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和杉木对植物的化感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5 08:14
化感作用是自然界存在的普遍现象,是指植物通过向环境释放化感物质,从而对临近植物(含微生物)生长发育产生有利或者不利影响的化学生态现象。利用植物的化感物质替代部分化学除草剂,或通过化感作用的机理阐明,克服作物连作诱发的自毒作用,因此,化感作用研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课题。马尾松(Pinus massonian Lamb.)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是重要的经济林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维系具有重要价值。但2种树木都会因枯枝落叶等的自毒作用,导致生长障碍。2种树木根系的化感作用有了报道,但产生自毒作用的重要植株体的化感作用研究报道很少。研究的供体材料为马尾松和杉木的鲜叶和枯落叶,以莴苣、萝卜和水稻等为受体植物,以琼脂培养生物检测方法,探索2种树木的化感作用潜力,通过GC-MS检测方法,获取可能的化感物质,通过组分分类,阐述了马尾松和杉木的化感作用机理。1、马尾松和杉木对水稻的化感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而对莴苣和萝卜表现为抑制作用,并随浓度增加而加强以马尾松、杉木的鲜叶和枯落叶作为供体植物,水稻、莴苣和萝卜等为靶标植物,以琼脂混粉...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1不同浓度马尾松鲜叶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图3-2不罔浓度马尾松鍵叶对种子胚根长度的影响??
图3-3不同浓度马尾松鲜叶对种子胚轴长度的影响??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植物化感作用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拱健婷,张子龙. 生物学杂志. 2015(03)
[2]多花黑麦草根系抑草潜力评价及其化感物质分析[J]. 董晓宁,高承芳,张晓佩,刘远,李文杨,翁伯琦. 草业学报. 2013(04)
[3]林木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J]. 孙婧珏,孙跃志. 世界林业研究. 2013(03)
[4]核桃根系分泌物化感物质的分离与鉴定[J]. 崔翠,蔡靖,张硕新. 林业科学. 2013(02)
[5]葡萄根系分泌物与腐解物不同萃取组分的化感效应[J]. 郭修武,李娜,李坤,郭印山,李成祥,谢洪刚.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2(06)
[6]3种化感作物水浸液对远志种苗生长的影响[J]. 梁婷婷,杨娟,张凯,孙晓玉,汪梦竹,慕小倩. 西北农业学报. 2012(10)
[7]林木自毒作用研究进展[J]. 刘鹏,郭敬丽,王辉. 安徽农业科学. 2012(25)
[8]百合根系分泌物的GC-MS鉴定[J]. 程智慧,徐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9)
[9]3种常见茜草科药用植物化感作用的生物测定[J]. 刘龙元,黎华寿,贺鸿志. 广东农业科学. 2012(08)
[10]苦参提取物对茄子黄萎病菌的化感效应研究初报[J]. 贾利元,张淑红,张恩平,周宝利. 中国蔬菜. 2012(04)
硕士论文
[1]马尾松根系分泌物的化学组成及其化感作用研究[D]. 段剑.江西农业大学 2014
[2]芦苇化感作用及其化感物质分离与鉴定[D]. 刘成.西南大学 2014
[3]杉木桩不同腐解阶段化感物质的生物评价[D]. 王凌霄.福建农林大学 2008
[4]化感物质香豆素对芷蓿种子萌发及幼苗初级氮同化的影响[D]. 蔡登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2007
[5]香豆素对水稻化感作用机制的研究[D]. 王化.东北师范大学 2006
[6]杉木粉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 张信连.暨南大学 2005
[7]马尾松自身化感及其与伴生种之间的化感作用[D]. 王爱萍.福建农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95725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1不同浓度马尾松鲜叶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图3-2不罔浓度马尾松鍵叶对种子胚根长度的影响??
图3-3不同浓度马尾松鲜叶对种子胚轴长度的影响??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植物化感作用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拱健婷,张子龙. 生物学杂志. 2015(03)
[2]多花黑麦草根系抑草潜力评价及其化感物质分析[J]. 董晓宁,高承芳,张晓佩,刘远,李文杨,翁伯琦. 草业学报. 2013(04)
[3]林木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J]. 孙婧珏,孙跃志. 世界林业研究. 2013(03)
[4]核桃根系分泌物化感物质的分离与鉴定[J]. 崔翠,蔡靖,张硕新. 林业科学. 2013(02)
[5]葡萄根系分泌物与腐解物不同萃取组分的化感效应[J]. 郭修武,李娜,李坤,郭印山,李成祥,谢洪刚.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2(06)
[6]3种化感作物水浸液对远志种苗生长的影响[J]. 梁婷婷,杨娟,张凯,孙晓玉,汪梦竹,慕小倩. 西北农业学报. 2012(10)
[7]林木自毒作用研究进展[J]. 刘鹏,郭敬丽,王辉. 安徽农业科学. 2012(25)
[8]百合根系分泌物的GC-MS鉴定[J]. 程智慧,徐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9)
[9]3种常见茜草科药用植物化感作用的生物测定[J]. 刘龙元,黎华寿,贺鸿志. 广东农业科学. 2012(08)
[10]苦参提取物对茄子黄萎病菌的化感效应研究初报[J]. 贾利元,张淑红,张恩平,周宝利. 中国蔬菜. 2012(04)
硕士论文
[1]马尾松根系分泌物的化学组成及其化感作用研究[D]. 段剑.江西农业大学 2014
[2]芦苇化感作用及其化感物质分离与鉴定[D]. 刘成.西南大学 2014
[3]杉木桩不同腐解阶段化感物质的生物评价[D]. 王凌霄.福建农林大学 2008
[4]化感物质香豆素对芷蓿种子萌发及幼苗初级氮同化的影响[D]. 蔡登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2007
[5]香豆素对水稻化感作用机制的研究[D]. 王化.东北师范大学 2006
[6]杉木粉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 张信连.暨南大学 2005
[7]马尾松自身化感及其与伴生种之间的化感作用[D]. 王爱萍.福建农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957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395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