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小方差法的县级森林经营区划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7 10:36
森林经营是从事林业生产建设的核心,是实现森林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森林经营区划是对森林经营具体措施的划分,是森林经营规划编制的首要环节。在当前森林经营管理分区中,主要是以经营目的、功能定位为指导,综合考虑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森林资源特点等各种因素进行的类别划分,区划方法主要以人为的定性分析为主,区域归类主观意识较强。方差法是反映样本中数据离散程度大小的一种方法,而最小方差是实际分布与理论分布之间偏差最小的数,因而它能通过对相关因素的定量数据分析,反映一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为更好的开展县级森林经营区划,客观的将具有相似性的区域划分归类,本文以龙泉市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海拔、坡度等自然环境条件的相关数据为主要依据,参照在土地利用结构类型分类区划中使用的最小方差法进行立地条件的划分。即分别按不同的海拔、坡度范围统计面积,整理成为以乡(镇)为单元的各种海拔、坡度之间的比例关系,与建立的理论假设海拔、坡度分布结构百分比矩阵进行比较来判定其类型的归属。由于过程中计算较为繁琐,特在EXCEL中编制VB程序进行对比计算,最终计算归并出两个森林类型分布体系。将两个分布体系与当地实际森林经营管理分区...
【文章来源】: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本文安排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形地貌
2.2 土壤
2.3 森林植被
2.4 森林经营概况
2.5 森林经营管理分区
3 方法设计
3.1 最小方差法
3.2 客观因子分析
3.3 技术路线
4 类型划分研究与对比分析
4.1 不同类型划分
4.1.1 按海拔类型划分
4.1.2 按坡度类型划分
4.1.3 类型划分计算程序
4.2 对比分析
4.2.1 分布图对比
4.2.2 吻合度对比
4.2.3 分区与对比结论
5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 坡度数据在EXCEL中的VB程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最小方差法在森林经营区划中的应用研究[J]. 徐军,刘安兴,徐达,王文武,谭莹.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3(04)
[2]基于县级森林经营的高保护价值森林区划[J]. 孙孟军,徐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1(06)
[3]龙泉市菇耳生产与森林资源消耗关系探讨[J]. 游昌顺. 华东森林经理. 2011(04)
[4]西林吉林业局森林经营方案经济指标的测算[J]. 李媛. 林业科技情报. 2010(04)
[5]县级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研究——以浙江省龙泉市为例[J]. 刘羿,张长山,宋志东,佘光辉. 林业资源管理. 2010(05)
[6]惠普遭遇“质量门”[J]. 丛萍,耿国彪. 绿色中国. 2010(10)
[7]江苏省土地利用结构空间分异研究[J]. 韩书成,濮励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9(05)
[8]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的福建省生态环境结构类型研究[J]. 陈菁,徐永辉,廖克. 水土保持研究. 2009(03)
[9]浅析生态公益林与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区别[J]. 吴爱娣,陈平留,郑德祥. 林业经济问题. 2009(01)
[10]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以重庆市开县为例[J]. 吴彦山,廖和平,王生,洪惠坤,陈辉,沈燕.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2)
博士论文
[1]毛竹林生态型模式施肥应用研究[D]. 王宏.北京林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河北省土地利用分区研究[D]. 张静.河北农业大学 2008
[2]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空间布局研究[D]. 吴彦山.西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22109
【文章来源】: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本文安排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形地貌
2.2 土壤
2.3 森林植被
2.4 森林经营概况
2.5 森林经营管理分区
3 方法设计
3.1 最小方差法
3.2 客观因子分析
3.3 技术路线
4 类型划分研究与对比分析
4.1 不同类型划分
4.1.1 按海拔类型划分
4.1.2 按坡度类型划分
4.1.3 类型划分计算程序
4.2 对比分析
4.2.1 分布图对比
4.2.2 吻合度对比
4.2.3 分区与对比结论
5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 坡度数据在EXCEL中的VB程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最小方差法在森林经营区划中的应用研究[J]. 徐军,刘安兴,徐达,王文武,谭莹.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3(04)
[2]基于县级森林经营的高保护价值森林区划[J]. 孙孟军,徐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1(06)
[3]龙泉市菇耳生产与森林资源消耗关系探讨[J]. 游昌顺. 华东森林经理. 2011(04)
[4]西林吉林业局森林经营方案经济指标的测算[J]. 李媛. 林业科技情报. 2010(04)
[5]县级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研究——以浙江省龙泉市为例[J]. 刘羿,张长山,宋志东,佘光辉. 林业资源管理. 2010(05)
[6]惠普遭遇“质量门”[J]. 丛萍,耿国彪. 绿色中国. 2010(10)
[7]江苏省土地利用结构空间分异研究[J]. 韩书成,濮励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9(05)
[8]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的福建省生态环境结构类型研究[J]. 陈菁,徐永辉,廖克. 水土保持研究. 2009(03)
[9]浅析生态公益林与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区别[J]. 吴爱娣,陈平留,郑德祥. 林业经济问题. 2009(01)
[10]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以重庆市开县为例[J]. 吴彦山,廖和平,王生,洪惠坤,陈辉,沈燕.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2)
博士论文
[1]毛竹林生态型模式施肥应用研究[D]. 王宏.北京林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河北省土地利用分区研究[D]. 张静.河北农业大学 2008
[2]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空间布局研究[D]. 吴彦山.西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221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522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