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系统细根周转规律及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21-12-16 16:37
根系周转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键过程,对研究土壤碳库变化及全球气候变化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根系周转率的测量计算方法较多,不同方法得出的结果差异较大,且目前对全球区域尺度上森林生态系统根系周转的研究还不够充分,使得全球森林生态系统根系周转变化规律仍不清楚。该研究通过收集文献数据并统一周转率计算方法,对全球5种森林类型的细根周转空间格局进行整合,同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和气候数据,得出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细根周转的因子。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类型细根周转率存在显著差异,且随着纬度的升高逐渐降低;森林生态系统细根周转率与年平均温度和年平均降水量呈正相关;森林生态系统细根周转率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但与土壤pH值呈负相关。该研究为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细根周转规律及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文章来源】:植物学报. 2020,55(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森林生态系统的细根周转率与纬度格局
森林生态系统的细根周转率显著受到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pH值的影响(图3)(P<0.05)。研究发现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森林生态系统细根周转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图3B)(P<0.05),即土壤有机碳含量越高,细根周转越快。但是土壤pH值与森林生态系统细根周转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图3A)(P<0.05)。土壤成分、土壤容重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森林生态系统细根周转率则无显著相关性(图3 C–G)。2.5 各因子间的相关关系
纬度、年平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土壤有机碳、土壤pH值均与森林生态系统细根周转率存在显著相关性(表3)(P<0.05),但土壤容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沙土含量、壤土含量、黏土含量与森林生态系统细根周转率无显著相关性(表3)。此外,纬度、年平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和土壤容重之间存在显著自相关(表3)(P<0.05);土壤容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沙土含量、壤土含量和黏土含量之间也存在显著自相关(表3)(P<0.05)。图3 森林细根周转率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壤性能对树木细根生长的影响[J]. 杨海廷. 乡村科技. 2019(21)
[2]养分输入方式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研究进展[J]. 倪惠菁,苏文会,范少辉,曾宪礼,金艺. 生态学杂志. 2019(03)
[3]土壤pH值对绿化树生长的影响[J]. 张丽,张爽. 江西农业. 2018(16)
[4]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根系周转的空间格局和驱动因子[J]. 孙元丰,万宏伟,赵玉金,陈世苹,白永飞. 植物生态学报. 2018(03)
[5]细根对降水变化响应的meta分析[J]. 张鑫,邢亚娟,闫国永,王庆贵. 植物生态学报. 2018(02)
[6]陆地生态系统地下碳输入与输出过程研究进展[J]. 肖春旺,杨帆,柳隽瑶,周勇,苏佳琦,梁韵,裴智琴. 植物学报. 2017(05)
[7]新围垦盐土地三种人工林群落细根生物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江洪,白莹莹,饶应福,陈冲,蔡永立. 植物学报. 2016(03)
[8]森林细根生产力研究进展[J]. 陈莉莉,袁志友,穆兴民,焦峰,邓强.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5(03)
[9]高寒草甸植被细根生产和周转的比较研究[J]. 吴伊波,车荣晓,马双,邓永翠,朱敏健,崔骁勇. 生态学报. 2014(13)
[10]不同气候带森林凋落物的变化[J]. 周松文. 现代园艺. 2013(12)
博士论文
[1]红树林地上凋落物和细根对土壤有机质的相对贡献[D]. 刘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8
[2]树木细根形态结构和生物量动态的地理变异[D]. 王韶仲.东北林业大学 2017
[3]四种典型沙生灌木细根动态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D]. 赖宗锐.北京林业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地下净生产力、光合产物分配及根系周转对不同草地恢复措施的响应[D]. 王玉霞.东北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38469
【文章来源】:植物学报. 2020,55(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森林生态系统的细根周转率与纬度格局
森林生态系统的细根周转率显著受到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pH值的影响(图3)(P<0.05)。研究发现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森林生态系统细根周转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图3B)(P<0.05),即土壤有机碳含量越高,细根周转越快。但是土壤pH值与森林生态系统细根周转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图3A)(P<0.05)。土壤成分、土壤容重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森林生态系统细根周转率则无显著相关性(图3 C–G)。2.5 各因子间的相关关系
纬度、年平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土壤有机碳、土壤pH值均与森林生态系统细根周转率存在显著相关性(表3)(P<0.05),但土壤容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沙土含量、壤土含量、黏土含量与森林生态系统细根周转率无显著相关性(表3)。此外,纬度、年平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和土壤容重之间存在显著自相关(表3)(P<0.05);土壤容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沙土含量、壤土含量和黏土含量之间也存在显著自相关(表3)(P<0.05)。图3 森林细根周转率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壤性能对树木细根生长的影响[J]. 杨海廷. 乡村科技. 2019(21)
[2]养分输入方式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研究进展[J]. 倪惠菁,苏文会,范少辉,曾宪礼,金艺. 生态学杂志. 2019(03)
[3]土壤pH值对绿化树生长的影响[J]. 张丽,张爽. 江西农业. 2018(16)
[4]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根系周转的空间格局和驱动因子[J]. 孙元丰,万宏伟,赵玉金,陈世苹,白永飞. 植物生态学报. 2018(03)
[5]细根对降水变化响应的meta分析[J]. 张鑫,邢亚娟,闫国永,王庆贵. 植物生态学报. 2018(02)
[6]陆地生态系统地下碳输入与输出过程研究进展[J]. 肖春旺,杨帆,柳隽瑶,周勇,苏佳琦,梁韵,裴智琴. 植物学报. 2017(05)
[7]新围垦盐土地三种人工林群落细根生物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江洪,白莹莹,饶应福,陈冲,蔡永立. 植物学报. 2016(03)
[8]森林细根生产力研究进展[J]. 陈莉莉,袁志友,穆兴民,焦峰,邓强.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5(03)
[9]高寒草甸植被细根生产和周转的比较研究[J]. 吴伊波,车荣晓,马双,邓永翠,朱敏健,崔骁勇. 生态学报. 2014(13)
[10]不同气候带森林凋落物的变化[J]. 周松文. 现代园艺. 2013(12)
博士论文
[1]红树林地上凋落物和细根对土壤有机质的相对贡献[D]. 刘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8
[2]树木细根形态结构和生物量动态的地理变异[D]. 王韶仲.东北林业大学 2017
[3]四种典型沙生灌木细根动态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D]. 赖宗锐.北京林业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地下净生产力、光合产物分配及根系周转对不同草地恢复措施的响应[D]. 王玉霞.东北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384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538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