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岭地区主要林分类型的可持续经营状况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9 19:22
在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短缺、生态危机日益突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绿色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深入探讨森林可持续经营,共同谋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的指导下,以八达岭地区五种主要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结合主要林分类型标准地调查资料和林分经营状况,建立了该地区主要林分类型的可持续经营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了评价,其研究结论如下:(1)综合运用森林可持续经营相关理论和技术,结合专家咨询法和目标法,确定准则层和项目层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指标权重,建立了一套八达岭地区林分水平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景观型水源涵养林实现可持续经营为目标,包括森林生产力、森林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森林抵抗力、社会经济效益5个准则层指标,21个项目指标。并对典型区域11块标准地进行了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的调查、量化和测定,计算出每个类型林分水平森林可持续经营状况综合指数来评价八达岭地区五种主要林分类型的可持续经营状况。(2)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在人工针叶林中,油松中龄林、油松近熟林、油松成熟林均处于中等偏弱可持续经营状态,侧柏林处于弱可持续经营状态...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概述
1.2.1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
1.2.2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和经营模式
1.3 国内外森林资源可持续评价研究进展
1.3.1 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
1.3.2 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内容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条件
2.1.1.1 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
2.1.1.2 地形地势及土壤类型
2.1.1.3 植被状况
2.1.2 社会经济条件
2.1.3 森林资源条件
2.1.4 目前八达岭地区森林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2.2 研究内容
2.3 数据来源
2.3.1 标准地分布
2.3.2 标准地调查方法
2.3.2.1 乔木
2.3.2.2 林下植被
2.3.2.3 土壤
2.4 技术路线
3 林分水平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1 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依据、指导思想及原则
3.1.1 理论依据
3.1.2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1.2.1 指导思想
3.1.2.2 基本原则
3.2 评价指标选取
3.2.1 森林生产力
3.2.2 森林生态功能
3.2.3 森林生物多样性
3.2.4 森林抵抗力
3.2.5 社会经济效益
3.3 指标的基准值处理与分级标准
3.3.1 定性指标的评价方法
3.3.2 定量指标的评价方法
3.3.3 指标基准值的确定方法和选取
3.4 各层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4.1 各项评价指标权重的赋值
3.4.1.1 构造判断矩阵
3.4.1.2 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3.4.1.3 进行一致性检验
3.4.2 各项评价指标的复合权重
3.5 小结
4 八达岭地区主要林分类型可持续经营状况评价
4.1 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状况评价指标调查
4.2 评价结果
4.2.1 林分水平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状况评价方法
4.2.2 八达岭地区主要林分类型可持续经营状况评价结果
5 八达岭地区主要林分类型现状分析与可持续经营对策
5.1 油松林现状分析与可持续经营对策
5.1.1 油松林现状分析
5.1.1.1 油松中龄林
5.1.1.2 油松近熟林
5.1.1.3 油松成熟林
5.1.2 油松林可持续经营对策
5.2 油松混交林现状分析与可持续经营对策
5.2.1 油松混交林现状分析
5.2.1.1 油松-栎类混交林
5.2.1.2 油松-元宝枫混交林
5.2.1.3 油松-落叶松混交林
5.2.1.4 油松-山杏混交林
5.2.1.5 油松-侧柏混交林
5.2.2 油松混交林可持续经营对策
5.3 侧柏林现状分析与可持续经营对策
5.3.1 侧柏林现状分析
5.3.2 侧柏林可持续经营对策
5.4 刺槐林现状分析与可持续经营对策
5.4.1 刺槐林现状分析
5.4.2 刺槐林可持续经营对策
5.5 元宝枫林现状分析与可持续经营对策
5.5.1 元宝枫林现状分析
5.5.2 元宝枫可持续经营对策
5.6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校外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京市八达岭林场景观型水源涵养林健康评价研究[J]. 汪加魏,于丹丹,尹群,贾忠奎.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5(01)
[2]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J]. 赵新泉,马燕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12)
[3]森林资源可持续状况评价方法[J]. 崔国发,邢韶华,姬文元,郭宁. 生态学报. 2011(19)
[4]基于GIS和RS的八达岭林场森林健康评价[J]. 胡阳,刘东兰,郑小贤,王方. 林业科技开发. 2011(05)
[5]基于AHP和Fuzzy的延庆县森林资源综合评价[J]. 张会儒,何鹏,郎璞玫.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1(05)
[6]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油茶林健康评价[J]. 刘君昂,刘红娟,潘华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
[7]从法正林转向近自然林:德国多功能森林经营在国家、区域和经营单位层面的实践[J]. 陆元昌,栾慎强,张守攻,Bernhard von der Heyde,雷相东,包源. 世界林业研究. 2010(01)
[8]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研究[J]. 李玲娟,豆坤.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09(10)
[9]北京市八达岭林场森林健康评价研究[J]. 高志亮,余新晓,陈国亮,岳永杰,樊登星,曹波. 林业资源管理. 2008(04)
