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7-12 08:41
【目的】近年来,化肥的投入使我国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大幅提高,但是化肥的过量施用也导致了土壤及生态环境一系列的问题。此外,我国有机物料的种类与数量不断丰富,而循环利用率较低,因此,开展有机物料农田投入对作物增产和氮肥替代能力的研究十分重要。【方法】本研究基于文献查阅,收集并整理了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在不同施肥处理(不施肥对照、化肥、有机肥、有机无机肥配施)下的相关试验数据(试验年限≤5),旨在比较不同施肥处理下三大粮食作物的产量差异,并明确化肥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下的氮肥用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结果】化肥、有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较对照分别增产58.7%、32.1%和61.8%;与化肥处理相比,有机肥处理的作物产量无显著变化,而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显著提高作物产量(7.4%),且不同的作物类型均表现出相似的规律。对同时设置对照、化肥、有机肥、有机无机肥配施4个处理的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表明,4个处理的作物平均产量分别为4778、7000、6009和7422 kg/hm2。与对照相比,施肥显著提高了作物产量,化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显著高于有机肥处理。同时...
【文章来源】: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0,26(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农田氮肥施用现状、问题及趋势[J]. 巨晓棠,谷保静.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04)
[2]中国农业土地利用管理对土壤固碳减排潜力的影响[J]. 王小彬,武雪萍,赵全胜,邓祥征,蔡典雄. 中国农业科学. 2011(11)
[3]中国有机肥料养分资源潜力和环境风险分析[J]. 刘晓燕,金继运,任天志,何萍. 应用生态学报. 2010(08)
[4]沼渣与化肥配施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祝延立,那伟,庞凤仙,张永峰.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2)
[5]不同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 张小莉,孟琳,王秋君,罗佳,黄启为,徐阳春,杨兴明,沈其荣. 应用生态学报. 2009(03)
[6]养分资源综合管理与中国粮食安全[J]. 王激清,马文奇,江荣风,张福锁. 资源科学. 2008(03)
[7]长期施用有效微生物肥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 同小娟,李俊,李维炯. 华北农学报. 2007(06)
[8]水稻沼液浸种及沼肥综合利用示范研究初报[J]. 朱国美. 安徽农学通报. 2007(22)
[9]近20年来中国大陆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J]. 黄耀,孙文娟. 科学通报. 2006(07)
[10]我国有机肥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J]. 黄鸿翔,李书田,李向林,姚杰,曹卫东,王敏,刘荣乐. 土壤肥料. 2006(01)
本文编号:3279582
【文章来源】: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0,26(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农田氮肥施用现状、问题及趋势[J]. 巨晓棠,谷保静.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04)
[2]中国农业土地利用管理对土壤固碳减排潜力的影响[J]. 王小彬,武雪萍,赵全胜,邓祥征,蔡典雄. 中国农业科学. 2011(11)
[3]中国有机肥料养分资源潜力和环境风险分析[J]. 刘晓燕,金继运,任天志,何萍. 应用生态学报. 2010(08)
[4]沼渣与化肥配施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祝延立,那伟,庞凤仙,张永峰.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2)
[5]不同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 张小莉,孟琳,王秋君,罗佳,黄启为,徐阳春,杨兴明,沈其荣. 应用生态学报. 2009(03)
[6]养分资源综合管理与中国粮食安全[J]. 王激清,马文奇,江荣风,张福锁. 资源科学. 2008(03)
[7]长期施用有效微生物肥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 同小娟,李俊,李维炯. 华北农学报. 2007(06)
[8]水稻沼液浸种及沼肥综合利用示范研究初报[J]. 朱国美. 安徽农学通报. 2007(22)
[9]近20年来中国大陆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J]. 黄耀,孙文娟. 科学通报. 2006(07)
[10]我国有机肥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J]. 黄鸿翔,李书田,李向林,姚杰,曹卫东,王敏,刘荣乐. 土壤肥料. 2006(01)
本文编号:32795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279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