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几种经济虾蟹类眼柄微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1 00:48
【摘要】: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和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都是我国主要的经济虾蟹类,年龄鉴定是其渔业资源和渔业管理研究的基础。但是,目前还没有精确有效的甲壳类鉴龄方法,使用硬组织研究甲壳类的年龄和生长在我国属空白,国外以往的研究中,大多数也只针对甲壳类眼柄生长纹宽带和其年龄的关系,没有确定最适合的眼柄和胃磨预处理和研磨方法。因此,本文对比了不同的预处理和研磨方法来选择最佳方法。并且分别检测了三疣梭子蟹、中华绒螯蟹、中国对虾和克氏原螯虾四种虾蟹类的眼柄微结构特征,并结合四者生长规律,使用硬组织分析法研究这几种经济虾蟹类甲长甲宽体重与纹数的对应关系。此外,本文还初步对生长纹进行周期性验证,提出相应假设,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可用的方法和奠定基础,在甲壳类的年龄鉴定方面也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本研究对148只三疣梭子蟹、42只中华绒螯蟹、69只中国对虾和180只克氏原螯虾样本的眼柄进行了研磨,观察了四种虾蟹类的眼柄微结构,初步研究了眼柄生长纹与其基础生物学特征的关系。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选择研磨眼柄的方法时,根据研究的甲壳类种类和想要得到的效果,选择最适的研究方法。在清洗蟹类眼柄之前,不适宜对其进行煮沸的预处理。研磨甲壳比较硬的物种眼柄时,将眼柄内部处理干净后可以直接立在包埋盒里,但是对于甲壳比较软的物种眼柄时,应该先将眼柄剪开,小心剔除附着在眼柄上的有机物,并且在研磨时,应更加谨慎小心。就三疣梭子蟹眼柄的研磨来说,横磨更容易观察生长纹细纹,竖磨更容易观察生长纹宽带。(2)三疣梭子蟹、中华绒螯蟹、中国对虾和克氏原螯虾的眼柄都分为4层:表层、色素层、钙化层和膜层。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中华绒螯蟹和中国对虾钙化区边缘部分生长纹间距小,而钙化区中央部分生长纹间距大,但是克氏原螯虾的眼柄生长纹从色素层与钙化层的交界处到钙化层与膜层的交界处呈现出由宽到窄的变化趋势。4种虾蟹类的眼柄生长纹细纹间距的大小排序为:克氏原螯虾中华绒螯蟹三疣梭子蟹中国对虾,细纹间距的变化和大小都跟该物种的生长速度的变化和大小正相关。(3)本研究中,三疣梭子蟹和中华绒螯蟹的甲长与甲宽呈线性关系,关系式为:雄性三疣梭子蟹:LCW=2.069×LCL+2.004(R_2=0.945)雌性三疣梭子蟹:LCW=1.988×LCL+2.121(R_2=0.961)中华绒螯蟹:LCW=1.147×LCL-1.167(R_2=0.998)三疣梭子蟹和中华绒螯蟹的体重都随着其甲长和甲宽的增加而增加,甲宽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关系式分别为:雄性三疣梭子蟹:W=0.00003×LCW~(3.14991)(R_2=0.875)雌性三疣梭子蟹:W=0.00003×LCW~(3.08819)(R_2=0.978)中华绒螯蟹:W=0.0006×LCW~(2.947)(R_2=0.9839)中国对虾和克氏原螯虾的体长与体重均呈幂函数关系,关系式为:中国对虾:W=0.00002×L~(2.718)(R_2=0.866)克氏原螯虾:W=6×10-11×L~(5.792)(R_2=0.820)(4)生长纹与甲长关系根据最小AIC法则,雄性三疣梭子蟹眼柄生长纹细纹与甲长呈对数函数关系,关系式为:LCL=27.812×LN(t)-59.431(R_2=0.591);眼柄生长纹细纹与甲宽呈Logistic函数关系,关系式为:LCW=108.459/1+e-0.130×(t-23.341)(R_2=0.634);眼柄生长纹细纹个数与体重的关系呈对数函数关系,关系式为:W=72.345×LN(t)-219.994(R_2=0.583)。雌性三疣梭子蟹生长纹细纹个数与甲长的关系呈Gompertz函数关系,关系式为:LCL=28.561×e-0.0515(t-23.856)(R_2=0.781);眼柄生长纹细纹个数与甲宽呈Gompertz函数关系,关系式为:LCW=58.296×e-0.0493(t-23.693)(R_2=0.778);眼柄生长纹细纹个数与体重的关系呈对数函数关系,关系式为:W=155.137×LN(t)-503.955(R_2=0.711)。三疣梭子蟹生长纹宽带数目与退壳次数呈线性相关关系,关系式为:M=1.055s-0.812(R_2=0.610)。中华绒螯蟹眼柄生长纹细纹与甲长、甲宽的关系均呈Logistic函数关系,关系式为:LCL=61.53/1+e-0.066×(t-42.59)(R_2=0.969)、LCW=70.01/1+e-0.063×(t-44.49)(R_2=0.971),眼柄生长纹细纹与体重呈Gompertz函数关系,关系式为:W=55.14×e-0.080(t-47.89)(R_2=0.895)。中国对虾眼柄生长纹细纹与体长和体重的关系均呈Logistic函数关系,关系式为:L=333.84/1+e-0.04(t-39.46)(R_2=0.747)、W=92.74/1+e-0.09(t-58.11)(R_2=0.623)。克氏原螯虾眼柄生长纹细纹与体长和体重的关系均呈Logistic函数关系,关系式为:L=96.66/1+e-0.25(t-2.54)(R_2=0.461)、W=22.48/1+e-0.41(t-11.78)(R_2=0.454)。三疣梭子蟹和中华绒螯蟹细纹个数与其甲长、甲宽和体重生长关系都是前期快,后期慢,符合其生长规律,细纹个数增长速度与三疣梭子蟹和中华绒螯蟹的生长速率一致,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变慢,三疣梭子蟹的宽带个数与其退壳次数一致。中国对虾和克氏原螯虾眼柄生长纹细纹与体长和体重的关系变化情况和其生长速率的变化情况一致,中国对虾眼柄宽纹数目与其年龄相关,即1龄对应1个宽带,1个细纹的形成则需要9.9~14.6(12.3±1.5)天,在克氏原螯虾眼柄内部暂时没有发现宽带。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917.4
【图文】:

