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灌在节水灌溉中的应用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1-05-11 18:07
沟灌作为地面灌溉方式的一种,在我国的农业灌溉中应用广泛,有着低成本、环保等优点,但受到其管理方式和技术要素选取等因素的影响,沟灌的灌溉效率并不高。近年来随着节水灌溉技术的不断发展,沟灌这种传统的灌溉方式也重新被重视,如宽垄沟灌、交替隔沟灌、覆膜沟灌和波涌沟灌等不同沟灌类型都有着各自的应用。沟灌技术的研究也在从灌水技术要素等微灌尺度向管理措施和评价体系等宏观尺度转变,使沟灌在节水灌溉技术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章来源】:农业与技术. 2020,40(08)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不同沟灌类型在节水灌溉中的应用
1.1 垄作沟灌
1.2 交替隔沟灌
1.3 覆膜沟灌
1.4 波涌沟灌
2 沟灌的发展方向
2.1 技术要素
2.2 田间管理
2.3 评价体系
3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交替隔沟灌溉制度对制种玉米耗水规律和产量的影响[J]. 漆栋良,胡田田,宋雪. 农业工程学报. 2019(14)
[2]旱期环境下农作物交替沟灌新技术应用研究[J]. 陈志超. 吉林水利. 2019(07)
[3]冬小麦垄作交替隔沟灌溉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李晓航,盛坤,杨丽娟,蒋志凯. 中国农学通报. 2016(33)
[4]农业用水效率与技术进步:基于中国农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佟金萍,马剑锋,王慧敏,秦腾,刘高峰. 资源科学. 2014(09)
[5]考虑水分再分布的沟灌入渗模拟与春小麦垄作沟灌合理垄宽[J]. 张新民,张吉孝,单鱼洋.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4(02)
[6]小麦、玉米一体化垄作沟灌对冬小麦生长特性的影响[J]. 高传昌,史尚,王兴,汪顺生,刘慧,孟鹏涛. 节水灌溉. 2014(03)
[7]地面灌溉田间灌水控制技术与设备研究进展[J]. 吴彩丽,许迪,白美健,李益农. 灌溉排水学报. 2013(06)
[8]覆膜方式对沟灌水分入渗影响[J]. 程东娟,霍自民,刘淑桥. 水利水电技术. 2013(06)
[9]小麦、玉米一体化垄作沟灌技术要素试验研究[J]. 高传昌,赵楠,汪顺生. 灌溉排水学报. 2013(02)
[10]沟灌土壤入渗参数和糙率估算及灌水技术要素组合研究[J]. 聂卫波,费良军,马孝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2(01)
博士论文
[1]覆膜侧渗沟灌及节水机理研究[D]. 张新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波涌沟灌与喷灌的节水效果研究[D]. 刘星星.山西农业大学 2014
[2]河西绿洲灌区春小麦垄作栽培产量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D]. 张永久.甘肃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81866
【文章来源】:农业与技术. 2020,40(08)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不同沟灌类型在节水灌溉中的应用
1.1 垄作沟灌
1.2 交替隔沟灌
1.3 覆膜沟灌
1.4 波涌沟灌
2 沟灌的发展方向
2.1 技术要素
2.2 田间管理
2.3 评价体系
3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交替隔沟灌溉制度对制种玉米耗水规律和产量的影响[J]. 漆栋良,胡田田,宋雪. 农业工程学报. 2019(14)
[2]旱期环境下农作物交替沟灌新技术应用研究[J]. 陈志超. 吉林水利. 2019(07)
[3]冬小麦垄作交替隔沟灌溉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李晓航,盛坤,杨丽娟,蒋志凯. 中国农学通报. 2016(33)
[4]农业用水效率与技术进步:基于中国农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佟金萍,马剑锋,王慧敏,秦腾,刘高峰. 资源科学. 2014(09)
[5]考虑水分再分布的沟灌入渗模拟与春小麦垄作沟灌合理垄宽[J]. 张新民,张吉孝,单鱼洋.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4(02)
[6]小麦、玉米一体化垄作沟灌对冬小麦生长特性的影响[J]. 高传昌,史尚,王兴,汪顺生,刘慧,孟鹏涛. 节水灌溉. 2014(03)
[7]地面灌溉田间灌水控制技术与设备研究进展[J]. 吴彩丽,许迪,白美健,李益农. 灌溉排水学报. 2013(06)
[8]覆膜方式对沟灌水分入渗影响[J]. 程东娟,霍自民,刘淑桥. 水利水电技术. 2013(06)
[9]小麦、玉米一体化垄作沟灌技术要素试验研究[J]. 高传昌,赵楠,汪顺生. 灌溉排水学报. 2013(02)
[10]沟灌土壤入渗参数和糙率估算及灌水技术要素组合研究[J]. 聂卫波,费良军,马孝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2(01)
博士论文
[1]覆膜侧渗沟灌及节水机理研究[D]. 张新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波涌沟灌与喷灌的节水效果研究[D]. 刘星星.山西农业大学 2014
[2]河西绿洲灌区春小麦垄作栽培产量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D]. 张永久.甘肃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818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3181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