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温度对西伯利亚鲟与史氏鲟及其正反杂交仔鱼的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25 03:19
【摘要】: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对鲟鱼消化酶的研究较多,主要包括对鲟鱼消化酶的活性分布、幼鱼时期消化酶在各组织器官的表现及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但是,有关温度对鲟鱼及正反交仔鱼活性酶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主要研究了在(12±0.5)℃、(15±0.5)℃、(18±0.5)℃、(21±0.5)℃、(24±0.5)℃、(27±0.5)℃条件下,西伯利亚鲟和史氏鲟及正反杂交种仔鱼蛋白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能够实现在不同的温度控制过程中,西伯利亚鲟和史氏鲟及正反杂交种仔鱼蛋白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表现高的最佳温度。来为后期的成活,生长,繁殖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鲟蛋白酶活力在21℃最高,西伯利亚鲟与史氏鲟的杂交鲟(西伯利亚鲟(♀)×史氏鲟(♂))在12℃和27℃温度时蛋白酶活力最高,史氏鲟蛋白酶活力在24℃时最高,史氏鲟与西伯利亚鲟的杂交鲟(史氏鲟(♀)×西伯利亚鲟(♂))仔鱼在12℃蛋白酶活力最高;西伯利亚鲟淀粉酶活性在27℃时表现得最高,在24℃表现得最低,西伯利亚鲟与史氏鲟的杂交鲟(西伯利亚鲟(♀)×史氏鲟(♂))仔鱼在12℃时淀粉酶活力表现最高,24℃表现得最低,说明西伯利亚鲟和(西伯利亚鲟与史氏鲟的杂交鲟)仔鱼淀粉酶活性都在24℃时消化碳水化合物能力低。史氏鲟在21℃时淀粉酶活性表现最好,史氏鲟与西伯利亚鲟(史氏鲟(♀)×西伯利亚鲟(♂))的杂交鲟仔鱼在18℃淀粉酶活性最高,21℃时表现最低。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91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超;庄平;章龙珍;张涛;;不同温度对西伯利亚鲟幼鱼生长的影响[J];海洋渔业;2014年03期

2 步艳;李吉方;温海深;倪蒙;张墨;任远源;;放养密度对流水池塘养殖大杂交鲟生长及摄食的影响[J];海洋湖沼通报;2013年04期

3 张颖;刘晓勇;曲秋芝;孙大江;;达氏鳇、施氏鲟及其杂交种(施氏鲟♂×达氏鳇♀)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J];淡水渔业;2012年06期

4 白海文;张颖;李雪;孙大江;;温度对施氏鲟幼鱼摄食、生长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12年05期

5 姜珊;王宝杰;刘梅;蒋克勇;宫魁;王雷;;饲料中添加重组抗菌肽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及免疫力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11年06期

6 孙大江;马国军;吴文化;;我国鲟鱼子酱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水产;2011年07期

7 朱爱意;谢佳彦;江丽华;;pH和温度对黄姑鱼主要消化酶活力的影响[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8 孙翰昌;徐敬明;庞敏;;饲料蛋白水平对瓦氏黄颡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水生态学杂志;2010年02期

9 吴艺;孙中武;王宏伟;尹洪滨;;史氏鲟、西伯利亚鲟及其杂交种的同工酶分析[J];水产学杂志;2008年01期

10 庄平;章龙珍;田宏杰;赵峰;宋超;;盐度对施氏鲟幼鱼消化酶活力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08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白海文;温度对施氏鲟幼鱼生长、消化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2年

2 刘涛;《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管理下的鲟鱼贸易及其资源保护管理建议[D];上海海洋大学;2012年

3 王赤龙;乳源性益生元百泰~(?)-A对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 Brandt)生长、消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4 张艳珍;养殖中华鲟性腺发育及血液相关生理指标变化的观察[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5 向国荣;匙吻鲟、杂交鲟、史氏鲟网箱养殖生长对比试验[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6 高欣;芽孢杆菌对西伯利亚鲟幼鱼摄食生长及肠道菌群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794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6794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8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