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重度盐碱地改良后土壤胶体变化及营造杨树生长后效

发布时间:2021-09-02 08:22
  盐碱土是我国最主要的中低产土壤类型之一,其生产力水平与其质量状况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本论文以重度盐碱地营造杨树人工林的研究为背景,通过利用激光粒度仪、红外光谱仪、原子力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现代仪器设备及分析手段,对采用小穴一字沟觅食丘式原位修复、小穴十字沟觅食台式原位修复和小穴井字沟觅食坛式原位修复改良后的土壤胶体及粒径、土壤红外官能团、土壤形貌结构方面变化及其对杨树生长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以下结果:1.土壤胶体及粒径变化,盐碱裸地中的土壤胶体多呈团簇状聚集,经过改良后,土壤胶体颗粒明显减少,且呈分散状态,治理过程中出现细小颗粒物质和少量球状聚集体,且通过所测颗粒高度的比较,其颗粒明显小于盐碱裸地土壤胶体颗粒,形态及大小均与农业耕地土壤相近:通过激光粒度仪对改良前后土壤中的胶体部分粒径进行测量发现,治理初期(2009年),小穴一字沟、十字沟及井字沟三种治理措施改良后的土壤胶体粒径变化差异较大,治理后期(2014年)各土壤层(0 cm、20 cm、40 cm)的胶体粒径均小于盐碱裸地的土壤胶体(646.5 nm、578.8 nm、665 nm),且与正常农业耕地土壤胶体的平均粒...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重度盐碱地改良后土壤胶体变化及营造杨树生长后效


图3-1重度盐碱地改良后王壤胶体部分粒径变化??Fig.?3-1?Change?of?soil?colloid?particle?size?after?severe?alkali?

胶体,颗粒,胶体颗粒


?t??蛋??Fig.?4-2?Height?of?soil?colloid?particles?from?AFM?images?^??由图4-1能够观察到重度盐碱裸地中的±壤胶体与农业耕地±壤的±壌胶体存在明??显差别,在相同质量±壤中提取的±壤胶体,盐碱裸地中的±壤胶体颗粒较多,且易聚??集,呈团簇状。由于±壤胶体颗粒多呈不规则球状,因此用颗粒高度表征止壌胶体颗粒??大小,结合图4-2,可W明显的看到盐碱地±壤胶体颗粒高度远远高于农业耕地±壤及??治理后止壌中的胶体颗粒,最高可达158.0?nm,平均高度61.6?nm。相反,正常农业耕??地的±壤胶体颗粒则较少,且胶体颗粒大小明显小于盐碱裸地的±壌胶体,颗粒高度最??高为20.9?nm,平均6.9?nm。这与文献[87]中所测量的农业耕地中±壤水溶性胶体的颗粒??大小相似。在文献[86]中发现±壤胶体中可能含有黏±矿物晶体、形状不规则的小颗粒??和堆积体(团聚体)等物质,且通过对局部颗粒作线剖面分析发现部分位置覆盖着有机??胶体

红外光谱图,胡敏酸,红外光谱,伸缩振动


5.2结果与分析??5.2.1?±壌红外光谱分析??图5-1为盐碱裸地、H种不同措施改良后及农业耕地±壌的红外吸收曲线,可W看??到不同±壤红外吸收图谱吸收特征整体上相似,存在一些典型的共有峰,如较弱的3620??cm-i、3435?cm-i和1032-1028?cm‘1强宽带及显著的1437?cm’i峰可被视为来源于湿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石灰性±澳的特征标志[96]。±壤谱带归属分析为:3700?cm^附近的吸收??峰表现为±壤中髙岭石Si-0键的伸缩振动引起的;3的7?cm-i处的吸收峰是由-OH?(面??对层间阴离子区域)伸缩振动引起的;%21?cm‘i处的峰则是由内部-OH?(存在于六方=??水铅石层网和Si-0四面体层网之间)的伸缩振动引起的;3619?cm’i归属于A1-OH的伸??缩振动;3430-3380?cnfi区间的吸收峰归属于形成氨键的経基的伸缩振动,其中一部分??为样品中所含的水分中的経基,另一部分为有机物中碳水化合物的成分,包括氨基酸中??的N-H伸缩振动吸收;3420?cm—1附近的吸收峰是由-OH的伸缩振动引起的;2於5?cm’i??-2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干旱区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粒度特征研究[J]. 张小萌,李艳红,赵明亮.  广东农业科学. 2015(21)
[2]覆盖秸秆和补播牧草对松嫩退化盐碱草地土壤盐离子含量的影响[J]. 阎南南,崔国文,张茜,李景欣.  中国草地学报. 2015(02)
[3]盐碱地改良技术研究综述[J]. 胡一,韩霁昌,张扬.  陕西农业科学. 2015(02)
[4]不同类型土壤的FTIR和ICP-MS分析[J]. 赵帅群,刘刚,欧全宏,徐娟,任静,郝建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4(12)
[5]基于激光衍射的土壤粒径测定法的评价与校正[J]. 王伟鹏,刘建立,张佳宝,李晓鹏.  农业工程学报. 2014(22)
[6]基于激光法土壤质地测试分析[J]. 张栋良,张娜,屈忠义.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7]艾比湖湿地土壤粒度特征分析[J]. 王勇辉,何旭,海米提·依米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4(06)
[8]松嫩平原西部土地整理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效果[J]. 王军,顿耀龙,郭义强,窦森.  农业工程学报. 2014(18)
[9]煤烟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离子变化研究[J]. 王英男,张伟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03)
[10]盐碱条件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甘草种苗生长的影响[J]. 孙跃春,郑小亮,刘昕旸,陈鑫,王景伟,朱丹,姜述君.  安徽农业科学. 2013(25)

博士论文
[1]脱硫石膏与腐植酸改良滨海盐碱土的效应及机理研究[D]. 孙在金.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3
[2]新疆盐生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性及硅提高植物抗盐作用机制的研究[D]. 陈阳.甘肃农业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真菌菌丝对土壤碳、肥力及结构组成影响的初步研究[D]. 李艳红.东北林业大学 2013
[2]小兴安岭天然次生白桦林与阔叶红松混交林土壤富里酸形态与结构特征研究[D]. 徐清馨.东北林业大学 2013
[3]重度盐碱地营造杨树人工林改良效果[D]. 刘维.东北林业大学 2012
[4]松嫩平原盐碱地改良后土壤特性及生物学评价[D]. 于兴洋.东北林业大学 2010
[5]重度盐碱土改良剂配方及改良效果的研究[D]. 郭丽.吉林农业大学 2007
[6]土壤中无机纳米微粒的研究[D]. 王明辉.吉林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786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3786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2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