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水利用系数在不同年型的变化特征 ——以湖北省温峡口灌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1-12-30 07:50
灌溉水利用系数是一项评价和衡量灌溉效率和节水潜力的重要参考指标,该综合性指标反映了灌区工程质量、灌溉技术水平和农业灌溉用水管理水平。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旱涝灾害发生频率加剧,研究旱涝条件对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影响,对指导灌区用水管理、水资源高效利用、制定节水发展规划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湖北省钟祥市温峡口灌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气象数据研究了湖北省及钟祥市旱涝时空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通过田间试验探究了受旱受涝条件对根系生长及田间水利用系数的影响;采用考斯加科夫公式,基于.Net开发了渠系水利用系数测算软件,分析了不同旱涝年型下渠系水利用系数、田间水利用系数及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变化规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湖北省气象旱涝灾害频发,交替出现,整体有干旱加重趋势。夏季是湖北省旱涝灾害高频发生季节,湖北省春旱、夏旱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春涝、秋旱、秋涝、冬涝发生频率呈下降趋势。夏季是钟祥市旱涝灾害最频繁季节,该地区春旱、秋涝发生也较为频繁。(2)微根管法是一种适合动态观测根系生长的方法。旱涝胁迫条件对棉花根系扎根深度产生影响。花铃期对棉花施加旱涝胁迫后,正常组根系最大埋深约为55~60cm,受旱组根...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灌区所在位置图??2.2研究灌区概况与资料收集??
3.3.1.1旱涝年际趋势变化特征??SPEI表示12个月尺度的SPEI值,可用SPEI-12中每年12月份的值对湖北??省旱涝的年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如图3.1所示,取17个站点SPEI-12的均值,??可以得知湖北省在研究时间内旱涝变化的总体情况。??丨丨??-2??1961?1966?1971?1976?1981?1986?1991?1996?2001?2006?2011?2016??年份Year??图3.1湖北省1961 ̄2016年SPEI-12时间序列??根据图像可知,研究区在研宄时段内旱涝交替出现,其一元线性拟合方程为??Y=-0.006X+0.2047,说明湖北地区近56年来整体呈现出干旱化趋势。60年代初??期,SPEI多为正指数,表现出偏湿润的特征,随后于60年代后半期出现了一次??较为严重的干旱时期,从1965年6月至1967年8月指数出现了长时间负值的??现象,表现为湖北地区在该时段内出现大面积的轻旱至中旱现象。70年年代,旱??涝交替出现,呈现出较明显的干旱趋势。80年代,除个别年份(1981,1986)外,??研究区多数年份气候较为湿润,其中1983年6月至1984年6月出现了长时间??SPEI大于1.0的情况
?涝渍指数?线性(干旱指数)?线性(涝渍指数)??图3.2湖北省1961 ̄2016年春季区域旱涝状况??(2)夏季旱涝??近56年来,湖北省夏季SPEI干旱指数均值位于0—1.353之间波动,区域??干旱指标区间为[〇,1.353],线性拟合方程为y=0.0028x+0.1795。近56年中,共计??夏旱出现7次,其中比较严重的年份主要有1961、1968、1997及2005年。年代??际上,上世纪60年代干旱指数值为0.32,之后20年该值有所减小,进入上世纪??9〇年代后,数值迅速回升至60年代水平,并保持至今。??夏季SPEI平均值位于0.04 ̄1.43间,涝渍指数在(M.882间波动,呈微弱减??少趋势,其线性拟合方程为:y=-〇.〇〇26x?+?0.5356。夏季是湖北省涝渍灾害极易??发生的时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江汉和江南西部春玉米涝渍指标及风险评估[J]. 杨宏毅,霍治国,杨建莹,张桂香,吴立,范雨娴. 应用气象学报. 2017(02)
[2]棉花遭受涝渍胁迫后的快速恢复技术[J]. 徐道青,郑曙峰,王维,刘小玲,阚画春,陈敏. 安徽农业科学. 2016(25)
[3]京津冀地区旱涝空间特征及其对农业用水的影响[J]. 范琳琳,王红瑞,罗文兵,李亚龙,袁念念.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6(08)
[4]新疆干旱区田间水利用系数影响因素分析[J]. 周黎勇.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03)
[5]几种计算渠道渗漏损失的经验公式比较[J]. 肖雪,王修贵,谭丹,王兵,巴乾,白雪.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03)
[6]涝渍胁迫对棉花形态与产量的影响[J]. 钱龙,王修贵,罗文兵,吴琳. 农业机械学报. 2015(10)
[7]安庆市夏玉米涝渍灾害指标研究[J]. 康童茜,刘海,杨书运,汪海欧. 中国农学通报. 2015(06)
[8]基于两种潜在蒸散发算法的SPEI对中国干湿变化的分析[J]. 刘珂,姜大膀. 大气科学. 2015(01)
[9]高寒草甸植被细根生产和周转的比较研究[J]. 吴伊波,车荣晓,马双,邓永翠,朱敏健,崔骁勇. 生态学报. 2014(13)
[10]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法的渭河流域综合干旱分区研究[J]. 雷江群,黄强,王义民,刘登峰. 水利学报. 2014(05)
硕士论文
[1]陕西省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数据库构建与软件研制[D]. 徐国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2]内蒙古黄河南岸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测算分析与节水改造评价[D]. 梁天雨.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
[3]宝鸡峡灌区气象干旱特性分析及预测[D]. 苗正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4]山东省抗旱预案研究[D]. 王旭峰.山东大学 2005
[5]农田排水指标与排水工程最优规模的研究[D]. 李慧伶.武汉大学 2005
[6]旱情评价及抗旱减灾研究[D]. 姜德贵.合肥工业大学 2002
[7]大型灌区灌溉系统性能评价[D]. 白美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00
本文编号:3557772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灌区所在位置图??2.2研究灌区概况与资料收集??
