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郴州大道绿道系统规划

发布时间:2022-01-19 22:34
  郴州大道是一条市域型绿道,起到联系乡村和城市的纽带作用,且沿线景观资源丰富,山体、水系、农田等自然生态基质较为完整。因此,运用绿道规划的概念,合理地对郴州大道沿线自然景点和人文景点进行有效系统的连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综合游憩、交通、生态、动物保护、教育等功能的绿道系统,对于达到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带动乡村经济增长、实现城乡交流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全文共分为四大部分,主要内容如下。(1)绪论部分简述了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介绍了绿道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国内外研究现状、绿道的分类、构成、功能和特征,总结出绿道规划方法流程和主要内容,为郴州大道绿道系统规划提供理论依据。(2)第二部分主要是对绿道规划相关优秀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为郴州大道绿道系统规划提供经验依据。(3)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是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对郴州大道进行系统规划,主要包括:①对郴州大道进行现状考查调研,针对存在问题,找出解决办法。②对郴州大道绿道系统发展模式提出了构想,首先控制绿廊宽度、然后完善基础设施、联系现存景观资源、发展沿线自然景点,最后形成以郴州大道为主题的绿道网...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13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郴州大道绿道系统规划


图2.1波±顿公园系统规划??Figure?2,1?The?Boston?Park?S>?stem?plan??

景观图,绿道,公园,景观


图2.2波±顿公园绿道系统沿线景观??FiguK?2.2?The?landscape?along?Boston?Park?greemvay?system??图片来源:网络??(3?)案例指导意乂:??①波±顿公园系统通过绿道连接城市中各个公园,形成绿链,起到生态廊道??的作用。带来的指导意义是绿道规划应W景观生态学为前提,分发挥绿色廊道的??连接性作用,联系分离破碎的景观斑块,形成完整的体系。??②波±顿公园系统W公众服务为前提形成不同类别的景观类型。带来的指导??意义是绿道规划首先应满足不同群体的使用,并创造丰富多样的沿线景观类型,??满足人们猎奇、游乐的也理,体现人文关怀。??③波±顿公园系统吸引了人们对绿道使用的积极性。带来的指导意义是绿道??规划应人景并重,将人们的被动欣赏与主动参与意识结合起来。??2.2美国东海岸绿道??

郴州大道绿道系统规划


图2.3美圈东海岸绿道??Figure?2.3?The?greenway?of?East?coast?of?the?United?State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绿色基础设施雨洪管理的景观学途径——以绿道规划与设计为例[J]. 金云峰,杜伊.  住宅科技. 2015(08)
[2]绿道建设对乡村旅游的影响研究——以广东增城为例[J]. 刘云刚,罗启亮.  城市观察. 2014(01)
[3]基于绿色产业思想的自贡市釜溪河复合绿道规划的思考[J]. 张斌,杜文武,张建林.  安徽农业科学. 2012(16)
[4]绿色街道——道路雨水管理的景观学方法[J]. 张善峰,王剑云.  中国园林. 2012(01)
[5]融入城乡的绿道网选线思路与规划方法[J]. 蔡瀛,何昉,李颖怡,康凯珊.  规划师. 2011(09)
[6]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绿色健康走廊——广州增城绿道[J]. 粟娟,何清.  园林. 2011(07)
[7]中国绿道研究进展[J]. 胡剑双,戴菲.  中国园林. 2010(12)
[8]美国城市公园系统的形成与特点[J]. 许浩.  华中建筑. 2008(11)
[9]国外绿地规划建设实践对城乡绿色空间的启示[J]. 杜钦,侯颖,王开运,张超.  城市规划. 2008(08)
[10]基于遗产分布的运河遗产廊道宽度研究——以天津段运河为例[J]. 李春波,朱强.  城市问题. 2007(09)

硕士论文
[1]生态化导向下的绿道系统规划研究[D]. 郑沁.苏州科技学院 2014
[2]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乡一体化绿道网络规划研究[D]. 李佳.中南大学 2014
[3]游憩导向的秦岭北麓区西安段山麓型绿道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 王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4]城乡游憩型绿道体系构建[D]. 侯琳.浙江师范大学 2013
[5]城乡绿道规划研究[D]. 于文雅.河北农业大学 2013
[6]西方绿道规划思潮与方法研究[D]. 罗琦.南京大学 2013
[7]基于城乡一体化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卓美行.东北农业大学 2012
[8]县市域乡村绿道规划建设体系研究[D]. 曾萃林.浙江工业大学 2012
[9]城市游憩型绿道的选线研究[D]. 张笑笑.同济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976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5976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7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