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丘陵区塘坝灌溉能力估算及其演变特征
发布时间:2021-11-19 09:49
鉴于塘坝工程在江淮丘陵区蓄水灌溉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塘坝工程与作物种植结构发展历程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基于水量供需平衡分析的塘坝灌区灌溉能力概念及其计算模型,定量评估了江淮丘陵区不同年代的塘坝灌溉能力,揭示了塘坝灌溉能力的动态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江淮丘陵区全区塘坝灌溉能力在20世纪60年代达到峰值后,70~90年代呈显著下降趋势,至21世纪初有所回升。研究结果可为江淮丘陵区塘坝发展规划与灌溉制度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具有重要实际指导意义。
【文章来源】:人民长江. 2020,51(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江淮丘陵区不同年份塘坝数量与塘坝容量
江淮丘陵区粮食作物种植历史悠久,早在5 000 a前就有水稻和小麦种植。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有水稻、小麦、玉米、甘薯、大豆等,经济作物主要为棉花、油料、麻类等。该区习惯性种植水稻,水稻种植在区域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种植方式与播种面积直接关系区域作物灌溉需水量。该区水稻传统作物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至宋仁宗庆历年代(1048年),开始引进双季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1954年单季稻转为双季稻工作迅速开展后,该区双季稻种植面积于20世纪70年代达到高峰,水稻播种面积和水旱比随之显著提高。具体种植结构演变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淮丘陵区大力推广双季稻,导致水旱比持续提升,至20世纪70年代达到峰值,高达1.09,但随着70年代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农民生产自主性显著提升,种植结构多样化,旱作物种植比例逐年增加,水旱比直线下降,至21世纪初降为0.8;② 20世纪70年代起,江淮丘陵区一年三熟得以大力推广,导致农作物播种面积及复种次数显著提高,至21世纪初播种面积达到峰值346.2万hm2,复种指数达到2.16。3 作物灌溉需水量与塘坝灌区供水能力计算
为方便计算,江淮丘陵区各地市分别取一种水、旱代表作物。合肥、滁州、六安代表作物分别为中稻及小麦;巢湖代表作物为中稻及油菜;安庆代表作物为中稻及棉花。由式(2)可计算得到研究区主要种植作物各月需水量ETc,具体计算结果如图3所示。3.2 典型年耕地灌溉需水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江淮分水岭两侧易旱地区塘坝水资源调节作用与合理利用[J]. 曹秀清. 治淮. 2017(02)
[2]厄瓜多尔水资源规划中农业灌溉保证标准的选取[J]. 刘国强,李天元,吴三潮. 人民长江. 2016(13)
[3]江淮丘陵区干旱成因与减灾措施分析[J]. 于凤存,蒋尚明,金菊良,曹秀清,许浒. 人民长江. 2016(07)
[4]基于多源遥感数据陆面大气水汽反演的物理统计算法研究[J]. 王永前,施建成,王皓,冯文兰,王雁君.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6(01)
[5]作物实时灌溉预报中有效降雨量的计算方法[J]. 马建琴,何胜,郝秀平. 人民黄河. 2015(05)
[6]江淮丘陵及下游平原区水保分区防治途径探讨[J]. 周航,袁洪州,张陆军,臧贵敏,苏翔. 人民长江. 2013(19)
[7]基于径流曲线数模型的江淮丘陵区塘坝复蓄次数计算模型[J]. 蒋尚明,金菊良,许浒,曹秀清,吴成国. 农业工程学报. 2013(18)
[8]基于水量供需平衡分析的江淮丘陵区塘坝灌区抗旱能力评价[J]. 金菊良,原晨阳,蒋尚明,许浒. 水利学报. 2013(05)
[9]塘坝工程在江淮丘陵区旱灾防治中的作用[J]. 王庆,蒋尚明,金菊良,许浒. 上海国土资源. 2012(01)
[10]塘和湿地技术在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组合模式探讨[J]. 陈庆锋,单保庆,马君健,高新国,丁世刚,张冲.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08(04)
