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兴安落叶松立木材积可加性模型研建

发布时间:2022-02-26 05:56
  立木材积方程在林业生产调查中应用广泛。准确预估立木材积在森林资源研究、木材生产、生物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生物质能源的增加树皮的利用率也在增加,因此准确预测立木材积和树皮材积变得尤为重要。为了确保立木材积和树皮材积预测的一致性和提高预测精度,本文以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控制法和分解法研建了可加性模型系统并以它们为基础提出了 4种新的变型方法。此外,还采用单独拟合法作为对照。利用SAS统计软件模型模块proc model中的NSUR法进行拟合及参数估计。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来消除异方差参数估计的影响。拟合结果采用确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进行评价;检验结果则通过确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误差绝对值(MAB)和相对误差绝对值(MPB)进行评价。利用T检验来分析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最后采取分径阶检验比较不同径级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从模型的整体评价结果来看:控制法、分解法以及基于控制法的变型方法4和方法5均适用于可加性立木材积模型;基于分解法的方法6和方法7的模型拟合优度一般且模型复杂,不适用于可加性立木材积模型;不同方法之间的T检验表明:...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1.6 章节组织框架
2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采集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气候类型
        2.1.2 土壤类型
        2.1.3 植物资源
        2.1.4 动物资源
    2.2 标准地调查及解析木数据采集
        2.2.1 布设标准地
        2.2.2 进行每木检尺
        2.2.3 解析木的选择测定
        2.2.4 解析木外业操作
        2.2.5 解析木内业数据处理
    2.3 数据处理
    2.4 本章小结
3 研究方法
    3.1 分径阶抽样
    3.2 基础模型选择
    3.3 可加性模型构造
        3.3.1 单独拟合
        3.3.2 总量控制法
        3.3.3 总量分解法
    3.4 基于总量控制法和总量分解法变型的可加性模型
        3.4.1 基于总量控制法变型
        3.4.2 基于总量分解法变型
    3.5 异方差处理
    3.6 模型评价及检验指标
    3.7 本章小结
4 结果分析
    4.1 基础立木材积模型选择
    4.2 可加性立木材积模型的拟合统计量
    4.3 可加性立木材积模型检验统计量
    4.4 T检验
    4.5 分径阶检验
    4.6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学术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不同预测变量的天然椴树可加性地上生物量模型构建[J]. 王佳慧,李凤日,董利虎.  应用生态学报. 2018(11)
[2]马占相思树皮废弃物酸水解及活性炭制备研究[J]. 张胜,刘子雷,陈薇,李湘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7(04)
[3]基于可加性生物量模型的大兴安岭东部主要林型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分配[J]. 彭娓,董利虎,李凤日.  应用生态学报. 2016(12)
[4]大兴安岭不同区域落叶松相容性材积方程及异方差研究[J]. 刘镜婷,姜立春.  林业科学研究. 2016(03)
[5]立木生物量模型的误差结构和可加性[J]. 董利虎,张连军,李凤日.  林业科学. 2015(02)
[6]杉木相容性立木材积表系列模型研建[J]. 曾伟生.  林业科学研究. 2014(01)
[7]中国杉木相容性立木材积和地上生物量方程[J]. 曾鸣,聂祥永,曾伟生.  林业科学. 2013(10)
[8]东北林区天然白桦相容性生物量模型[J]. 董利虎,李凤日,贾炜玮.  林业科学. 2013(07)
[9]基于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的樟子松林碳密度与碳储量研究[J]. 贾炜玮,李凤日,董利虎,赵鑫.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2(01)
[10]含度量误差的黑龙江省主要树种生物量相容性模型[J]. 董利虎,李凤日,贾炜玮,刘福香,王鹤智.  应用生态学报. 2011(10)



本文编号:3644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644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8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