3.3.1.1旱涝年际趋势变化特征??SPEI表示12个月尺度的SPEI值,可用SPEI-12中每年12月份的值对湖北??省旱涝的年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如图3.1所示,取17个站点SPEI-12的均值,??可以得知湖北省在研究时间内旱涝变化的总体情况。??丨丨??-2??1961?1966?1971?1976?1981?1986?1991?1996?2001?2006?2011?2016??年份Year??图3.1湖北省1961 ̄2016年SPEI-12时间序列??根据图像可知,研究区在研宄时段内旱涝交替出现,其一元线性拟合方程为??Y=-0.006X+0.2047,说明湖北地区近56年来整体呈现出干旱化趋势。60年代初??期,SPEI多为正指数,表现出偏湿润的特征,随后于60年代后半期出现了一次??较为严重的干旱时期,从1965年6月至1967年8月指数出现了长时间负值的??现象,表现为湖北地区在该时段内出现大面积的轻旱至中旱现象。70年年代,旱??涝交替出现,呈现出较明显的干旱趋势。80年代,除个别年份(1981,1986)外,??研究区多数年份气候较为湿润,其中1983年6月至1984年6月出现了长时间??SPEI大于1.0的情况
?涝渍指数?线性(干旱指数)?线性(涝渍指数)??图3.2湖北省1961 ̄2016年春季区域旱涝状况??(2)夏季旱涝??近56年来,湖北省夏季SPEI干旱指数均值位于0—1.353之间波动,区域??干旱指标区间为[〇,1.353],线性拟合方程为y=0.0028x+0.1795。近56年中,共计??夏旱出现7次,其中比较严重的年份主要有1961、1968、1997及2005年。年代??际上,上世纪60年代干旱指数值为0.32,之后20年该值有所减小,进入上世纪??9〇年代后,数值迅速回升至60年代水平,并保持至今。??夏季SPEI平均值位于0.04 ̄1.43间,涝渍指数在(M.882间波动,呈微弱减??少趋势,其线性拟合方程为:y=-〇.〇〇26x?+?0.5356。夏季是湖北省涝渍灾害极易??发生的时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江汉和江南西部春玉米涝渍指标及风险评估[J]. 杨宏毅,霍治国,杨建莹,张桂香,吴立,范雨娴. 应用气象学报. 2017(02)
[2]棉花遭受涝渍胁迫后的快速恢复技术[J]. 徐道青,郑曙峰,王维,刘小玲,阚画春,陈敏. 安徽农业科学. 2016(25)
[3]京津冀地区旱涝空间特征及其对农业用水的影响[J]. 范琳琳,王红瑞,罗文兵,李亚龙,袁念念.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6(08)
[4]新疆干旱区田间水利用系数影响因素分析[J]. 周黎勇.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03)
[5]几种计算渠道渗漏损失的经验公式比较[J]. 肖雪,王修贵,谭丹,王兵,巴乾,白雪.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03)
[6]涝渍胁迫对棉花形态与产量的影响[J]. 钱龙,王修贵,罗文兵,吴琳. 农业机械学报. 2015(10)
[7]安庆市夏玉米涝渍灾害指标研究[J]. 康童茜,刘海,杨书运,汪海欧. 中国农学通报. 2015(06)
[8]基于两种潜在蒸散发算法的SPEI对中国干湿变化的分析[J]. 刘珂,姜大膀. 大气科学. 2015(01)
[9]高寒草甸植被细根生产和周转的比较研究[J]. 吴伊波,车荣晓,马双,邓永翠,朱敏健,崔骁勇. 生态学报. 2014(13)
[10]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法的渭河流域综合干旱分区研究[J]. 雷江群,黄强,王义民,刘登峰. 水利学报. 2014(05)
硕士论文
[1]陕西省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数据库构建与软件研制[D]. 徐国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2]内蒙古黄河南岸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测算分析与节水改造评价[D]. 梁天雨.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
[3]宝鸡峡灌区气象干旱特性分析及预测[D]. 苗正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4]山东省抗旱预案研究[D]. 王旭峰.山东大学 2005
[5]农田排水指标与排水工程最优规模的研究[D]. 李慧伶.武汉大学 2005
[6]旱情评价及抗旱减灾研究[D]. 姜德贵.合肥工业大学 2002
[7]大型灌区灌溉系统性能评价[D]. 白美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00
本文编号:3557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3557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