硕士论文
[1]江淮丘陵区塘坝灌区抗旱能力评价[D]. 原晨阳.合肥工业大学 2013
[2]江淮丘陵易旱地区塘坝系统可供水量的计算研究[D]. 王庆.合肥工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04793
【文章来源】:人民长江. 2020,51(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江淮丘陵区不同年份塘坝数量与塘坝容量
江淮丘陵区粮食作物种植历史悠久,早在5 000 a前就有水稻和小麦种植。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有水稻、小麦、玉米、甘薯、大豆等,经济作物主要为棉花、油料、麻类等。该区习惯性种植水稻,水稻种植在区域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种植方式与播种面积直接关系区域作物灌溉需水量。该区水稻传统作物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至宋仁宗庆历年代(1048年),开始引进双季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1954年单季稻转为双季稻工作迅速开展后,该区双季稻种植面积于20世纪70年代达到高峰,水稻播种面积和水旱比随之显著提高。具体种植结构演变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淮丘陵区大力推广双季稻,导致水旱比持续提升,至20世纪70年代达到峰值,高达1.09,但随着70年代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农民生产自主性显著提升,种植结构多样化,旱作物种植比例逐年增加,水旱比直线下降,至21世纪初降为0.8;② 20世纪70年代起,江淮丘陵区一年三熟得以大力推广,导致农作物播种面积及复种次数显著提高,至21世纪初播种面积达到峰值346.2万hm2,复种指数达到2.16。3 作物灌溉需水量与塘坝灌区供水能力计算
为方便计算,江淮丘陵区各地市分别取一种水、旱代表作物。合肥、滁州、六安代表作物分别为中稻及小麦;巢湖代表作物为中稻及油菜;安庆代表作物为中稻及棉花。由式(2)可计算得到研究区主要种植作物各月需水量ETc,具体计算结果如图3所示。3.2 典型年耕地灌溉需水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江淮分水岭两侧易旱地区塘坝水资源调节作用与合理利用[J]. 曹秀清. 治淮. 2017(02)
[2]厄瓜多尔水资源规划中农业灌溉保证标准的选取[J]. 刘国强,李天元,吴三潮. 人民长江. 2016(13)
[3]江淮丘陵区干旱成因与减灾措施分析[J]. 于凤存,蒋尚明,金菊良,曹秀清,许浒. 人民长江. 2016(07)
[4]基于多源遥感数据陆面大气水汽反演的物理统计算法研究[J]. 王永前,施建成,王皓,冯文兰,王雁君.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6(01)
[5]作物实时灌溉预报中有效降雨量的计算方法[J]. 马建琴,何胜,郝秀平. 人民黄河. 2015(05)
[6]江淮丘陵及下游平原区水保分区防治途径探讨[J]. 周航,袁洪州,张陆军,臧贵敏,苏翔. 人民长江. 2013(19)
[7]基于径流曲线数模型的江淮丘陵区塘坝复蓄次数计算模型[J]. 蒋尚明,金菊良,许浒,曹秀清,吴成国. 农业工程学报. 2013(18)
[8]基于水量供需平衡分析的江淮丘陵区塘坝灌区抗旱能力评价[J]. 金菊良,原晨阳,蒋尚明,许浒. 水利学报. 2013(05)
[9]塘坝工程在江淮丘陵区旱灾防治中的作用[J]. 王庆,蒋尚明,金菊良,许浒. 上海国土资源. 2012(01)
[10]塘和湿地技术在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组合模式探讨[J]. 陈庆锋,单保庆,马君健,高新国,丁世刚,张冲.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08(04)
硕士论文
[1]江淮丘陵区塘坝灌区抗旱能力评价[D]. 原晨阳.合肥工业大学 2013
[2]江淮丘陵易旱地区塘坝系统可供水量的计算研究[D]. 王庆.合肥工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047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3504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