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输送装置的设计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30 22:20
马铃薯收获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欧美等地区的马铃薯收获机已经实现了机械化与自动化的结合,大大地减轻了劳动者的工作强度。目前国内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械研究还比较少,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马铃薯收获机械的结构和工作特点进行研究与讨论,设计了4UL-3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侧向升运输送装置实现了边收获边收集的目的。研究内容如下:(1)确定了升运输送装置的整体设计方案及总体结构,确定输送系统零部件的结构参数,主要包括传动带、带轮、输送托板和连接辊等。(2)设计了动力传动系统,并根据输送系统的结构参数进行了动力系统的计算,根据输送量的大小及受力的情况计算了液压缸的参数。(3)以SolidWorks为三维建模平台,对输送系统零部件及整体结构进行了三维实体建模、装配。(4)利用SolidWorksSimulation对带轮进行了静态力学仿真分析,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文章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发展趋势
1.4 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输送装置结构及工作原理
2.1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输送装置整体方案的确定
2.2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输送装置总体结构及原理
2.2.1 输送装置总体结构
2.2.2 输送装置工作原理及状态
2.2.3 输送装置的基本参数
3 整体及关键零部件的设计
3.1 整体设计
3.2 传动及输送系统的设计
3.2.1 传动方式的设计
3.2.2 带轮及同步带的设计
3.2.3 传动链的设计
3.2.4 输送托板的设计
3.3 动力系统的设计
3.3.1 动力源的确定
3.3.2 驱动功率的计算及马达参数的确定
3.4 液压缸参数的计算及选用
3.4.1 —级液压缸的计算及选用
3.4.2 二级液压缸的计算及选用
3.4.3 三级液压缸的计算及选用
3.5 小结
4 马铃薯收获机输送装置关键零部件的仿真分析
4.1 有限元法简介
4.2 带轮的有限元分析
4.3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铃薯收获机械发展探讨[J]. 高明珠,刘鹏霞,康清华,雷明成.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1(21)
[2]我国“十二五”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思考[J]. 刘恒新. 中国农机化. 2011(05)
[3]基于SolidWorks Simulation的有限元分析方法[J]. 陈永当,任慧娟,武欣竹. 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 2011(09)
[4]马铃薯收获机械发展研究[J]. 王福义.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0(12)
[5]基于SolidWorks设计及有限元分析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J]. 周学斌,何东升,黄大新,杨秀琴. 科技信息. 2008(31)
[6]4M-2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传动系统的研究[J]. 李维科.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08(05)
[7]国内外马铃薯机械的发展概况[J]. 宋言明,王芬娥. 农机化研究. 2008(09)
[8]我国马铃薯生产影响因素分析[J]. 李勤志,马文杰,冯中朝. 农业技术经济. 2008(03)
[9]在2008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上的讲话[J]. 危朝安. 中国马铃薯. 2008(02)
[10]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探研[J]. 杨文勇. 农机科技推广. 2008(05)
博士论文
[1]长距离平面转变带式输送机关键设计技术研究[D]. 朴香兰.吉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单行牵引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研究与设计[D]. 宋言明.甘肃农业大学 2008
[2]带式输送机动态张紧装置的设计与研制[D]. 李宜海.西安理工大学 2007
[3]小型轮式甘蔗收获机总体研究及车架的设计分析[D]. 曾志强.广西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12230
【文章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发展趋势
1.4 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输送装置结构及工作原理
2.1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输送装置整体方案的确定
2.2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输送装置总体结构及原理
2.2.1 输送装置总体结构
2.2.2 输送装置工作原理及状态
2.2.3 输送装置的基本参数
3 整体及关键零部件的设计
3.1 整体设计
3.2 传动及输送系统的设计
3.2.1 传动方式的设计
3.2.2 带轮及同步带的设计
3.2.3 传动链的设计
3.2.4 输送托板的设计
3.3 动力系统的设计
3.3.1 动力源的确定
3.3.2 驱动功率的计算及马达参数的确定
3.4 液压缸参数的计算及选用
3.4.1 —级液压缸的计算及选用
3.4.2 二级液压缸的计算及选用
3.4.3 三级液压缸的计算及选用
3.5 小结
4 马铃薯收获机输送装置关键零部件的仿真分析
4.1 有限元法简介
4.2 带轮的有限元分析
4.3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铃薯收获机械发展探讨[J]. 高明珠,刘鹏霞,康清华,雷明成.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1(21)
[2]我国“十二五”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思考[J]. 刘恒新. 中国农机化. 2011(05)
[3]基于SolidWorks Simulation的有限元分析方法[J]. 陈永当,任慧娟,武欣竹. 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 2011(09)
[4]马铃薯收获机械发展研究[J]. 王福义.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0(12)
[5]基于SolidWorks设计及有限元分析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J]. 周学斌,何东升,黄大新,杨秀琴. 科技信息. 2008(31)
[6]4M-2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传动系统的研究[J]. 李维科.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08(05)
[7]国内外马铃薯机械的发展概况[J]. 宋言明,王芬娥. 农机化研究. 2008(09)
[8]我国马铃薯生产影响因素分析[J]. 李勤志,马文杰,冯中朝. 农业技术经济. 2008(03)
[9]在2008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上的讲话[J]. 危朝安. 中国马铃薯. 2008(02)
[10]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探研[J]. 杨文勇. 农机科技推广. 2008(05)
博士论文
[1]长距离平面转变带式输送机关键设计技术研究[D]. 朴香兰.吉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单行牵引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研究与设计[D]. 宋言明.甘肃农业大学 2008
[2]带式输送机动态张紧装置的设计与研制[D]. 李宜海.西安理工大学 2007
[3]小型轮式甘蔗收获机总体研究及车架的设计分析[D]. 曾志强.广西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122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3312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