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镫口扬水灌区总干渠泥沙淤积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2 11:30
内蒙古镫口扬水灌区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大型灌区,是自治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灌区的渠系骨干工程均为上世纪建设,经多年股役后,渠道淤积严重。而且近年来,由于黄河来水量大幅减少以及国家对黄河沿线用水量的调控,加之黄河支流本身水沙条件影响,造成取水口处河槽因淤积严重而抬高,因此,总干渠泵站运行进入从淤积严重——高水位、小流量运行——淤积加重的恶性循环模式。为了提高灌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影响总干渠泥沙淤积的各因素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治淤措施与对策,提高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全面发挥灌区的重要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的主要成果有:1.进入总干渠的泥沙中大于50μm的粗砂占总沙量的1/5,这部分泥沙是造成总干渠泥沙淤积的原因之一2.在水沙条件稳定的情况下,泵站取水口前的淤积厚度不仅与停泵时长成正,同时受停泵时间客观影响。3.随着泵站的运行,在一定的含沙量下,存在一定的不冲不淤临界流量。4.在总干渠土合气桥至五当沟和泵站出水口至东富桥淤积段中,以土合气桥至五当沟尤为突出,由于该断面自身的水力要素,造成流速低,淤积加重,需要对该段落渠道和底坡进行重新改造。5.通过在泵站进水口设置以叠梁闸门为主的工程...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泥沙淤积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实验设计与方法
2.1 实验区概况
2.2 实验设计
2.3 测试方法
3 取水口来沙特性
3.1 取水口前泥沙淤积状况
3.2 总干渠黄河泥沙成分分析
3.3 影响取水口泥沙入渠相关因素分析
3.3.1 流量对取水口泥沙淤积的影响
3.3.2 黄河推移质泥沙与取水口泥沙淤积的相关性
3.3.3 泵站位置、灌水周期对入渠泥沙量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含沙量及颗粒特性
4.1 含沙量变化特征
4.2 悬沙粒径变化特征
4.3 床沙粒径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总干渠的泥沙运移特性
5.1 泥沙沉速
5.1.1 悬移质泥沙沉速计算
5.1.2 推移质泥沙沉速计算
5.2 泥沙起动流速
5.2.1 床沙起动流速
5.2.2 床沙悬移流速
5.2.3 U、Us和Uc三者间的关系变化
5.2.4 含沙量与各因素间的相关性
5.3 本章小结
6 总干渠泥沙输移特性及冲淤状态
6.1 挟沙能力及冲淤变化
6.2 总干渠冲淤状态
6.2.1 实测淤积厚度
6.2.2 实测淤积厚度与计算淤积厚度对比
6.3 本章小结
7 总干渠泥沙淤积原因及防治措施
7.1 总干渠淤积原因
7.1.1 来量对总干渠泥沙淤积影响
7.1.2 泵站主要运行期和黄河高含沙期重合
7.1.3 总干渠现状渠底坡降小且顺逆坡变化频繁
7.1.4 断面形状变化
7.1.5 水流挟沙能力不足
7.1.6 人为及管理协调问题
7.2 总干渠防淤措施
7.2.1 工程措施
7.2.2 管理措施
8 结论
9 展望
10 现状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779145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泥沙淤积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实验设计与方法
2.1 实验区概况
2.2 实验设计
2.3 测试方法
3 取水口来沙特性
3.1 取水口前泥沙淤积状况
3.2 总干渠黄河泥沙成分分析
3.3 影响取水口泥沙入渠相关因素分析
3.3.1 流量对取水口泥沙淤积的影响
3.3.2 黄河推移质泥沙与取水口泥沙淤积的相关性
3.3.3 泵站位置、灌水周期对入渠泥沙量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含沙量及颗粒特性
4.1 含沙量变化特征
4.2 悬沙粒径变化特征
4.3 床沙粒径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总干渠的泥沙运移特性
5.1 泥沙沉速
5.1.1 悬移质泥沙沉速计算
5.1.2 推移质泥沙沉速计算
5.2 泥沙起动流速
5.2.1 床沙起动流速
5.2.2 床沙悬移流速
5.2.3 U、Us和Uc三者间的关系变化
5.2.4 含沙量与各因素间的相关性
5.3 本章小结
6 总干渠泥沙输移特性及冲淤状态
6.1 挟沙能力及冲淤变化
6.2 总干渠冲淤状态
6.2.1 实测淤积厚度
6.2.2 实测淤积厚度与计算淤积厚度对比
6.3 本章小结
7 总干渠泥沙淤积原因及防治措施
7.1 总干渠淤积原因
7.1.1 来量对总干渠泥沙淤积影响
7.1.2 泵站主要运行期和黄河高含沙期重合
7.1.3 总干渠现状渠底坡降小且顺逆坡变化频繁
7.1.4 断面形状变化
7.1.5 水流挟沙能力不足
7.1.6 人为及管理协调问题
7.2 总干渠防淤措施
7.2.1 工程措施
7.2.2 管理措施
8 结论
9 展望
10 现状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7791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3779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