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分公司稻麦机械化生产技术提升空间探讨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233.71;S233.72
【图文】:
图2问卷调查统计结果逡逑3.5.3当前农机操作人员接受新知识的认同度逡逑为不断提高机驾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机械操作水平与安全意识,2012年至今,分公司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敏;耿建云;朱训泳;;六合区稻麦周年栽培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年01期
2 杨茂霖;;浅谈如何使用保养稻麦联合收割机[J];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10期
3 袁炳飞;;写作,丰泽我们的教育人生[J];教育视界;2017年Z1期
4 卞兆娟;刘颖;陶雷;周鹏;尹文庆;;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的配置浅析[J];江苏农机化;2017年02期
5 ;江苏稻麦抗倒伏技术实现增产与抗倒统一[J];新农村;2017年09期
6 黄兵;;喂入式稻麦联合收割机的使用与维修[J];农民致富之友;2014年20期
7 闫伟佳;;喂入式稻麦联合收割机的使用与维修[J];农民致富之友;2015年11期
8 周贤邦;;周贤邦的诗[J];东坡赤壁诗词;2016年06期
9 苏作;;稻麦绿色增产攻关模式与配套技术[J];农家致富;2017年09期
10 ;江苏稻麦抗倒伏技术实现增产与抗倒统一[J];农家致富;2017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卫建;田云录;张彬;;稻麦系统作物生产力对全球变暖的响应与适应研究概况[A];作物逆境生理研究进展——中国作物生理第十次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2 张礼康;唐宝国;;稻麦双免双套连作方式及其对耕地质量的影响[A];江苏土壤肥料科学与农业环境[C];2004年
3 何震天;陈秀兰;;稻麦诱变育种的实践与体会[A];全国作物生物技术与诱变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范福利;左建传;顾圣兴;郝金松;孙连城;刘盛炀;;稻麦双套对土壤理化性状及作物生育特性的影响[A];江苏耕地质量建设论文集[C];2008年
5 姚杰;徐信武;吴章康;;用ATR技术跟踪稻麦草表面脱除SiO_2的过程[A];第十二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顾品强;徐相明;朱峰;过霁冰;王玲燕;;上海2015年秋季稻麦收种严重延误的气象因子分析及避灾对策[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4 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保障农业丰产增效[C];2016年
7 周晓双;姚霞;田永超;程涛;朱艳;曹卫星;;基于高光谱的稻麦叶面积指数监测研究[A];2014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8 杨建昌;杜永;刘辉;;长江下游稻麦周年超高产栽培途径与技术[A];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田永超;朱艳;曹卫星;戴廷波;薛利红;;基于冠层反射光谱的稻麦生长状况及产量品质监测[A];’2003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10 倪桢源;王文青;王瑛;;常熟市近20年来稻麦二熟肥料施用变化情况[A];江苏土壤肥料科学与农业环境[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刘金友;高邮:优质稻麦产销联合体让农民放心种粮[N];粮油市场报;2018年
2 李渊;稻麦化控防倒新技术节本增效显著[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9年
3 周密;“追肥总管”和“稻麦满分”[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8年
4 谭立云;“龙灯福连”对多种稻麦病害防效好[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8年
5 张行;“支书领头调结构”调出了什么?[N];宿迁日报;2017年
6 记者 陈兵;江苏稻麦抗倒伏技术实现增产与抗倒统一[N];农民日报;2017年
7 本报记者 赵雪;马铃薯价格低迷[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7年
8 ;劲丰:稻麦抗倒增产创新技术[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2年
9 记者 为华;稻麦最低收购价提高[N];扬州日报;2010年
10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 吴传万;稻麦倒伏原因及其预防对策[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杜永;黄淮地区稻麦周年超高产群体特征与调控技术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2 谭昌伟;稻麦主要调优栽培指标的遥感监测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3 王维;适度土壤干旱对稻麦碳氮营养运转的调节作用及其机理[D];扬州大学;2003年
4 黄爱军;江淮地区近50年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及稻麦生产响应特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5 石孝均;水旱轮作体系中的养分循环特征[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6 杭晓宁;稻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稻麦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先如;江苏沿海垦区稻麦周年优质高产高效技术研究[D];扬州大学;2018年
2 董晶晶;沼液替代化肥对稻麦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8年
3 车正;黄海分公司稻麦机械化生产技术提升空间探讨[D];扬州大学;2019年
4 周晓双;基于高光谱的稻麦叶面积指数监测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5 冷亚麟;丘陵地区稻麦周年施肥组合探析及应用[D];扬州大学;2014年
6 王丽;基于本体的稻麦联合收割机底盘虚拟装配工艺知识管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7 高洪伟;稻麦收获机型选型及其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8 陈楠楠;温度和二氧化碳升高对稻麦产量及生物量影响的整合分析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9 何震天;高邮农民采用稻麦新品种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王薇;基于高光谱的稻麦氮素营养监测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182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2718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