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松褐天牛对黑松的危害及部分防御性物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1-07 08:23
  松褐天牛(Monlchamus alternatus Hope)又名松墨天牛,是林木重要的蛀干害虫,同时又是松材线虫(Bursasphelenchus xylophilus)的重要传播媒介。它主要在幼虫期钻蛀危害松树树干,在成虫羽化期啃食松树幼嫩枝条,同时在产卵和取食过程中传播松材线虫。松褐天牛在取食松树过程中会诱导松树产生一些防御性物质,从而对松褐天牛产生趋避作用。本文通过研究松褐天牛对威海市成山林场黑松(Pinus thunbergii)取食部位选择性,同时测定了松褐天牛取食危害诱导黑松产生的防御性物质成分和含量的变化情况以及部分防御物质对松褐天牛体内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下:1、松褐天牛对黑松不同部位的取食选择松褐天牛在黑松植株东、南、西、北4个方向的取食面积分别为:21.8cm2,21.5 cm2,15.3 cm2,9.8cm2,即东面>南面>西面>北面。黑松枝条中部、端部、基部部位被取食的面积大小为14.9 cm2、33.5 cm2和18.9 cm2,即枝条中部>枝条基部>枝条端部。松褐天牛在黑松树冠上、中、下部取食面积分别为19.8 cm2、26... 

【文章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松褐天牛对黑松的危害及部分防御性物质的影响


不同危害程度黑松松针单宁含量

总离子流,挥发物,植株


图 7 24 h 健康植株挥发物的总离子流图Fig. 7 Health ion flow diagram of plant volatiles in 24 hoursTime(min)

总离子流,机械损伤,挥发物,植株


26图 8 24 h 机械损伤植株挥发物的总离子流图Fig.8 Mechanical damage ion flow diagram of plant volatiles in 24 hour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铜绿假单胞菌BRC-CXG5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幼虫的杀虫活性[J]. 牟亚妮,徐卓吟,翁小倩,黄志成,任文琳,吴松青.  生物技术进展. 2016(01)
[2]芽孢杆菌BRC-XYT1菌株的分离和鉴定及其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的杀虫活性[J]. 熊悦婷,夏枫,黄志成,刘丽琴,翁小倩,吴松青.  生物技术进展. 2016(01)
[3]天敌昆虫在我国重大林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J]. 段东红,高洁,孙永明,岳宝寿.  山西林业科技. 2015(02)
[4]利用天敌防治松墨天牛研究进展[J]. 阳飞,钟安建,申艳,胡兰梅,唐艳龙.  生物灾害科学. 2014(04)
[5]松墨天牛防治技术综述[J]. 陈井荣,彭小忠.  农业灾害研究. 2014(12)
[6]华山松大小蠹对华山松挥发性物质行为反应的研究[J]. 赵明振,陈辉,马超.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4(05)
[7]静态顶空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大豆花中挥发性成分[J]. 宋志峰,牛红红,何智勇,孟繁磊,魏春雁.  大豆科学. 2014(04)
[8]金钟藤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及其化感潜力研究[J]. 李晓霞,黄乔乔,范志伟,沈奕德,程汉亭,刘丽珍.  热带作物学报. 2014(08)
[9]栗苞挥发物成分及其在桃蛀螟防治中的潜在应用[J]. 杜艳丽,张佳鑫,杨萌萌,孙淑玲,秦岭,王金宝,张志勇.  生态学杂志. 2014(08)
[10]利用花绒寄甲防治越冬后松褐天牛试验[J]. 张彦龙,杨忠岐,张翌楠,王小艺,吴成进,马生福,陆之贵.  林业科学. 2014(03)

博士论文
[1]松褐天牛的天敌昆虫调查及生物防治技术研究[D]. 张翌楠.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6
[2]兴安落叶松诱导抗虫性研究[D]. 徐伟.东北林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莲子心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及其功能性研究[D]. 林志钦.福建农林大学 2012
[2]4种园林植物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动态分析[D]. 马世峰.浙江农林大学 2010
[3]棉花防御与烟粉虱反防御的交互作用[D]. 张帆.新疆农业大学 2009
[4]不同顶空分析法对植物挥发物测定的影响[D]. 杨莉.北京林业大学 2007
[5]植物气味生物工程研究(I):植物挥发性物质的监测和分析技术[D]. 魏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004



本文编号:34815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4815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3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