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业工程论文 >

小管出流灌溉室内试验研究与室外管路工程设计实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14 18:16
【摘要】:小管出流灌溉是以4伽的微管作为出流管,由稳流器与毛管相连,经略微加压后通过管路经微管输送到开挖好的环沟内,实现了高效均匀灌溉的目的,小管出流灌溉方式可应用于果树灌木以及大田作物的灌溉。目前针对小管出流灌溉的研究在毛管长度、灌溉增产效果、水流推进特性等方面,而在小管出流灌溉入渗的研究较少,因而,本文针对小管出流灌溉室内试验对湿润锋、湿润体与土壤水分特性等方面做了研究,对于室外大田试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室内试验在工学院土槽内进行,在单侧入渗的情况下,进行了4种不同灌水量与4种不同沟深下的组合试验,比较了每组试验的湿润锋与土壤水分分布,同时进行了三种灌溉方式下的组合试验,分析了各组试验的湿润锋、土壤水分分布、灌溉均匀度,并建立了湿润比模型,将模型应用到大田试验灌区中,从而能够确定对应计划湿润深度和环沟沟深的湿润比,进而确定试验灌区一系列的灌溉参数。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为:(1)在单侧出流灌溉不同沟深、不同灌水量组合下,由湿润锋曲线得知,灌溉后湿润锋呈半椭圆形,湿润体为两个阶段,中心土体未完全湿润前,湿润体为旋转半椭球体,中心土体湿润后,湿润体呈半椭球体。通过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可以得出,垂直最大湿润距离与沟深、灌水量均相关,而水平最大湿润距离紧与灌水量相关。沟深对土壤垂向含水率分布有密切相关性,而对土壤水平含水率分布相关性较差。(2)在单侧、双侧、交替灌溉下,水平湿润宽度为:单侧双侧交替,垂直湿润深度为:单侧双侧交替。三种灌溉方式对土壤垂向和水平含水率分布均有较大影响。在灌溉均匀度方面,双侧灌溉灌溉均匀度明显高于单侧灌溉,而单侧灌溉和交替灌溉均匀度高低随土层深度不同而变化。(3)在单侧室内灌溉的基础上建立了沟深、灌水量、湿润比模型和沟深、灌水量、平均湿润距离模型,模型的决定系数较高且相关性较好,根据该组模型求出来大田试验区的灌溉湿润比与灌溉定额、灌溉流量等灌溉参数,为大田试验区的规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图文】:

布置图,试验场,小管出流,水平入渗


(a)试验区布置图逦(b)采点取样图逡逑图3.1试验场区布置与取样W逡逑3.2试验研究内容逡逑在小管出流灌概中,影响水平入渗和垂直入渗距离与湿润体含水率的因素主要有

曲线,曲线,灌水定额,入渗


(a)试验区布置图逦(b)采点取样图逡逑图3.1试验场区布置与取样W逡逑3.2试验研究内容逡逑在小管出流灌概中,影响水平入渗和垂直入渗距离与湿润体含水率的因素主要有沟逡逑深、灌水定额、稳流器规格等,本试验主要研究在不同沟深与不同灌水定额下对±壤湿逡逑润锋的形态的影响,,研究环沟入渗的水分运移规律,为实际灌概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逡逑3.3试验步躁与注意事项逡逑3.3.1实验步歘逡逑1.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27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海燕,李明思,王振华,徐永麟;滴灌点源入渗湿润锋影响因子的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4年03期

2 郑园萍;吴普特;范兴科;;双点源滴灌条件下土壤湿润锋运移规律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8年01期

3 赵伟霞;蔡焕杰;陈新明;单志杰;王健;;无压灌溉土壤湿润体特征值变化规律与经验解[J];灌溉排水学报;2009年02期

4 刘雪芹;范兴科;;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再分布过程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年04期

5 尹娟;费良军;李薛锋;卢红琴;;灌水定额对波涌灌溉土壤间歇入渗特性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年01期

6 姚素梅;康跃虎;刘海军;;喷灌条件下冬小麦灌浆期叶水势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年04期

7 李涛;张建丰;程慧娟;杨艳芬;秦涛;;深层坑渗灌田间单点入渗湿润锋分布特性及拟合模型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年04期

8 樊丽琴;杨建国;;相同供水时长下滴头数量对土壤湿润锋运移及枣树的影响[J];甘肃农业科技;2011年08期

9 彭立新,周和平,张荣,诸葛伍荪,李瑛,李冰,白东明,张彬,许波海;波涌灌溉节水增产效果分析[J];节水灌溉;2001年03期

10 刘洋;张玉龙;杨丽娟;王耀生;赵昕欣;;渗灌管埋深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J];节水灌溉;2006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俊;微润线源入渗湿润体特性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3年



本文编号:26275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26275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3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