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南坡红桦林不同植被层硫储量差异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3-10-14 08:05
本文以红桦林为研究对象,在秦岭南坡不同林区范围内共设置49块标准地,结合实地调查和室内实验,研究秦岭南坡红桦林不同植被层硫含量的分布特征,并探索林分因子和地形因子对红桦林生态系统中不同植被层储硫能力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红桦林不同植被层的含硫率之间存在明显差别,平均值为0.127%,其中以草本层和枯落物层最高,各植被层平均含硫率从大到小依次为草本层>枯落物层>灌木层>乔木层。红桦林乔木层各个器官的含硫率存在显著地差别,平均值为0.064%,其中树叶的含硫率远大于树枝、树干等其它器官。对宁陕火地塘、太白黄柏塬和佛坪观音山三个林区红桦林各个植被层的含硫率进行比较,可发现环境条件的不同可导致植被层的含硫率出现差异,三个林区按植被层的含硫率排序最大的为佛坪观音山林区,最小的为太白黄柏塬林区。硫元素在红桦林乔木层不同器官的储量分布具有显著差异,总体平均值为88.14kg/hm2,其中树干的硫储量基本是总乔木层硫储量的一半,各个器官的硫储量分别为:树干37.98kg/hm2、树枝21.57kg/hm2、树根12.37kg/hm2、树皮12.15kg/hm2、树叶4.01kg/...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 研究现状
1.3.1 硫元素研究现状
1.3.2 森林植被层硫储量研究方法综述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候特征
2.1.3 植被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硫储量计算
2.2.3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秦岭南坡红桦林乔木层各器官硫储量差异特征
3.1 红桦林乔木层各器官含硫率
3.2 红桦林乔木层硫储量的分布特征
3.3 林分因子对红桦林乔木层硫储量的影响
3.3.1 林龄与红桦林乔木层硫含量
3.3.2 郁闭度与红桦林乔木层硫储量
3.3.3 林分密度与红桦林乔木层硫储量
3.4 地形因子对红桦林乔木层硫储量的影响
3.4.1 海拔与红桦林乔木层硫储量
3.4.2 坡度与红桦林乔木层硫储量
3.4.3 坡位与红桦林乔木层硫储量
3.4.4 坡向与红桦林乔木层硫储量
3.5 秦岭南坡红桦林乔木层各器官硫储量相关性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秦岭南坡红桦林不同植被层硫储量的差异特征
4.1 红桦林不同植被层含硫率
4.2 红桦林不同植被层硫储量的分布特征
4.3 林分因子对红桦林植被层硫储量的影响
4.3.1 林龄与红桦林植被层硫储量
4.3.2 郁闭度与红桦林植被层硫储量
4.3.3 林分密度与红桦林植被层硫储量
4.4 地形因子对红桦林植被层硫储量的影响
4.4.1 海拔与红桦林植被层硫储量
4.4.2 坡度与红桦林植被层硫储量
4.4.3 坡位与红桦林植被层硫储量
4.4.4 坡向与红桦林植被层硫储量
4.5 红桦林植被层各组分硫储量相关性分析
4.6 影响红桦林植被层硫储量的主要因子分析
4.7 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红桦林不同植被层的含硫率
5.2 红桦林乔木层各器官硫储量
5.3 红桦林各植被层硫储量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853924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 研究现状
1.3.1 硫元素研究现状
1.3.2 森林植被层硫储量研究方法综述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候特征
2.1.3 植被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硫储量计算
2.2.3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秦岭南坡红桦林乔木层各器官硫储量差异特征
3.1 红桦林乔木层各器官含硫率
3.2 红桦林乔木层硫储量的分布特征
3.3 林分因子对红桦林乔木层硫储量的影响
3.3.1 林龄与红桦林乔木层硫含量
3.3.2 郁闭度与红桦林乔木层硫储量
3.3.3 林分密度与红桦林乔木层硫储量
3.4 地形因子对红桦林乔木层硫储量的影响
3.4.1 海拔与红桦林乔木层硫储量
3.4.2 坡度与红桦林乔木层硫储量
3.4.3 坡位与红桦林乔木层硫储量
3.4.4 坡向与红桦林乔木层硫储量
3.5 秦岭南坡红桦林乔木层各器官硫储量相关性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秦岭南坡红桦林不同植被层硫储量的差异特征
4.1 红桦林不同植被层含硫率
4.2 红桦林不同植被层硫储量的分布特征
4.3 林分因子对红桦林植被层硫储量的影响
4.3.1 林龄与红桦林植被层硫储量
4.3.2 郁闭度与红桦林植被层硫储量
4.3.3 林分密度与红桦林植被层硫储量
4.4 地形因子对红桦林植被层硫储量的影响
4.4.1 海拔与红桦林植被层硫储量
4.4.2 坡度与红桦林植被层硫储量
4.4.3 坡位与红桦林植被层硫储量
4.4.4 坡向与红桦林植被层硫储量
4.5 红桦林植被层各组分硫储量相关性分析
4.6 影响红桦林植被层硫储量的主要因子分析
4.7 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红桦林不同植被层的含硫率
5.2 红桦林乔木层各器官硫储量
5.3 红桦林各植被层硫储量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8539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853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