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不同因子对岩扇贝摄食率、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22 18:28
【摘要】:岩扇贝(Crassadoma gigantea)作为2012年才引进我国的扇贝新品种,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人工育苗技术取得突破,成功繁育出子一代幼贝。目前国内尚未有岩扇贝摄食生理的相关研究报道,本实验研究了不同生态条件对岩扇贝幼贝摄食率、耗氧率及排氨率的影响,以期为岩扇贝的生理生态学研究提供依据,为人工育苗、成体养殖等生产实践提供指导。本文研究分两部分,一是采用开放式系统,对岩扇贝幼贝在不同温度、规格体重、饵料浓度和饵料种类条件下的摄食率及其摄食率的昼夜节律进行了研究;二是采用封闭式静水系统,对岩扇贝幼贝在不同温度、规格体重、盐度、pH下的耗氧率、排氨率及其耗氧率、排氨率的昼夜节律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岩扇贝幼贝摄食生理的研究结果:(1)温度对岩扇贝幼贝摄食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在实验温度6~22℃范围内,岩扇贝幼贝单位体重的摄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体重对岩扇贝幼贝摄食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岩扇贝幼贝单位体重的摄食率随体重的增大而升高;(3)岩扇贝幼贝对4种饵料的摄食率均差异极显著(P0.01),对4种单胞藻的摄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新月菱形藻湛江等边金藻扁藻小球藻,其中对湛江等边金藻和扁藻的摄食率差异显著(P0.05);(4)饵料浓度对岩扇贝幼贝摄食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在新月菱形藻为30×104 cells/mL浓度下岩扇贝幼贝的摄食率达到最大,小于或大于30×104cells/mL,其摄食率呈下降趋势,其中60×104 cells/mL和75×104 cells/mL之间的摄食率差异不显著(P0.05);(5)岩扇贝幼贝的摄食率均存在显著的昼夜变化(P0.05),一天中存在一个摄食最高峰——21:00,两个低峰——13:00和5:00,其中9:00、17:00、1:00三个时间点间的摄食率差异不显著(P0.05)。2.岩扇贝幼贝代谢生理的研究结果:(1)温度对岩扇贝幼贝耗氧率、排氨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在实验温度6~22℃范围内,岩扇贝幼贝单位体重的耗氧率、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体重对岩扇贝幼贝耗氧率、排氨率影响极显著(P0.01),经回归分析,体重(X)与耗氧率或排氨率(Y)均呈负相关幂指数关系:Y=aX-b,岩扇贝幼贝单位体重的耗氧率、排氨率随体重的增大而降低;(3)盐度对岩扇贝幼贝耗氧率、排氨率影响极显著(P0.01),岩扇贝幼贝的耗氧率与排氨率先随盐度(24~30)升高而增大,在30时达到最大值,而后随盐度(30~36)增大而降低;(4)pH对岩扇贝幼贝耗氧率、排氨率影响均极显著(P0.01),岩扇贝幼贝的耗氧率与排氨率先随pH(7.0~8.0)升高而增大,在8.0时达到最大值,而后随pH(8.0~9.0)增大而降低;(5)岩扇贝幼贝一昼夜的耗氧率及排氨率最高峰均在13:00,耗氧率最低峰在21:00,排氨率最低峰在1:00。组间多重分析表明,9:00、17:00、1:00、5:00之间的耗氧率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9:00、17:00、5:00之间的排氨率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
【图文】:

扇贝,成贝,海扇


第一章 绪论1.1 岩扇贝的生物学概况1.1.1 岩扇贝的分类地位及形态特征岩扇贝 Crassadoma gigantea 隶属于软体动物门 Mollusca、瓣鳃纲 Lamellibranchia、珍珠贝目 Pterioida、扇贝科 Pectinidae。也有学者认为隶属软体动物门 Mollusca、双壳纲 Bivalria、翼形亚纲 Pterimorphia、牡蛎目 Ostreoida、海扇蛤亚目 Pectinina、海扇蛤总科 Pectinoidea、海扇蛤科 Pectinidae[1]。岩扇贝是岩石扇贝的一种,所在的属中仅有岩扇贝一个物种,为单型。岩扇贝的别名有 3 种,,分别为岩扇贝、巨岩石扇贝、紫色绞合部岩石扇贝。

扇贝,内部构造,海扇


第一章 绪论1.1 岩扇贝的生物学概况1.1.1 岩扇贝的分类地位及形态特征岩扇贝 Crassadoma gigantea 隶属于软体动物门 Mollusca、瓣鳃纲 Lamellibranchia、珍珠贝目 Pterioida、扇贝科 Pectinidae。也有学者认为隶属软体动物门 Mollusca、双壳纲 Bivalria、翼形亚纲 Pterimorphia、牡蛎目 Ostreoida、海扇蛤亚目 Pectinina、海扇蛤总科 Pectinoidea、海扇蛤科 Pectinidae[1]。岩扇贝是岩石扇贝的一种,所在的属中仅有岩扇贝一个物种,为单型。岩扇贝的别名有 3 种,分别为岩扇贝、巨岩石扇贝、紫色绞合部岩石扇贝。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91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若波;徐钢春;闻海波;;花沣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徐钢春;顾若波;闻海波;;温度对花(鱼骨)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J];湖泊科学;2006年04期

3 朱大世;温小波;谢奇宁;;不同温度对大口鲇胚胎耗氧率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06年12期

4 刘峰;陈松波;范兆廷;;温度对鲢耗氧率的影响[J];渔业经济研究;2007年05期

5 朱大世;;不同温度对大口鲇仔鱼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20期

6 黄钦华;苏小华;游永珍;罗福广;;苏氏圆腹

本文编号:26764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6764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e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