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磷对稻麦轮作农田磷流失影响及其磷投入阈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1 16:48
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不仅承担着粮食生产安全的重任,而且肩负着生态环境安全的艰巨使命。近年来,由于化学肥料的过量投入,巢湖流域农田土壤磷素日益累积,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日益增大。磷是水体富营养化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农田合理磷肥投入量,对于减少磷素流失、保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巢湖流域不同施磷量下,小麦与水稻的产量变化及其田径流水、田面水、淋溶水和土壤中磷的特征,旨在得出巢湖流域稻麦轮作下的施磷量对农田磷流失的影响以及农田磷肥投入阈值。研究结果表明:(1)水稻季施磷肥后,各处理的田面水总磷、可溶性总磷浓度均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整体上浓度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剧烈下降的趋势。在施入磷肥后的第一天,空白处理(T1)、优化施磷处理(T2)、优化施磷200%处理(T3)、优化施磷400%处理(T4)田面水总磷浓度出现峰值,分别为:0.798 mg/L、1.574 mg/L、2.755 mg/L和7.133mg/L。T1-T4各处理处理的田面水中可溶性总磷的浓度最大值分别为:0.327 mg/L、0.667mg/L、1.542 mg/L、3.933 mg/L。一周之后,各...
【文章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农田面源污染现状
1.1.1 国外农田面源污染现状
1.1.2 国内农田面源污染现状
1.2 磷对农田面源污染的贡献
1.2.1 农田磷素的投入与累积
1.2.2 磷对农田面源污染的贡献
1.3 农田面源污染中磷环境阈值研究进展
1.3.1 施磷对稻麦产量的影响研究
1.3.2 农田面源污染中磷环境阈值研究进展
1.4 农田面源污染中磷的控制
1.4.1 源头控制措施
1.4.2 生物控制技术
1.4.3 物理-化学技术
1.4.4 农业管理措施
2 引言
2.1 选题依据与背景
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2.3.1 研究内容
2.3.2 研究方法
2.3.3 技术路线图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点概况
3.1.1 试验点简介
3.1.2 试验点土壤基本性状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设计
3.3 样品采集
3.3.1 径流水样的采集
3.3.2 淋溶水样的采集
3.3.3 田面水的采集
3.3.4 植株样的采集
3.3.5 土壤样品的采集
3.4 样品的分析测定方法
3.5 计算方法
3.6 数据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施磷量对稻田田面水总磷浓度的影响
4.2 施磷量对稻田田面水可溶性总磷浓度的影响
4.3 施磷量对稻麦轮作下磷素地表径流损失的影响
4.3.1 地表径流情况
4.3.2 施磷量对稻麦轮作下磷素地表径流流失的影响
4.4 施磷量对稻麦轮作下农田土壤磷素地下淋溶损失的影响
4.4.1 施磷量对稻田土壤地下淋溶水中的总磷浓度的影响
4.4.2 施磷量对稻田土壤地下淋溶水中的可溶性总磷浓度的影响
4.5 稻麦轮作下施磷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4.6 稻麦轮作下施磷量对作物磷素养分吸收量的影响
4.7 不同施磷量对稻麦轮作下农田土壤Olsen-P的影响分析
4.8 稻麦轮作下农田投入磷肥阈值研究
4.8.1 稻麦轮作下不同施磷量与作物产量之间的拟合关系研究
4.8.2 稻麦轮作下农田投入磷肥的环境阈值研究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研究生期间参加的国内学术会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获奖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化肥配施生物炭对稻田田面水氮磷流失风险影响[J]. 冯轲,田晓燕,王莉霞,欧洋,阎百兴,符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6(02)
[2]农田土壤磷的环境指标研究进展[J]. 龚娟,马友华,胡宏祥,吴靓,付碧玉,殷寒旭,田艳. 中国农学通报. 2016(02)
[3]太湖流域水稻生产的氮、磷投入阈值[J]. 李妍,席运官,张纪兵,张弛,田伟,王磊,田然,肖兴基. 江苏农业学报. 2015(05)
[4]巢湖流域氮磷面源污染与水华空间分布遥感解析[J]. 王雪蕾,王新新,朱利,马友华,吴传庆,王强,冯爱萍,陈敏鹏. 中国环境科学. 2015(05)
[5]利用DPeRS模型估算巢湖流域氨氮和化学需氧量的面源污染负荷[J]. 王雪蕾,吴传庆,冯爱萍,马友华,王新新,陈敏鹏. 环境科学学报. 2015(09)
[6]遥感在农业面源污染中的应用研究[J]. 付碧玉,马友华,吴靓,王雪蕾,王强,张笑宇,张维维,殷寒旭. 中国农学通报. 2015(05)
[7]滇池水污染治理的分析及思考[J]. 张志斌. 环境工程. 2014(12)
[8]农田面源污染监测技术与方法(英文)[J]. 吴靓,马友华,付碧玉,张维维,张笑宇,路青,殷寒旭.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4(12)
