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微灌独立管网系统优化设计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27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留运,叶清平,岳兵;我国微灌技术发展的回顾与预测[J];节水灌溉;2000年03期
2 党力,王仁法;结合国情 坚定不移地开发中国微灌产品[J];节水灌溉;2000年06期
3 王庆安;发展微灌技术 做科技成长型企业[J];节水灌溉;2001年03期
4 刘永华,原瑞芬;微灌技术要点[J];福建能源开发与节约;2001年02期
5 张波,王宏梁;浅议微灌技术在山西省的应用前景[J];山西水利;2001年05期
6 王胜利;新型微灌技术——微灌地膜[J];山西农业;2001年11期
7 ;国外微灌技术[J];吉林水利;2002年11期
8 ;微灌技术在我国[J];中国农业信息快讯;2002年08期
9 吴克研;微灌技术简介[J];新农业;2002年03期
10 余根坚,龚时宏;喷、微灌技术发展状况与发展模式研究[J];节水灌溉;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余根坚;李久生;龚时宏;高本虎;杨继富;胡亚琼;;喷微灌技术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A];第七届北京青年科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3年
2 耿琳;王朝勇;周芸;;四川省微灌技术的发展现状及问题[A];中国水利学会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李永川;白丹;宋立勋;江彩萍;;微灌田间管网水力计算研究进展[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5年
4 曹红蕾;;微灌技术在设施农业中防治土壤盐渍化的研究与探讨[A];地方水利技术的应用与实践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4年
5 陈瑾;刘述丽;;微灌过滤器适用性分析[A];2012全国灌区信息化建设与防渗抗冻胀技术专刊[C];2012年
6 姚振宪;张薇薇;张志强;高进;;我国滴灌发展历程回顾及建议[A];多学科在现代农业建设中交叉运用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赵智;武阳;王伟;黄兴法;;微灌方式对成龄香梨生长效应的影响[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上)[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实 ;微灌技术:再造山川的魔术[N];经济参考报;2005年
2 记者 高立洪;我国微灌发展前景看好[N];中国水利报;2007年
3 高立洪;微灌亟待由潜力变为现实生产力[N];中国水利报;2007年
4 本刊记者 高立洪;推进微灌快速健康发展[N];中国水利报;2007年
5 记者 周维海;全国微灌大会工作交流会召开[N];科技日报;2007年
6 余根坚 李久生 龚时宏 高本虎;哪些因素影响喷微灌技术发展[N];中国水利报;2002年
7 ;微灌技术成为发展的主题[N];中国水利报;2002年
8 ;微灌技术在我国[N];中国水利报;2002年
9 本刊记者 高立洪;做好技术支撑 加快微灌发展[N];中国水利报;2009年
10 记者张渊;微灌节水 农业发展的方向[N];酒泉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代利峰;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我国微灌技术发展阶段和特点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2 马朋辉;灌区微灌独立管网系统优化设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3 王争利;微灌工程CAD软件开发及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4 段俊丽;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微灌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5 蔡小超;自压软管微灌田间管网水力性能及优化设计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6年
6 李明刚;太阳能微灌供水系统试验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7 高照阳;基于温室微灌的双湿度(土壤和空气湿度)自动测控系统设计与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4年
8 李宝珠;微灌工程干管环状管网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9 张鑫;微灌灌水均匀度智能测试仪的研制与试验[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10 杨红伟;微灌工程CAD软件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297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2629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