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业工程论文 >

红麻芯杆乙酰化工艺及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7 12:41
  本文以红麻芯杆(Hibiscus cannabinus L.)作为实验对象,研究了红麻芯杆乙酰化工艺条件;不同增重率的红麻芯杆的尺寸稳定性;以及红麻芯杆的抗压性能。本文采用正交分析设计20种乙酰化工艺条件,分别得出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醋酸钾浓度对乙酰化增重率的影响,发现三个因素对红麻芯杆不同部位的影响程度均不同——对于红麻芯杆下部,其影响的顺序由大到小排序为:温度、时间、浓度;对于红麻芯杆上部,其顺序为:时间、温度、浓度。乙酰化红麻芯杆的吸水率和吸水径向膨胀率显著小于未乙酰化处理的红麻芯杆,且都是随着乙酰化效率的增大,呈现下降的趋势;乙酰化红麻芯杆的吸湿性和平衡含水率与未乙酰化处理的红麻芯杆相比也是显著降低,同时随着增重的增加而减小。经过SEM分析,乙酰化红麻芯杆的细胞结构遭到一定的破坏,细胞壁被腐蚀破坏,细胞间隙加大,且随着乙酰化效率的增大,破坏更严重,细胞间隙更大;经FT-IR分析,乙酰化红麻芯杆的亲水性官能团羟基大量减少,疏水的脂类官能团大量增加,并且随着乙酰化增重率增加,羟基数量不断减少,脂类官能团数量不断增加,这样促使红麻芯杆的表面极性大大降低;经X-射线衍射分析,乙酰化红麻...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红麻芯杆的相关研究
        1.2.1 纺织工业
        1.2.2 造纸工业
        1.2.3 人造板工业
        1.2.4 其他用途
    1.3 乙酰化改性研究进展
        1.3.1 木材乙酰化的主要途径
        1.3.2 木材乙酰化的反应机理
        1.3.3 木材乙酰化的研究概况
        1.3.4 非木材资源乙酰化的研究概括
    1.4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主要内容
2 红麻芯杆乙酰化工艺研究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设备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正交分析
        2.2.2 三因素对乙酰化红麻芯杆增重率的影响
        2.2.3 其他因素对乙酰化红麻芯杆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3 乙酰化红麻芯杆尺寸稳定性研究
    3.1 乙酰化对吸水率和吸水径向膨胀率的影响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设备
        3.1.3 实验方法
        3.1.4 结果分析
    3.2 乙酰化对吸湿性的影响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2.4 实验结果分析
    3.3 乙酰化对平衡含水率的影响
        3.3.1 实验材料
        3.3.2 实验仪器
        3.3.3 实验方法
        3.3.4 实验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乙酰化红麻芯杆结构表征
    4.1 X-射线衍射分析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1.3 实验方法
        4.1.4 测试原理
        4.1.5 实验结果分析
    4.2 FT-IR分析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2.4 实验原理
        4.2.5 实验结果分析
    4.3 SEM分析
        4.3.1 实验材料
        4.3.2 实验仪器
        4.3.3 实验方法
        4.3.4 实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乙酰化红麻芯杆抗压性能、接触角性能和耐腐性能研究
    5.1 抗压分析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仪器
        5.1.3 实验方法
        5.1.4 实验结果分析
    5.2 接触角分析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2.3 实验方法
        5.2.4 实验结果分析
    5.3 耐腐分析
        5.3.1 实验材料
        5.3.2 实验仪器
        5.3.3 实验方法
        5.3.4 实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7368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37368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4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