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麻黄水培生根生理特性及遗传变异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2 04:59
木麻黄类树种具有抗台风、海啸,防海浪侵蚀,固沙,耐盐碱、瘠薄的特性,是恢复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生态树种。水培扦插是繁殖木麻黄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木麻黄科(Casuarinaceae)不同树种及同一树种不同种源的水培生根能力差异较大,限制了木麻黄良种的开发利用。本文以粗枝木麻黄(Casuarina glauca)、细枝木麻黄(C. cuninghamiana)、山地木麻黄(C. junghuniana)和短枝木麻黄(C.equisetifolia)嫩枝为材料,研究前3种木麻黄最佳水培生根条件及不同种源的生根能力差异,通过动态监测4种木麻黄嫩枝插穗营养物质含量及氧化酶活性生理指标变化,以期为选择生根能力强的木麻黄优良种源及其无性扩繁、利用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木麻黄水培生根条件研究表明,粗枝木麻黄、细枝木麻黄和山地木麻黄嫩枝以100mg·L-1/ABT1处理的水培生根效果最佳,生根率分别为90%、96.67%和100%。(2)最佳水培生根条件下,粗枝木麻黄、细枝木麻黄、山地木麻黄不同种源材料的生根能力差异在统计学有显著意义,其中,粗枝木麻黄、细枝木麻黄和山地木麻黄的...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4.1短枝木麻黄生根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Fig4.1?Change?in?化e?content?of?soluble?pro化in?during?rooting?of?C巧wk如??
?30??水培时间/d??图4.1短枝木麻黄生根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Fig4.1?Change?in?化e?content?of?soluble?pro化in?during?rooting?of?C巧wk如??由图4.2粗枝木麻黄生根过程中插穗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可知:处理组可溶?,??性蛋白与对照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是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但是ABT1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一直高于对照组,这是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生长激素促进了插穗内碳水化?韦??合物的分解,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充足的能量及合成底物,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小枝(具??有叶的作用)的生长,插穗开始光合作用,从而间接促进了蛋白质的合成,因此处理??组的插穗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始终高于同时期对照组,新增生根率也高于同时期对照。?I??18d时,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峰值,而生根率也是这段时期最高。说明ABT1可能是??通过提高插穗内可溶性蛋白含量来提高粗枝木麻黄插穗的生根率。??—可溶性蛋白ABT1?—可溶性蛋白CK??14?…?〇…新増生根率ABT1……新増生根率CK?50??I;;;?-?4。參??t?-?3。馨??证?6?-?/???.么.......?-20?结??担?4?-?/?/?張??逆
?木麻黄水培生根生理特性及遗传变异的研巧??如图4.3所示:细枝木麻黄水培生根过程中,处理组与对照的可溶性蛋白舍量均??是先下降后上升,处理组的谷值比处理组提早了?6d。在0?6d,可溶性蛋白含量基本??没有变化,原因可能是在一定的逆境下可溶性蛋白活性没有被激活;在6?18d,处理??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为不定根形成提供营养物质W及为相关酶的形成提供合成底物。??在18?30d,可溶性蛋白含量回升,处理组均高于对照组,经处理的新增生根率始终??大于同时期对照,可能是ABT1使得插穗碳水化合物分解,为可溶性蛋白提供合成底??物,因此插穗中蛋白质含量的积累,有利于不定根的形成。??—可溶性蛋白ABT1?—^可溶性蛋白CK??g?…?口…新増生根率ABT1?"..A…新增生根率CK?-?60??lij??徊?5-?/?-30?鸣??赃?3-?!?^?-2〇g??担?3?.?/?....么??........?振??爸,?/?.......??A......?..口?-?10??位?1?—??口?........?.............么??0?J?B????if??L?0??0?6?12?18?24?30??水培时间/d??图4.3细枝木麻黄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Fig4.3?Change?in?化e?con化nt?of?soluble?protein?during?rooting?of?C.cww.n各A幻w/幻内幻??图4.4是山地木麻黄生根过程中插穗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由此图可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合欢硬枝扦插生根解剖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研究[J]. 周祥明,刘玉堂,赵宪争,宋兆伟,王姝. 植物研究. 2016(01)
[2]欧洲云杉扦插生根影响因子研究与生根力优良单株选择[J]. 胡勐鸿,欧阳芳群,贾子瑞,王军辉,张宋智,马建伟. 林业科学. 2014(02)
[3]黧蒴栲半同胞家系木材化学成份、热值遗传变异规律及遗传参数估算[J]. 童方平,蒋燚,刘振华,黄荣林,李贵,陈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3(06)
[4]不同因素对闽楠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J]. 申展,李铁华,文仕知,何功秀,黄守成,唐爱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3(01)
[5]兴安圆柏嫩枝扦插过程中相关生理特征分析[J]. 郭英超,李燕玲,王子岚,杜克久. 中国园艺文摘. 2012(08)
[6]ABT生根粉对爬地柏扦插生根的影响[J]. 叶彦辉,韩艳英.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07)
[7]不同处理下的麻栎扦插成活率和内含物含量[J]. 唐罗忠,赵丹,田野,杨玉娟,虞木奎.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12(02)
[8]不同浓度ABT生根粉对红花檵木嫩枝扦插生根影响[J]. 余明光. 现代园艺. 2012(03)
[9]狐臭柴扦插繁殖技术初步研究[J]. 徐利,史梦娜,张明生.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1(01)
[10]NAA对金叶女贞水插生根效果试验[J]. 罗林会,王勤. 北方园艺. 2010(24)
博士论文
[1]三种木麻黄的遗传改良研究[D]. 张勇.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
[2]细枝木麻黄再生体系及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研究[D]. 姜清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
[3]珍稀濒危植物四合木无性繁殖技术及生根机理的研究[D]. 周志刚.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4]三种柃木属植物扦插生根机理研究[D]. 潘健.南京林业大学 2007
[5]木麻黄遗传变异规律的研究[D]. 仲崇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0
硕士论文
[1]闽楠嫩枝扦插繁殖技术及生根机理研究[D]. 王东光.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
[2]凹叶厚朴优良无性系扦插繁殖技术及其生根机理研究[D]. 宋荣.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
[3]仿栗扦插繁殖技术及其生根机理的研究[D]. 刘延青.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4]木麻黄优良无性系水培苗培育及防护林营造技术研究[D]. 柯玉铸.南京林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18050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4.1短枝木麻黄生根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Fig4.1?Change?in?化e?content?of?soluble?pro化in?during?rooting?of?C巧wk如??
