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酸钠寡糖(Alginate oligosaccharides,AOS)是一种新型多功能植物调节剂。为了解其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2017~2018年度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武功试验站以小麦新品种农大1108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在小麦不同生长发育期(返青期、拔节期和孕穗期)喷施不同浓度的海藻酸钠寡糖(0 mg·kg~(-1)(CK)、25 mg·kg~(-1)、50 mg·kg~(-1)、100mg·kg~(-1)),研究其对小麦株高、功能叶净光合速率(Pn)、产量和籽粒品质等的影响,以丰富海藻酸钠寡糖在小麦高产调优方面的理论,为海藻酸钠寡糖在小麦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如下:1.叶面喷施海藻酸钠寡糖对小麦株高和倒一叶叶面积有显著影响。拔节期株高较对照显著提高4.3%~8.0%,其中25 mg·kg~(-1)海藻酸钠寡糖处理比对照显著提高3.6 cm,增幅8.0%。不同生育期25 mg·kg~(-1)海藻酸钠寡糖处理倒一叶叶面积较对照增加1.2cm~2~3.9 cm~2,增幅16.8%~22.0%。2.叶面喷施海藻酸钠寡糖可显著提高小麦功能叶净光合速率。拔节期倒一叶和倒二叶净光合速率(Pn)分别比对照增加13.4%~31.2%和25.1%~177.8%,其中以25 mg·kg~(-1)效果尤为显著,倒一叶和倒二叶净光合速率(Pn)分别比对照增加31.2%和108.9%。3.叶面喷施海藻酸钠寡糖有一定增产效果,增产0.1%~4.1%。拔节期产量比对照增加-5.5%~4.1%,其中以喷施25 mg·kg~(-1)的海藻酸钠寡糖增产效果最为显著,增产324.0kg·hm~(-2),增产幅度4.1%;返青期和孕穗期分别增产0.7%~3.0%和0.1%~1.2%,但孕穗期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叶面喷施海藻酸钠寡糖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效应,主要影响其穗粒数,拔节期穗粒数比对照增加-8.9%~5.0%,其中以25 mg·kg~(-1)处理效果最为显著,穗粒数较对照增加5.0%;但对成穗数和千粒重效应不显著。4.拔节期叶面喷施海藻酸钠寡糖对小麦籽粒硬度有显著效应,对容重、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指标没有显著影响。拔节期籽粒硬度比对照增加0.6%~4.2%,其中25mg·kg~(-1)的海藻酸钠寡糖处理籽粒硬度达56.83 HI,比对照增加2.3 HI,增幅4.2%。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512.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我国小麦生产意义
1.1.3 陕西省小麦生产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寡糖的功能
1.2.2 寡糖的生物效应
1.2.3 海藻酸钠寡糖的生物效应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技术路线
2.5 试验测定指标及方法
2.5.1 土壤基础养分测定
2.5.2 个体质量和群体数量测定
2.5.3 小麦倒一叶叶面积测定
2.5.4 小麦功能叶净光合速率测定
2.5.5 小麦倒一叶叶绿素含量测定
2.5.6 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
2.5.7 小麦籽粒品质的测定
2.6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海藻酸钠寡糖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3.1.1 对小麦株高的影响
3.1.2 对小麦倒一叶叶面积的影响
3.1.3 对小麦次生根的影响
3.1.4 对小麦单株干重的影响
3.2 海藻酸钠寡糖对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3.2.1 对小麦倒一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2 对小麦倒一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3.2.3 对小麦倒二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3.3 海藻酸钠寡糖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3.1 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3.3.2 对小麦成穗数的影响
3.3.3 对小麦穗粒数的影响
3.3.4 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
3.4 海藻酸钠寡糖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3.4.1 对小麦营养品质的影响
3.4.2 对小麦磨粉品质的影响
3.4.3 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海藻酸钠寡糖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4.1.2 海藻酸钠寡糖对小麦功能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4.1.3 海藻酸钠寡糖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4.1.4 海藻酸钠寡糖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高友;张纯慎;苏益民;廖英丹;;高粱籽粒品质性状优势利用[J];辽宁农业科学;1987年03期
2 赵檀方;鲁啤大麦1号[J];山东农业科学;1988年04期
3 朱睦元;徐阿炳;俞志隆;袁妙葆;余建军;黄培忠;;大麦抗BYMV和籽粒品质的遗传研究[J];科技通报;1988年04期
4 张明生;大麦喷氮对籽粒中蛋白质与赖氨酸含量的影响[J];作物杂志;1989年04期
5 孙致良;吴兆苏;;近代小麦品种籽粒品质的演变及改良方向[J];莱阳农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6 吴世雄;黄书针;;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研究现状[J];福建稻麦科技;1989年01期
7 吴慧;胡大鹏;田巧凤;王广诚;张中宁;陈源;陈德华;张祥;;薏苡植株不同粒位籽粒品质性状的差异[J];江苏农业学报;2017年04期
8 杨天丽;龚菊声;孙伟杰;;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的研究进展[J];云南农业;2010年07期
9 Э.Д.Неттевич ,Н.С.Беркутова ,Л.Г.Погорелова ,王祥正;用电泳法研究小麦品种内籽粒品质的变异[J];麦类作物学报;1985年01期
10 王岳光,刘广田,王建设,李保云;不同组合方式对小麦遗传变异表现的影响──Ⅱ.籽粒品质性状的亲子相关及分离[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存军;区域性冬小麦籽粒蛋白含量遥感监测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董明辉;水稻穗上不同粒位籽粒品质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3 周冬琴;基于冠层反射光谱的水稻氮素营养与籽粒品质监测[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4 冯煦;小麦籽粒种皮色素成分的形成机制及种皮化学成分的解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5 王延召;玉米籽粒品质性状QTL定位及其遗传相关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
6 赵福成;甜玉米籽粒品质的基因型差异及其对环境的响应[D];扬州大学;2014年
7 魏良明;普通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的遗传及其近红外测定方法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8 徐建龙;应用重组自交系与近等基因导入系定位水稻数量性状位点[D];浙江大学;2001年
9 沈建辉;氮肥运筹对专用小麦氮素营养和籽粒品质形成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10 陆增根;弱筋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生理机制及调控指标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永俊;不同生育时期叶面喷施海藻酸钠寡糖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2 董文斌;大麦品质性状的差异性及籽粒品质与麦芽品质的相关性分析[D];扬州大学;2018年
3 张必达;冀中平原区不同小豆品种农艺性状及籽粒品质差异[D];河北农业大学;2018年
4 席淑媛;晋中麦区81个资源小麦品种的籽粒品质与面团质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4年
5 王君婵;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主要籽粒品质指标遥感预测模型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6 赵炜;81个资源小麦品种的籽粒品质与面包质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4年
7 张影;弱筋小麦宁麦9号籽粒品质的形成特性及调控研究[D];扬州大学;2003年
8 张珍珍;玉米籽粒品质相关性状的QTL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14年
9 杨勇;氮、磷、钾水平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及测定方法比较[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10 赵素贞;不同发育时期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的QTLs动态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
2724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724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