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浙江天童山成熟群落与林窗干扰群落的植被分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2 00:42
  植被分类是植被生态学研究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种类组成复杂,群落类型多样,加之,在人类长期干预下,次生性强,导致群落类型划分更为困难。浙江天童20 hm2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以下简称天童样地)为我们提供了详尽的,且尺度较大的植被连续分布数据,以此为基础有利于揭示连续植被的间断性。同时,由于天童样地内含有大量自然干扰形成的林窗,这为我们研究在林窗干扰下的群落类型划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为此,本研究以天童样地连续分布的成熟群落与林窗干扰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群落种类组成的TWINSPAN数量分类与DCA排序结合的方法,去除连续分布群落内的过渡群落,在此基础上,再重复进行数量分类与排序,并用轮廓宽度值指标对分类结果进行了评价,通过物种指示值(IndVal)计算结果确定标志种,划分出相应的群落类型。除此之外,还需要通过CCA排序的方法,分析环境因子与群落分布间的相关性,确定不同群落所处的生境类型。根据以上群落类型划分方法,本研究将天童样地成熟群落划分为3个群丛(以优势种与标志种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命名)分别为:宜昌荚蒾-厚皮香/港柯...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浙江天童山成熟群落与林窗干扰群落的植被分类研究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天童,森林动态,样地,地理位置


2.1 研究区域概况研究区域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南部的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内,距宁波市区 28 公里,地处 29 48ˊ N,121 47ˊ E(图 2.1)。该地森林植被保存良好,是浙江省东部丘陵地区地带性植被类型的代表性地段。气候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 16.2℃,最热月为 7 月(月平均气温为28.1℃),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为4.2℃),区域内的年均降水量为1374.7mm,主要集中于每年的 5-8 月,公园内土壤类型主要为山地红黄壤,成土母质主要是中生代的沉积岩、酸性火成岩以及石英砂岩和花岗岩残积风化物,质地以中壤至重壤为主(宋永昌和王祥荣,1995)。公园内主要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部分落叶阔叶树种也常聚集生长在沟谷附近,该地现存植被均为次生植被(Yanetal.,2006,宋永昌和王祥荣, 1995)。

地形图,天童,森林动态,样地


图 2.2 天童 20 hm2森林动态样地地形图Fig 2.2 The topography of the 20 hm2forest dynamics plot in Tiantong 样地植被情况童 20 hm2森林样地内植被受人为影响破坏较轻,群落结构完整、发育落主体上代表了我国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典型特征(杨庆松。其中样地东北角的部分样方受到历史干扰,其它样方均无人为活动影响08 年我国南方爆发的冰雪灾害在样地内造成了较多的林窗干扰。根据样查数据,共计有 154 种木本植物,隶属于 52 科 96 属,其中常绿树种属于 26 科 42 属,落叶树种 79 种,隶属于 37 科 62 属,共记录 DBH木本个体 94605 株。常绿种在多度、显著度(胸高断面积)和重要值中均占,分别达到总体比例的 91.3%、69.4%和 80.3%(杨庆松, 2014)。根据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西灵空山小蛇沟林下草本层植物群落梯度分析及环境解释[J]. 余敏,周志勇,康峰峰,欧阳帅,米湘成,孙建新.  植物生态学报. 2013(05)
[2]天童常绿阔叶林林窗的地形分布格局[J]. 张志国,马遵平,刘何铭,郑泽梅,谢玉彬,方晓峰,王希华.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3)
[3]基于地形因子的天童地区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共存机制研究[J]. 谢玉彬,马遵平,杨庆松,方晓峰,张志国,阎恩荣,王希华.  生物多样性. 2012(02)
[4]植物群落清查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规范[J]. 方精云,王襄平,沈泽昊,唐志尧,贺金生,于丹,江源,王志恒,郑成洋,朱江玲,郭兆迪.  生物多样性. 2009(06)
[5]辽东山区生态土地分类中的植物群落数量分析[J]. 代力民,唐立娜,曹玉明,王顺忠,周莉,王庆礼.  林业科学. 2008(03)
[6]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的数量分类[J]. 胡理乐,毛志宏,朱教君,刘足根,陈广华,张立君.  生态学报. 2005(11)
[7]林窗干扰与森林群落演替[J]. 段仁燕,王孝安,吴甘霖.  广西植物. 2005(05)
[8]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雪/风灾害成因及分析[J]. 李秀芬,朱教君,王庆礼,刘足根,侯传生,杨焕君.  应用生态学报. 2004(06)
[9]干扰与生态系统演替的空间分析[J]. 江洪,张艳丽,JamesRStrittholt.  生态学报. 2003(09)
[10]干扰与森林更新[J]. 梁建萍,王爱民,梁胜发.  林业科学研究. 2002(04)

博士论文
[1]常绿阔叶林的种间关联格局及其形成机制[D]. 杨庆松.华东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372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3372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3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