眼柄,生长纹,三疣梭子蟹,年龄鉴定


图 1-1 (a)三疣梭子蟹眼柄 的生长纹;(b) 华绒螯蟹眼柄 的生长纹;(c眼柄 的生长纹Fig.1-1 The growth bands of eyestalk of (a) Portunus trituberculatus,(b) Eriocheir(c) Penaeus orientalis表 1-1 甲 类年龄鉴定方法

示意图,眼柄,基部,示意图


虾眼柄质地较为柔软,不便于下一步固定,因此将其沿纵轴线剪开后再去除有机物,然后置于 75%酒精的离心管中保存。三疣梭子蟹、中华绒螯蟹和克氏原螯虾眼柄的眼柄基部按图 1 剪平,垂直放模具中(三疣梭子蟹样本选择要磨的平面,横磨图 2-2 或者竖磨图 2-3),倒好的冷埋树脂溶液(压克力粉和液体固化剂按体积比 1:1.5)包埋(图 2-2-B3-B)。由于中国对虾眼柄较软,无法竖直放置,故将眼柄剪开后,平放于模图 2-4-B)。包埋好的树脂模具放在阴凉通风处 24h 待其硬化(图 2-2-C、、图 2-4-C),硬化后将包有眼柄的模具依次用 120、240、600、1200、2400 目的水磨砂纸打磨(图 2-2-D、图 2-3-D、图 2-4-D),打磨过程中不断在下检查,直到打磨到需要的平面,将经打磨的树脂薄片抛光研磨面(图 2-2-E3-E、图 2-4-E)。然后将抛光过的截面朝下,用热熔胶粘在载玻片上(图 2-2-F3-F、图 2-4-F),使用同样的方法对另一面进行打磨(图 2-2-G、图 2-3-G、),直至在显微镜下模具截面的生长纹清晰可见(图 2-2-H、图 2-3-H、图 2-4-H光得到眼柄切片(图 2-2-I、图 2-3-I、图 2-4-I)。最后用密封袋将其密封保存观察眼柄之用。

示意图,眼柄,三疣梭子蟹,示意图


图 2-2 三疣梭子蟹眼柄 磨切片 作示意图tic of eyestalk cross section slices production of Portunus trid; C: Harden; D: Grind; E: Polish; F: Fix; G: Rough grindingI: Polish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贯宇;陈新军;刘必林;方舟;;茎柔鱼耳石和角质颚微结构及轮纹判读[J];水产学报;2015年03期

2 韩光明;张家宏;王守红;寇祥明;毕建花;朱凌宇;徐荣;;克氏原螯虾生长规律及大规格生态养殖的关键技术和效益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5年02期

3 刘必林;陈新军;李建华;;内壳在头足类年龄与生长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海洋渔业;2015年01期

4 刘必林;陈新军;方舟;李建华;;利用角质颚研究头足类的年龄与生长[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5 丁德明;;克氏原螯虾[J];湖南农业;2013年07期

6 舒磊;母昌考;王春琳;宋微微;李荣华;徐永健;;蜕壳后不同时间的软壳三疣梭子蟹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变化[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3年02期

7 王继隆;唐富江;刘伟;;大麻哈鱼的年龄与生长[J];水生生物学报;2012年06期

8 程国宝;史会来;楼宝;毛国民;詹炜;徐冬冬;薛宝贵;;三疣梭子蟹生物学特性及繁养殖现状[J];河北渔业;2012年04期

9 黄羽;戴银根;胡成钰;吴小平;李霞;;克氏原螯虾产业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10 刘必林;陈新军;;头足类贝壳研究进展[J];海洋渔业;2010年03期



本文编号:27497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7497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9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