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14个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测定及遗传力分析

发布时间:2024-12-26 04:39
  本试验利用8个被测系作为父本(P1),6个测验种作为母本(P2),均为玉米常用自交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P2×P1共组配了48个杂交组合,并将48个杂交组合及14个玉米自交系按随机区组3次重复进行试验,调查了植株性状株高及穗位高,果穗性状穗长、穗行数、百粒重、秃尖长、出籽率、行粒数、单穗产量等共9个性状,通过对14个玉米自交系上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及遗传力的研究,并结合典型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植株性状与产量性状间的相关程度,为玉米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禾田1号母本(B2)是单穗产量一般配合力表现最高且其他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也较高的自交系,其杂交后代具有果穗长、穗行数多、行粒数多、秃尖短、百粒重高、出籽率高的优良性状,缺点是植株较高、穗位较高,从综合角度看,它是具有最大利用潜力的自交系;禾田4号母本(B1)的单穗产量一般配合力表现较好,且大部分产量构成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为正值,具有一定的可应用前景。(2)综合植株性状及产量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分析得出,德美亚3号母本(A1)×...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玉米的起源与发展
    1.2 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1.2.1 国外玉米种质研究现状
        1.2.2 国内玉米种质研究现状
    1.3 玉米杂种优势的利用
    1.4 配合力的分析方法及研究现状
        1.4.1 配合力的概念
        1.4.2 配合力的分析方法
        1.4.3 配合力的研究现状
    1.5 遗传力的估算方法及研究现状
        1.5.1 遗传力的概念
        1.5.2 遗传力的估算方法
        1.5.3 遗传力的研究现状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7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4 分析及统计方法
        2.4.1 方差分析
        2.4.2 配合力分析
        2.4.3 遗传力分析
        2.4.4 相关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配合力方差分析
        3.1.1 株高、穗位高配合力方差分析
        3.1.2 产量性状配合力方差分析
    3.2 植株性状配合力分析
        3.2.1 株高、穗位高一般配合力分析
        3.2.2 株高、穗位高特殊配合力分析
    3.3 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3.3.1 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分析
        3.3.2 产量性状特殊配合力分析
    3.4 各性状遗传力的分析
    3.5 各性状相关分析
        3.5.1 产量性状相关分析
        3.5.2 植株性状与产量性状相关分析
4 讨论
    4.1 被测系的育种潜力评价
    4.2 被测种质选系策略探讨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40205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40205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e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