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不同樟子松人工林改造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01-14 16:33
  樟子松人工林衰退严重,为了解适宜林分改造模式。本研究在樟子松人工纯林中设置5 m、9 m、13 m和17 m宽的间伐带,并在间伐带内分别栽种樟子松、银中杨和五角枫,分析不同改造模式的土壤化学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量,应用典范对应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评价土壤养分的改良效果,研究结论如下:(1)随着间伐宽度增加,0-20 cm土层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蔗糖酶、脲酶及微生物量碳、氮、磷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呈增加趋势。与未间伐对照样地相比,间伐宽度9和13 m样地显著提升了各土壤养分因子(P<0.05)。各土壤养分因子在0-20 cm土层均高于20-40 cm和40-60 cm。影响带状间伐对表层土壤改良效果的主要因子是有效磷,深层土主要因子是磷酸酶。各样地土壤养分因子综合得分顺序为:间伐宽度13 m>9 m>17 m>5 m>CK。科尔沁沙地樟子松人工林适宜的间伐宽度为9-13 m。(2)间伐带内栽植银中杨、五角枫显著提高了土层土壤养分,随着土层加深,土壤养分浓度下降。针阔混交样地的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浓度,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磷酸酶、脲酶活性,微生...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技术路线图

图1.1技术路线图

对辽宁省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林进行4个宽度的带状间伐作业,并在间伐带内栽种针阔树种,将人工纯林改造成樟×樟、樟×银、樟×枫的模式,分析不同林分改造模式下土壤有机质浓度、碱解氮浓度、有效磷浓度、过氧化氢酶活性、磷酸酶活性、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微生物量磷的差....


图3.1间伐宽度对土壤有机质浓度的影响

图3.1间伐宽度对土壤有机质浓度的影响

如图3.1所示,樟子松人工林间伐宽度对不同土层有机质浓度影响不一致。在0-20cm土层,樟×樟9m、樟×樟13m样地有机质浓度显著高于樟×樟5m样地,但三者与樟×樟17m样地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各间伐宽度有机质浓度分别提高了11.89%、58.75%、46.30%、....


图3.2间伐宽度对土壤碱解氮浓度的影响

图3.2间伐宽度对土壤碱解氮浓度的影响

如图3.2所示,樟子松人工林间伐宽度对不同土层碱解氮浓度影响不一致。在0-20cm土层,樟×樟13m样地碱解氮浓度显著高于樟×樟17m和樟×樟9m样地,樟×樟17m和樟×樟9m样地无显著差异,但二者均显著高于樟×樟5m样地;与CK相比,各间伐宽度碱解氮浓度分别提高了....


图3.3间伐宽度对土壤有效磷浓度的影响

图3.3间伐宽度对土壤有效磷浓度的影响

如图3.3所示,樟子松人工林间伐宽度对不同土层有效磷浓度影响不一致。在0-20cm土层,樟×樟9m样地有效磷浓度显著高于樟×樟13m样地,樟×樟13m样地显著高于樟×樟17m样地,但二者与樟×樟5m样地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各间伐宽度有效磷浓度分别提高了34.63%....



本文编号:40268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40268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6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