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业工程论文 >

邢家渡灌区缆道式测流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1-07-20 03:11
  黄河作为我省最为重要的客水资源,为山东城乡工业、农业灌溉及居民生活用水提供了宝贵的水源。近年来,黄河的入境水量在逐年下降,可利用量呈减少趋势,水资源面临严峻形势,但在灌溉区却普遍存在水资源浪费、使用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如何合理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对改善地区用水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明渠测流对灌区的计划用水、合理计量以及改善灌区管理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进行高效、精准、便捷的测流是现在测流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在总结以往测流经验的基础上,本课题以邢家渡灌溉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现有的缆道测流技术,并结合了PLC控制技术、数据整编技术、组态监控技术等技术手段,研究设计了一套基于PLC和力控组态软件的测流监管系统。该系统的设计主要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设计方面,首先,根据现场渠道情况,结合缆道测技术,设计了测流系统的整体框架结构。并针对现有的测流设备入水打漂问题,进行了结构改进;其次,根据测流需要,本着经济可靠、性能稳定的原则,进行了测流相关仪器的选型与设计;最后,结合现场控制要求完成了控制部分设计选型。软件设计方面,首先,以实现测量结果精确性为目标,对测流算法进行了优化设计;其次,... 

【文章来源】:济南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邢家渡灌区缆道式测流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现场示意图

示意图,三角,实物,铅鱼


图如下图 3.5 所示。图 3.5 单线悬吊示意图针对这种情况,本系统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架构模式——三角形吊置法。首先,在鱼的腹部上选取两个合适的点作为平衡点,然后用“人字形”钢架将两点连接起来,后再用单线钢丝将其连接起来即可。支架整体与铅鱼形成三角形结构,这样既稳定,能解决铅鱼升降不能保持水平这一问题。具体图形如下图 3.6 所示。

流速仪,铅鱼,黄河水质,测流


图 3.7 LS25-3A 型流速仪紧凑,转动灵活,放水防沙性能良好,适用于在黄河水速仪,它的测速范围:0.04-10.0m/s,工作水深范围:速测量工作。铅鱼的前端,与铅鱼的躯体保持平行,这样,铅鱼入保持平行,保证了测流结果的准确性。量过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流速仪的入水以及一方面,很多测流数据都需要以铅鱼为载体。它既是支流水深的工具之一。安装在铅鱼尾翼测,铅鱼在入水过程中,入水检测装的托盘和铅鱼母体之间安装了渠底探测装置,作为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简介与应用[J]. 王小祥.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6(10)
[2]水文测流缆道塔架基础、地锚承载力设计实例分析[J]. 白宁,刘丙贺.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02)
[3]水文测量误差成因分析及对策[J]. 黄铁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16(01)
[4]关于城市河道清淤工作的探讨[J]. 汪巧丽.  现代经济信息. 2014(16)
[5]编码器的应用现状分析与展望[J]. 刘涛.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23)
[6]浮标测流方法改进研究[J]. 梅超,潘红忠,徐小婷.  人民珠江. 2014(03)
[7]A fast improved fat tree encoder for wave union TDC in an FPGA[J]. 沈奇,赵雷,刘树彬,廖胜凯,祁宾祥,胡雪野,彭承志,安琪.  Chinese Physics C. 2013(10)
[8]渠道及沟道简易测流方法探讨[J]. 张思强.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3(08)
[9]关于利用缆道测验的经验探讨[J]. 李登民,王立国.  中外企业家. 2013(19)
[10]有限垂线数对断面流量产生的误差[J]. 张红艳,冯持,孙建儒.  东北水利水电. 2012(03)

硕士论文
[1]基于超声波的液位测量装置设计[D]. 刘唐唐.西安工业大学 2016
[2]AFS型吊箱式缆道自动化测流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杨红星.太原理工大学 2016
[3]小开河引黄闸智能测流系统研究[D]. 陈意.济南大学 2015
[4]明渠自动量水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王晓杰.太原理工大学 2011
[5]流速—水位法测量明渠断面流量[D]. 陈国伟.浙江大学 2009
[6]基于ARM的缆道水文测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李培培.华东交通大学 2009
[7]YKYC-200型遥控遥测吊箱缆道测验系统开发研制[D]. 孙世雷.山东大学 2006
[8]明渠流量测量的关键技术研究[D]. 蔡甫款.浙江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920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32920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a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