性及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J]. 孔令伟,陈祥伟,鲁绍伟,李少宁,陈波,高琛,石媛,杨小燕. 水土保持通报. 2014(05)
[7]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典型森林群落功能多样性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J]. 么旭阳,胡耀升,刘艳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10)
[8]陕北桥山林区主要木本植物群落种间联结性[J]. 许金石,陈煜,王国勋,柴永福,王茂,刘晓,岳明. 西北植物学报. 2014(07)
[9]赣南飞播马尾松林林下植被盖度对土壤质量的影响[J]. 丁松,应学亮,吕丹,欧阳勋志. 水土保持研究. 2014(03)
[10]不同混交模式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生物量与土壤物理性质研究[J]. 郭琦,王新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4(05)
博士论文
[1]北京市低山区低效人工林结构特征与评价研究[D]. 侯淑艳.北京林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20488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林下植被定义
1.2.2 林下植被作用的研究
1.2.3 林下植被种间关系研究
1.2.4 林下植被群落多样性研究
1.2.5 环境因子对林下植被的影响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水文
2.4 土壤
2.5 植被
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样地设置
3.3 数据处理
3.3.1 重要值的测定
3.3.2 群落多样性的测定
3.3.4 种间联结的测定
3.3.5 非度量多维排序
3.3.6 典范对应分析
3.3.7 灰色关联度分析
3.4 技术路线图
4 结果和分析
4.1 灌木层生态特性研究
4.1.1 灌木层物种组成分析
4.1.2 灌木层生态位分析
4.1.3 灌木层种间联结分析
4.1.4 灌木层物种分布格局
4.1.5 灌木层群落多样性分析
4.2 草木层生态特性研究
4.2.1 草木层物种组成分析
4.2.2 草木层生态位分析
4.2.3 草木层种间联结分析
4.2.4 草本层物种分布格局
4.2.5 草木层群落多样性分析
5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2 讨论
5.2.1 种间关系
5.2.2 环境因子与人工林构建
5.2.3 研究展望
5.3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 沙威,董世魁,刘世梁,刘全儒,石建斌,李晓文,苏旭坤,吴娱. 生态学杂志. 2016(02)
[2]鹫峰国家森林公园低效人工林林下植物种间关联[J]. 薛鸥,魏天兴. 植物研究. 2016(01)
[3]公路边坡植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因子耦合关系[J]. 薛鸥,魏天兴,刘飞,李英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6(01)
[4]北京山区森林资源监测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J]. 李凤华. 林业资源管理. 2015(02)
[5]林下植被组成和功能研究进展[J]. 朱喜,何志斌,杜军,杨军军,陈龙飞. 世界林业研究. 2014(05)
[6]华北落叶松林木生长、草本植物多样性及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J]. 孔令伟,陈祥伟,鲁绍伟,李少宁,陈波,高琛,石媛,杨小燕. 水土保持通报. 2014(05)
[7]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典型森林群落功能多样性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J]. 么旭阳,胡耀升,刘艳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10)
[8]陕北桥山林区主要木本植物群落种间联结性[J]. 许金石,陈煜,王国勋,柴永福,王茂,刘晓,岳明. 西北植物学报. 2014(07)
[9]赣南飞播马尾松林林下植被盖度对土壤质量的影响[J]. 丁松,应学亮,吕丹,欧阳勋志. 水土保持研究. 2014(03)
[10]不同混交模式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生物量与土壤物理性质研究[J]. 郭琦,王新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4(05)
博士论文
[1]北京市低山区低效人工林结构特征与评价研究[D]. 侯淑艳.北京林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204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220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