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云雾林环境因子及系统发育关系对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2-11 21:22
热带云雾林是热带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一种森林类型。与低海拔热带森林相比,热带云雾林植物多样性丰富,环境条件特殊,植物的功能性状特征及适应环境的方式也可能与低海拔热带森林不同。以海南岛霸王岭、黎母山和尖峰岭的热带云雾林为研究对象,调查植物物种组成,测定植物的功能性状、DNA条形码(rbcL、matK、trnH-psbA、ITS)信息和环境因子;构建热带云雾林植物物种系统发育进化树,探究热带云雾林植物功能性状在群落组织水平和系统分类水平上的分异规律,研究环境因子和系统发育关系对植物功能性状分异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三个林区热带云雾林植物的rbcL,matK,trnH-psbA和ITS的PCR扩增成功率分别为 75.26%±4%,57.24%±4%, 79.28%±7%, 50.31%±7%,测序成功率分别为 63.84%±4%, 50.82%±4%,72.87%±11%,45.15%±9%,反映出 4 个片段有较好的通用性。应用BLAST方法,对物种水平的鉴别成功率进行统计,ITS的鉴别成功率最高(47.20%±6%),其次为trnH-psbA(46.16%±5%)和matK(42...
【文章来源】:海南大学海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样地分布图
}以rbcl+motk+trnh一6A为组合构建的共母山林区系统发育树
以rbrl+matk+trnh}sbA为组合构建的央峰岭林区系统发育材Fig.3-4ThephylogenetictreeofJiaufeugliugtropicalcloudforestusingfr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南岛3个林区热带云雾林植物多样性变化[J]. 王茜茜,龙文兴,杨小波,熊梦辉,康勇,黄瑾,王旭,洪小江,周照骊,陆雍泉,方精,李时兴. 植物生态学报. 2016(05)
[2]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系统发育和功能性状的α及β多样性[J]. 杨洁,卢孟孟,曹敏,李捷,林露湘. 科学通报. 2014(24)
[3]植物DNA条形码技术应用于大样地群落学研究[J]. 裴男才,米湘成,陈步峰. 科学通报. 2014(24)
[4]DNA条形码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J]. 罗亚皇,刘杰,高连明,李德铢.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3(06)
[5]亚热带森林乔木树种DNA条形码研究——以哀牢山自然保护区为例[J]. 卢孟孟,慈秀芹,杨国平,李捷.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3(06)
[6]延河流域植物功能性状变异来源分析[J]. 张莉,温仲明,苗连朋. 生态学报. 2013(20)
[7]古田山木本植物功能性状的系统发育信号及其对群落结构的影响[J]. 曹科,饶米德,余建中,刘晓娟,米湘成,陈建华. 生物多样性. 2013(05)
[8]海南岛热带低地雨林群落水平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随演替阶段的变化[J]. 卜文圣,臧润国,丁易,张俊艳,阮云泽. 生物多样性. 2013(03)
[9]新一代植物志:iFlora[J]. 李德铢,王雨华,伊廷双,王红,高连明,杨俊波.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2(06)
[10]关于植物DNA条形码研究技术规范[J]. 高连明,刘杰,蔡杰,杨俊波,张挺,李德铢.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2(06)
博士论文
[1]云南山顶苔藓矮林群落生态学与生物地理学研究[D]. 施济普.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2007
硕士论文
[1]环境与系统发育背景对延河流域植物群落功能性状的影响[D]. 龚时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35425
【文章来源】:海南大学海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样地分布图
}以rbcl+motk+trnh一6A为组合构建的共母山林区系统发育树
以rbrl+matk+trnh}sbA为组合构建的央峰岭林区系统发育材Fig.3-4ThephylogenetictreeofJiaufeugliugtropicalcloudforestusingfr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南岛3个林区热带云雾林植物多样性变化[J]. 王茜茜,龙文兴,杨小波,熊梦辉,康勇,黄瑾,王旭,洪小江,周照骊,陆雍泉,方精,李时兴. 植物生态学报. 2016(05)
[2]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系统发育和功能性状的α及β多样性[J]. 杨洁,卢孟孟,曹敏,李捷,林露湘. 科学通报. 2014(24)
[3]植物DNA条形码技术应用于大样地群落学研究[J]. 裴男才,米湘成,陈步峰. 科学通报. 2014(24)
[4]DNA条形码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J]. 罗亚皇,刘杰,高连明,李德铢.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3(06)
[5]亚热带森林乔木树种DNA条形码研究——以哀牢山自然保护区为例[J]. 卢孟孟,慈秀芹,杨国平,李捷.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3(06)
[6]延河流域植物功能性状变异来源分析[J]. 张莉,温仲明,苗连朋. 生态学报. 2013(20)
[7]古田山木本植物功能性状的系统发育信号及其对群落结构的影响[J]. 曹科,饶米德,余建中,刘晓娟,米湘成,陈建华. 生物多样性. 2013(05)
[8]海南岛热带低地雨林群落水平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随演替阶段的变化[J]. 卜文圣,臧润国,丁易,张俊艳,阮云泽. 生物多样性. 2013(03)
[9]新一代植物志:iFlora[J]. 李德铢,王雨华,伊廷双,王红,高连明,杨俊波.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2(06)
[10]关于植物DNA条形码研究技术规范[J]. 高连明,刘杰,蔡杰,杨俊波,张挺,李德铢.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2(06)
博士论文
[1]云南山顶苔藓矮林群落生态学与生物地理学研究[D]. 施济普.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2007
硕士论文
[1]环境与系统发育背景对延河流域植物群落功能性状的影响[D]. 龚时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354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535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