[9]稻田田面水氮磷素动态特征研究[J]. 宫亮,隽英华,王建忠,刘艳,孙文涛. 中国农学通报. 2014(20)
[10]复合型人工湿地处理农业面源污水试验[J]. 祝鹏,马友华,储茵. 宿州学院学报. 2014(07)
博士论文
[1]典型农田土壤磷素环境阈值研究[D]. 习斌.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硕士论文
[1]施肥方式对作物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D]. 王川.山东农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52124
【文章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农田面源污染现状
1.1.1 国外农田面源污染现状
1.1.2 国内农田面源污染现状
1.2 磷对农田面源污染的贡献
1.2.1 农田磷素的投入与累积
1.2.2 磷对农田面源污染的贡献
1.3 农田面源污染中磷环境阈值研究进展
1.3.1 施磷对稻麦产量的影响研究
1.3.2 农田面源污染中磷环境阈值研究进展
1.4 农田面源污染中磷的控制
1.4.1 源头控制措施
1.4.2 生物控制技术
1.4.3 物理-化学技术
1.4.4 农业管理措施
2 引言
2.1 选题依据与背景
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2.3.1 研究内容
2.3.2 研究方法
2.3.3 技术路线图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点概况
3.1.1 试验点简介
3.1.2 试验点土壤基本性状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设计
3.3 样品采集
3.3.1 径流水样的采集
3.3.2 淋溶水样的采集
3.3.3 田面水的采集
3.3.4 植株样的采集
3.3.5 土壤样品的采集
3.4 样品的分析测定方法
3.5 计算方法
3.6 数据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施磷量对稻田田面水总磷浓度的影响
4.2 施磷量对稻田田面水可溶性总磷浓度的影响
4.3 施磷量对稻麦轮作下磷素地表径流损失的影响
4.3.1 地表径流情况
4.3.2 施磷量对稻麦轮作下磷素地表径流流失的影响
4.4 施磷量对稻麦轮作下农田土壤磷素地下淋溶损失的影响
4.4.1 施磷量对稻田土壤地下淋溶水中的总磷浓度的影响
4.4.2 施磷量对稻田土壤地下淋溶水中的可溶性总磷浓度的影响
4.5 稻麦轮作下施磷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4.6 稻麦轮作下施磷量对作物磷素养分吸收量的影响
4.7 不同施磷量对稻麦轮作下农田土壤Olsen-P的影响分析
4.8 稻麦轮作下农田投入磷肥阈值研究
4.8.1 稻麦轮作下不同施磷量与作物产量之间的拟合关系研究
4.8.2 稻麦轮作下农田投入磷肥的环境阈值研究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研究生期间参加的国内学术会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获奖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化肥配施生物炭对稻田田面水氮磷流失风险影响[J]. 冯轲,田晓燕,王莉霞,欧洋,阎百兴,符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6(02)
[2]农田土壤磷的环境指标研究进展[J]. 龚娟,马友华,胡宏祥,吴靓,付碧玉,殷寒旭,田艳. 中国农学通报. 2016(02)
[3]太湖流域水稻生产的氮、磷投入阈值[J]. 李妍,席运官,张纪兵,张弛,田伟,王磊,田然,肖兴基. 江苏农业学报. 2015(05)
[4]巢湖流域氮磷面源污染与水华空间分布遥感解析[J]. 王雪蕾,王新新,朱利,马友华,吴传庆,王强,冯爱萍,陈敏鹏. 中国环境科学. 2015(05)
[5]利用DPeRS模型估算巢湖流域氨氮和化学需氧量的面源污染负荷[J]. 王雪蕾,吴传庆,冯爱萍,马友华,王新新,陈敏鹏. 环境科学学报. 2015(09)
[6]遥感在农业面源污染中的应用研究[J]. 付碧玉,马友华,吴靓,王雪蕾,王强,张笑宇,张维维,殷寒旭. 中国农学通报. 2015(05)
[7]滇池水污染治理的分析及思考[J]. 张志斌. 环境工程. 2014(12)
[8]农田面源污染监测技术与方法(英文)[J]. 吴靓,马友华,付碧玉,张维维,张笑宇,路青,殷寒旭.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4(12)
[9]稻田田面水氮磷素动态特征研究[J]. 宫亮,隽英华,王建忠,刘艳,孙文涛. 中国农学通报. 2014(20)
[10]复合型人工湿地处理农业面源污水试验[J]. 祝鹏,马友华,储茵. 宿州学院学报. 2014(07)
博士论文
[1]典型农田土壤磷素环境阈值研究[D]. 习斌.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硕士论文
[1]施肥方式对作物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D]. 王川.山东农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521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3152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