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基于海参养殖水体净化的益生菌筛选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0-04-05 17:05
【摘要】:集约化高密度的海参养殖方式导致养殖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微生态制剂因其实用性强、成本低、收益大、操作简易、不易形成二次污染等诸多优势在养殖业广泛应用,但也存在菌剂的专一性不强、不适宜海洋环境、活菌数降低、菌株配伍不适等问题。鉴于此现状,本研究筛选了适应海洋环境的益生菌,对其生长特点、对以弧菌为主的病原菌群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养殖水体的净化能力进行研究。根据各单菌特点,构建复合菌群,开发新型微生态制剂,减少海参腐皮病的发生,解决海参养殖过程中的水体污染问题。首先,从A、B、C三组液态样品及海参养殖池塘底泥样品中筛选出的8株益生菌,经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RNA基因测序分别确定为:Lactobacillus buchneri Y1、Acetobacter pasteurianus Y2、Sphingomonas sp.Y3、Lactobacillus casei Y4、Bacillus subtilis Y5、Bacillus velezensis Y6、Kerstersia gyiorum Y7、Pediococcus pentosaceus Y8。考察了8株菌与海洋来源的Bacillus subtilis DL11-11在基础培养基及简化海水培养基中的菌体浓度及活菌数变化规律并对其生长参数进行动力学分析,Acetobacter pasteurianus Y2极不适宜用简化海水基培养,其他海洋益生菌均可用简化海水培养基培养,特别是Sphingomonas sp.Y3、Lactobacillus casei Y4、Bacillus subtilis Y5、Bacillus velezensis Y6。其次,从高温爆发后海参养殖池塘水样中富集病源菌群且经TCBS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并纯化,确定病源菌群中主要由Vibrio alginolyticus strain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strain组成,为我国海域常见的海参腐皮病的致病菌。纸片法确定了Y2、Y4、Y5、Y6、Y8和DL 11-11对病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随后,比较了培养基对海洋益生菌净化水质的能力的影响。基础培养基培养,Kerstersia gyiorum Y7亚硝态氮去除效率最高,为2.62 mg/L·d·10~8cfu。Bacillus subtilis DL11-11的氨氮去除效率最高,为0.11 mg/L·d·10~8cfu。Kerstersia gyiorum Y7的COD去除率最高。经简化海水培养基培养后,Sphingomonas sp.Y3亚硝态氮去除效率及氨氮去除效率最高,分别为3.82 mg/L·d·10~8cfu、0.37 mg/L·d·10~8cfu,同时COD去除率高。最后,根据前期对各海洋益生菌在基础培养基以及简化海水培养基中的生长特点及其相互作用、对病原菌群的抑制作用以及对氨氮、亚硝态氮、COD、浊度的影响设计两组不同的菌种组合。其中,基于基础培养基实验结果设计的4号复合菌群(Y1:Y3:Y4:Y5:DL11-11=5:3:3:2:1)通过基础培养基培养后,投入养殖废水后能有效降低氨氮、亚硝态氮及COD,且亚硝态氮去除效率和氨氮去除率最高,其中亚硝态氮去除效率可达3.35 mg/L·d·10~8cfu,较单菌处理可达到的最高去除效率(Kerstersia gyiorum Y7)提高了27.86%;氨氮去除效率可达0.14 mg/L·d·10~8cfu,较单菌处理可达到的最高去除效率(Bacillus subtilis DL11-11)提高了27.27%。基于简化海水培养基实验结果设计的B组合(Y1:Y3:Y4:DL11-11=3:1:1:5)能有效降解亚硝态氮及COD,A组合(Y3:Y4:Y5:Y6:Y7=2:5:3:3:5)能有效降解亚硝态氮及氨氮。但在亚硝态氮去除效率方面,A、B组合区别不大,处理5天的平均去除效率均可达4.26mg/L·d·10~8cfu,较单菌处理可达到的最高去除效率(Sphingomonas sp.Y3)提高了11.52%,较4号复合菌群提高了27.16%。A组合氨氮去除效率可达0.40 mg/L·d·108cfu,较单菌处理可达到的最高去除效率(Sphingomonas sp.Y3)提高了8.10%,较4号复合菌群提高了1.86倍,效率差异明显。可见,适应海洋环境的益生菌在水质净化方面较淡水培养的益生菌具有显著优势。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968.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帅;;关于海参养殖技术的几点思考[J];农家参谋;2019年05期