?30??水培时间/d??图4.1短枝木麻黄生根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Fig4.1?Change?in?化e?content?of?soluble?pro化in?during?rooting?of?C巧wk如??由图4.2粗枝木麻黄生根过程中插穗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可知:处理组可溶?,??性蛋白与对照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是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但是ABT1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一直高于对照组,这是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生长激素促进了插穗内碳水化?韦??合物的分解,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充足的能量及合成底物,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小枝(具??有叶的作用)的生长,插穗开始光合作用,从而间接促进了蛋白质的合成,因此处理??组的插穗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始终高于同时期对照组,新增生根率也高于同时期对照。?I??18d时,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峰值,而生根率也是这段时期最高。说明ABT1可能是??通过提高插穗内可溶性蛋白含量来提高粗枝木麻黄插穗的生根率。??—可溶性蛋白ABT1?—可溶性蛋白CK??14?…?〇…新増生根率ABT1……新増生根率CK?50??I;;;?-?4。參??t?-?3。馨??证?6?-?/???.么.......?-20?结??担?4?-?/?/?張??逆
?木麻黄水培生根生理特性及遗传变异的研巧??如图4.3所示:细枝木麻黄水培生根过程中,处理组与对照的可溶性蛋白舍量均??是先下降后上升,处理组的谷值比处理组提早了?6d。在0?6d,可溶性蛋白含量基本??没有变化,原因可能是在一定的逆境下可溶性蛋白活性没有被激活;在6?18d,处理??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为不定根形成提供营养物质W及为相关酶的形成提供合成底物。??在18?30d,可溶性蛋白含量回升,处理组均高于对照组,经处理的新增生根率始终??大于同时期对照,可能是ABT1使得插穗碳水化合物分解,为可溶性蛋白提供合成底??物,因此插穗中蛋白质含量的积累,有利于不定根的形成。??—可溶性蛋白ABT1?—^可溶性蛋白CK??g?…?口…新増生根率ABT1?"..A…新增生根率CK?-?60??lij??徊?5-?/?-30?鸣??赃?3-?!?^?-2〇g??担?3?.?/?....么??........?振??爸,?/?.......??A......?..口?-?10??位?1?—??口?........?.............么??0?J?B????if??L?0??0?6?12?18?24?30??水培时间/d??图4.3细枝木麻黄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Fig4.3?Change?in?化e?con化nt?of?soluble?protein?during?rooting?of?C.cww.n各A幻w/幻内幻??图4.4是山地木麻黄生根过程中插穗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由此图可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合欢硬枝扦插生根解剖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研究[J]. 周祥明,刘玉堂,赵宪争,宋兆伟,王姝. 植物研究. 2016(01)
[2]欧洲云杉扦插生根影响因子研究与生根力优良单株选择[J]. 胡勐鸿,欧阳芳群,贾子瑞,王军辉,张宋智,马建伟. 林业科学. 2014(02)
[3]黧蒴栲半同胞家系木材化学成份、热值遗传变异规律及遗传参数估算[J]. 童方平,蒋燚,刘振华,黄荣林,李贵,陈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3(06)
[4]不同因素对闽楠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J]. 申展,李铁华,文仕知,何功秀,黄守成,唐爱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3(01)
[5]兴安圆柏嫩枝扦插过程中相关生理特征分析[J]. 郭英超,李燕玲,王子岚,杜克久. 中国园艺文摘. 2012(08)
[6]ABT生根粉对爬地柏扦插生根的影响[J]. 叶彦辉,韩艳英.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07)
[7]不同处理下的麻栎扦插成活率和内含物含量[J]. 唐罗忠,赵丹,田野,杨玉娟,虞木奎.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12(02)
[8]不同浓度ABT生根粉对红花檵木嫩枝扦插生根影响[J]. 余明光. 现代园艺. 2012(03)
[9]狐臭柴扦插繁殖技术初步研究[J]. 徐利,史梦娜,张明生.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1(01)
[10]NAA对金叶女贞水插生根效果试验[J]. 罗林会,王勤. 北方园艺. 2010(24)
博士论文
[1]三种木麻黄的遗传改良研究[D]. 张勇.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
[2]细枝木麻黄再生体系及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研究[D]. 姜清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
[3]珍稀濒危植物四合木无性繁殖技术及生根机理的研究[D]. 周志刚.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4]三种柃木属植物扦插生根机理研究[D]. 潘健.南京林业大学 2007
[5]木麻黄遗传变异规律的研究[D]. 仲崇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0
硕士论文
[1]闽楠嫩枝扦插繁殖技术及生根机理研究[D]. 王东光.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
[2]凹叶厚朴优良无性系扦插繁殖技术及其生根机理研究[D]. 宋荣.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
[3]仿栗扦插繁殖技术及其生根机理的研究[D]. 刘延青.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4]木麻黄优良无性系水培苗培育及防护林营造技术研究[D]. 柯玉铸.南京林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180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418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