[10]结构-多样性指数在八达岭地区森林健康评价中的应用[J]. 庄健荣,张志翔. 中国农学通报. 2008(08)
博士论文
[1]森林资源可持续性宏观调控系统研究[D]. 杨建洲.北京林业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内蒙古中部山地油松人工林健康评价研究[D]. 郭艳荣.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2]林分级森林健康评价研究[D]. 王忠春.北京林业大学 2010
[3]宜君县哭泉林场森林资源健康评价研究[D]. 任德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4]福建中亚热带经营单位水平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研究[D]. 郭建宏.福建农林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85927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概述
1.2.1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
1.2.2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和经营模式
1.3 国内外森林资源可持续评价研究进展
1.3.1 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
1.3.2 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内容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条件
2.1.1.1 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
2.1.1.2 地形地势及土壤类型
2.1.1.3 植被状况
2.1.2 社会经济条件
2.1.3 森林资源条件
2.1.4 目前八达岭地区森林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2.2 研究内容
2.3 数据来源
2.3.1 标准地分布
2.3.2 标准地调查方法
2.3.2.1 乔木
2.3.2.2 林下植被
2.3.2.3 土壤
2.4 技术路线
3 林分水平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1 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依据、指导思想及原则
3.1.1 理论依据
3.1.2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1.2.1 指导思想
3.1.2.2 基本原则
3.2 评价指标选取
3.2.1 森林生产力
3.2.2 森林生态功能
3.2.3 森林生物多样性
3.2.4 森林抵抗力
3.2.5 社会经济效益
3.3 指标的基准值处理与分级标准
3.3.1 定性指标的评价方法
3.3.2 定量指标的评价方法
3.3.3 指标基准值的确定方法和选取
3.4 各层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4.1 各项评价指标权重的赋值
3.4.1.1 构造判断矩阵
3.4.1.2 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3.4.1.3 进行一致性检验
3.4.2 各项评价指标的复合权重
3.5 小结
4 八达岭地区主要林分类型可持续经营状况评价
4.1 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状况评价指标调查
4.2 评价结果
4.2.1 林分水平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状况评价方法
4.2.2 八达岭地区主要林分类型可持续经营状况评价结果
5 八达岭地区主要林分类型现状分析与可持续经营对策
5.1 油松林现状分析与可持续经营对策
5.1.1 油松林现状分析
5.1.1.1 油松中龄林
5.1.1.2 油松近熟林
5.1.1.3 油松成熟林
5.1.2 油松林可持续经营对策
5.2 油松混交林现状分析与可持续经营对策
5.2.1 油松混交林现状分析
5.2.1.1 油松-栎类混交林
5.2.1.2 油松-元宝枫混交林
5.2.1.3 油松-落叶松混交林
5.2.1.4 油松-山杏混交林
5.2.1.5 油松-侧柏混交林
5.2.2 油松混交林可持续经营对策
5.3 侧柏林现状分析与可持续经营对策
5.3.1 侧柏林现状分析
5.3.2 侧柏林可持续经营对策
5.4 刺槐林现状分析与可持续经营对策
5.4.1 刺槐林现状分析
5.4.2 刺槐林可持续经营对策
5.5 元宝枫林现状分析与可持续经营对策
5.5.1 元宝枫林现状分析
5.5.2 元宝枫可持续经营对策
5.6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校外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京市八达岭林场景观型水源涵养林健康评价研究[J]. 汪加魏,于丹丹,尹群,贾忠奎.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5(01)
[2]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J]. 赵新泉,马燕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12)
[3]森林资源可持续状况评价方法[J]. 崔国发,邢韶华,姬文元,郭宁. 生态学报. 2011(19)
[4]基于GIS和RS的八达岭林场森林健康评价[J]. 胡阳,刘东兰,郑小贤,王方. 林业科技开发. 2011(05)
[5]基于AHP和Fuzzy的延庆县森林资源综合评价[J]. 张会儒,何鹏,郎璞玫.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1(05)
[6]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油茶林健康评价[J]. 刘君昂,刘红娟,潘华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
[7]从法正林转向近自然林:德国多功能森林经营在国家、区域和经营单位层面的实践[J]. 陆元昌,栾慎强,张守攻,Bernhard von der Heyde,雷相东,包源. 世界林业研究. 2010(01)
[8]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研究[J]. 李玲娟,豆坤.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09(10)
[9]北京市八达岭林场森林健康评价研究[J]. 高志亮,余新晓,陈国亮,岳永杰,樊登星,曹波. 林业资源管理. 2008(04)
[10]结构-多样性指数在八达岭地区森林健康评价中的应用[J]. 庄健荣,张志翔. 中国农学通报. 2008(08)
博士论文
[1]森林资源可持续性宏观调控系统研究[D]. 杨建洲.北京林业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内蒙古中部山地油松人工林健康评价研究[D]. 郭艳荣.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2]林分级森林健康评价研究[D]. 王忠春.北京林业大学 2010
[3]宜君县哭泉林场森林资源健康评价研究[D]. 任德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4]福建中亚热带经营单位水平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研究[D]. 郭建宏.福建农林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859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485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