2 徐方向;韩晓;倪成男;王玉群;;春季海参养殖增产要点[J];科学养鱼;2019年04期

3 李志敏;阚建东;曹桂娟;李金璐;;海参养殖防控高温新举措[J];河北渔业;2019年05期

4 齐静宇;;海参养殖防控高温新举措[J];江西水产科技;2019年02期

5 曹媛媛;;关于海参养殖技术的几点思考[J];江西水产科技;2019年02期

6 雷鑫;;海参养殖水体病原微生物生物治理技术分析[J];河南农业;2017年29期

7 倪成男;赵江岸;谭达亮;王玉群;;夏季高温期海参养殖水体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J];科学养鱼;2017年06期

8 李欣瑶;;历经疯狂扩张,今年海参养殖面积狂减50%后,坚持的养户是否有钱挣?[J];当代水产;2016年10期

9 巩玉辉;陈翠翠;马玉X;梁晶晶;;微生态制剂在海参养殖中的应用[J];中国饲料;2012年08期

10 王学端;;贝壳装包造礁底播海参养殖试验[J];河北渔业;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东升;常亚青;迟爽;林祥睿;李华;顾晓飞;朱莹;;海参养殖池塘底泥修复细菌的分离与筛选[A];2012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海参健康高效养殖技术发展趋势及对策[A];2012第四届全国现代生态渔业与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汇总[C];2012年

3 李成;崔静;孙蕾;牛庆昌;马树瑞;丛丽娜;;海参益生菌的筛选、应用及活性物质的研究[A];全国第九届海洋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4 高悦勉;王芳;王顺全;;仿刺参与海湾扇贝混养的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5 李美真;徐智广;刘玮;王翔宇;;鼠尾藻切段离体培养营养繁殖试验[A];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张东升;迟爽;朱莹;;刺参池塘养殖水中异养菌周年变化[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梅宏;海参养殖如何实现绿色发展[N];中国海洋报;2019年

2 记者 智曼卿;这25家海参养殖单位给“大连海参”争脸啦[N];大连日报;2019年

3 杨文超 本报记者 姚慧;海参养殖户不再“望洋兴叹”[N];中国保险报;2018年

4 记者 张仁军;辽宁迅速应对海参养殖高温灾害[N];中国渔业报;2018年

5 本报记者 李勇;高温不退“热死”海参 辽宁海参养殖产业现“冰火两重天”[N];证券日报;2018年

6 本报记者 金昶;高温竟成灾害重创海参养殖[N];中国海洋报;2018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李敬伟;气温指数保险为海参养殖户撑起凉伞[N];中国保险报;2015年

8 新尚;海参养殖格局存在变数[N];中国渔业报;2012年

9 周娟娟;低迷行情困扰山东海参养殖户[N];中国渔业报;2013年

10 曲家乙;外企承揽大连海参养殖保险[N];中国渔业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琪;基于海参养殖水体净化的益生菌筛选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2 张正阳;基于LoRa的海参养殖区环境检测平台的设计[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9年

3 吕晓龙;海参养殖水体病原微生物生物治理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闫华忠;DY实业集团海参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5 曹竞;海洋硝化菌特性及其在海参养殖循环水处理中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6 劳军;交替假单胞杆菌RS-2、灿烂弧菌RS-8培养条件优化以及对海参养殖环境微生态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7 张健;海参循环水养殖系统建立及曝气生物滤池细菌多样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刘益宏;上市公司大型海水养殖项目融资方式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9 窦赫U,

本文编号:26152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6152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f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