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地隙通用底盘的棉花打顶机设计
发布时间:2023-02-10 19:40
棉花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其产量居世界首位。然而,由于技术相对落后,目前国内棉花打顶依然以人工处理为主。人工打顶不仅劳动强度高、劳动力需求大,而且工作效率低、耽误生产时间,从而影响了棉花的产量。我国现有的后悬挂式棉花打顶机又存在打顶效率低、棉田通过性差、棉株损伤严重等缺点。随着我国棉花生产的日益集中以及劳动力成本的逐渐提高,实现机械化高效打顶的呼声越发高涨。因此研制开发一种棉田通过性强、作业效率高、工作稳定可靠的新型棉花打顶机,对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针对上述现状,本课题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高地隙通用底盘的棉花打顶机。该打顶机采用高地隙自走式结构,大大提高了在棉田中的通过性和机动性;采用割刀水平旋转的打顶方式,提高了棉花打顶质量;打顶割刀高度、行距可调,适应不同生长时期的打顶需求;通用底盘一车多用,降低生产成本。本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1)分析国内外棉花打顶机械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总结归纳国内外棉花打顶技术与设备的发展概况以及工作特点; (2)根据我国棉田种植模式的发展趋势以及农机、农艺相结合作业要求,确定了基于高地隙通用底盘的棉花打顶机的整体设...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棉花打顶机的研究现状
1.2.2 国外棉花打顶机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 课题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课题研究方法
2 基于高地隙通用底盘的棉花打顶机设计
2.1 总体结构
2.2 工作原理
2.3 主要工作参数
3 关键部件的设计及选型
3.1 高地隙通用底盘的设计
3.1.1 动力输出系统设计
3.1.2 动力传递系统的设计
3.1.2.1 变速箱的设计及选型
3.1.2.2 分动箱的设计及选型
3.1.2.3 车桥的设计
3.2 棉花打顶装置的设计
3.2.1 整体结构
3.2.2 工作原理
3.2.3 升降机构设计
3.2.4 升降调节油缸计算及选型
3.2.5 割刀器的设计
3.2.5.1 切割方式的选择
3.2.5.2 割刀转速试验及理论转速计算
3.2.6 割刀马达的选型
3.2.7 传动机构的设计
4 液压系统设计
4.1 液压回路设计
4.2 液压泵选型
4.3 液压油管设计
5 虚拟样机三维建模与分析
5.1 技术背景
5.2 棉花打顶机虚拟装配
5.3 工作部件的运动仿真与分析
5.4 关键部件的有限元分析
5.4.1 ANSYS 简介
5.4.2 创建有限元模型
5.4.3 结果与分析
6 样机的试制和割刀参数试验
6.1 割刀试验台的制作
6.2 割刀参数确定试验
6.2.1 割刀转速试验
6.2.2 割刀角度试验
6.3 棉花打顶机样机的试制
7 结论与建议
7.1 工作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以及专利
本文编号:3739794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棉花打顶机的研究现状
1.2.2 国外棉花打顶机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 课题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课题研究方法
2 基于高地隙通用底盘的棉花打顶机设计
2.1 总体结构
2.2 工作原理
2.3 主要工作参数
3 关键部件的设计及选型
3.1 高地隙通用底盘的设计
3.1.1 动力输出系统设计
3.1.2 动力传递系统的设计
3.1.2.1 变速箱的设计及选型
3.1.2.2 分动箱的设计及选型
3.1.2.3 车桥的设计
3.2 棉花打顶装置的设计
3.2.1 整体结构
3.2.2 工作原理
3.2.3 升降机构设计
3.2.4 升降调节油缸计算及选型
3.2.5 割刀器的设计
3.2.5.1 切割方式的选择
3.2.5.2 割刀转速试验及理论转速计算
3.2.6 割刀马达的选型
3.2.7 传动机构的设计
4 液压系统设计
4.1 液压回路设计
4.2 液压泵选型
4.3 液压油管设计
5 虚拟样机三维建模与分析
5.1 技术背景
5.2 棉花打顶机虚拟装配
5.3 工作部件的运动仿真与分析
5.4 关键部件的有限元分析
5.4.1 ANSYS 简介
5.4.2 创建有限元模型
5.4.3 结果与分析
6 样机的试制和割刀参数试验
6.1 割刀试验台的制作
6.2 割刀参数确定试验
6.2.1 割刀转速试验
6.2.2 割刀角度试验
6.3 棉花打顶机样机的试制
7 结论与建议
7.1 工作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以及专利
本文编号:37397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3739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